孙权内心真正鄙视的蜀汉重臣是哪两个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曾盛赞孙权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客观地说,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豪杰并出的时期,孙权确实堪称一位雄主。建安五年,孙策遇刺,不久病亡。年仅十九岁的孙权临危即位,开启了孙吴政权的第三代统治。东吴在他的励精图治下,领土得到拓展、山越反叛得以平定,成功地与曹魏和蜀汉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而事实上,孙权除了具有卓越的治国才能之外,更拥有高超的识人用人的本领。孙权在位期间,先后重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从而巩固了东吴基业。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孙权不仅对吴国中的大臣有着清晰的评判结果,对蜀国也是如此。
根据史料记载,在蜀国诸多重臣之中,最令孙权鄙视的当属以下两位:
之一位:杨仪
杨仪此人,性格有着极大的缺陷。他本是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背主转投关羽。后来关羽遣其至成都,深受刘备赞赏,提拔他为尚书。然而,因为性格小气,而与刘巴不和,被改掉为弘农太守。
刘备死后,杨仪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北伐,其才干颇得诸葛亮看重。在北伐期间,杨仪与魏延一直不和。诸葛亮死后,杨仪声称魏延意欲谋反,将其诛杀,而后指挥大军撤回蜀国。
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认为杨仪性情急躁狭隘,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被刘禅任命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而杨仪只是被任命为中军师。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杨仪整日闷闷不乐,多出怨言,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刘禅听闻此事后,将杨仪废为平民,把他流放到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最终落得个作茧自缚的下场。
而孙权之所以看不上杨仪,恰恰是因为杨仪气量狭小、自视甚高、而且反复无常之故。
第二位:魏延
魏延是刘备在世期间极为欣赏并重用的一员大将,但与杨仪相似的是,他的性格也有致命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性格高傲,性情极恶。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屡屡不听诸葛亮指挥,甚至是当面顶撞诸葛亮。尽管他提出的蜀军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但一向用兵谨慎的诸葛亮对此是绝不会采纳的。这本是一件小事,却在魏延心里成为了一道永远过不去的坎。
更为致命的是,魏延与当时的长史杨仪一直不和。二人性格都有缺陷,互不相让,于是形成了势同水火的局面,魏延甚至有许多次要拿刀杀死杨仪。这些日积月累的矛盾,埋下了日后这两人你死我活的命运。诸葛亮死后,杨仪便以魏延意欲谋反的名义将魏延诛杀。而杨仪,不久也因为多出怨言而被刘禅下狱。
而孙权之所以看不起魏延,或许正和看不起杨仪的原因一样。孙权真正欣赏的人,是那些人格健全而又才能卓越的人,显然魏延和杨仪都做不到此点。
正如上文所述,孙权曾经亲口说过这样一番话:“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这番言语,可以称得上是孙权对杨仪和魏延内心鄙视的直接证据。
不得不说的是,孙权真不愧为一代雄主,他所说的这番话语后来果真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杨仪和魏延确实掀起了蜀国的祸乱,可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