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官渡之战让许攸一战成名,但是也成了他催命的符咒!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0-29)180

官渡之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官渡之战的胜败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其中两个是我们最熟悉的袁绍和曹操,也是战争对阵的双方阵营的老大,战争的胜负决定着两个人的生死,结果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让许攸一战成名,但是也成了他催命的符咒!

这场战争除了决定了曹操和袁绍的命运,对其中一个人的命运的影响也非常大,那就是许攸,因为许攸的出现,加速了袁绍的破灭,同时也让许攸成名,能够让曹操赤脚相迎,又献上了制胜的计策,对于许攸来说,也是最光辉的时刻了。

那么,官渡之战真的许攸的成名之战吗?其实倒真的未必如此,官渡之战不仅不是许攸的功劳,还是许攸的催命符,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许攸其人

很多人只知道,许攸是从袁绍那里叛变出来,投靠的曹操,给曹操献计烧了乌巢,这才让袁绍阵脚大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许攸和曹操、袁绍是发小,也就是一起玩泥巴长大的。

三人一起长大,但是却分属不同的人,许攸没有曹操、袁绍那样的家世,所以他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一切都以利益为重,此外就是喜欢剑走偏锋,有着富贵险中求的理念。

官渡之战让许攸一战成名,但是也成了他催命的符咒!

许攸有过废立皇帝想法,虽然他的实力还没到,于是他联合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这个时候许攸没有忘记自己的发小曹操,要拉着曹操一起共创大业,但是曹操是多聪明的人,知道此事不可行,于是断然拒绝,许攸于是就单独跟着那些所谓的豪杰干大事,王芬等人欲趁汉灵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汉灵帝欶其罢兵,并召他入朝,王芬非常的害怕,竟然自杀了,许攸等人只能逃亡。

许攸逃到了袁绍那里。

官渡之战是许攸的催命符

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都认为许攸是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没有许攸,曹操必败无疑,有这样想法的人,抬高了许攸的能力,看低了曹操。

曹操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袁绍的确兵多将广,但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兵多就一定能取胜的。

对于官渡之战,曹操心里是有数的,在曹操快断粮的时候,曹操也曾经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过取胜,是想顾及周全啊,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就连贾诩都如此说,曹操肯定胸有成都的。

曹操在等待,等待的原因就是贾诩说的顾及周全,于是等来的许攸。

许攸虽然带来了至关重要的信息,但是对于自己的定位却非常的不准,许攸认为没有自己,曹操是无法取胜的,因此在给曹操献计的时候也表现的好像比曹操还要聪明。

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许攸:“贵军军粮可以用多久?”

曹操:“挺多的,还能支持一年。”

许攸:“哪有这么多?孟德还是说实话吧!”

曹操:“还可以支持半年。”

许攸:“难道你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何不说真话?”

曹操:“跟你开玩笑而已,其实军粮只剩此月的份量。”

许攸:“今孟德孤军独守,既无援军,亦无粮食,此乃危急存亡。现在袁军有粮食存于乌巢,虽然有士兵,但无防备,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其粮草,不过三天,袁军自己败亡!

看完这段对话,有没有感觉只有最后一句才是正题,前面都是装逼,曹操的粮食能撑多久,跟要不要偷袭乌巢可以说毫无关系,许攸之所以问出这样的话,只是向曹操炫耀自己料事如神。

恐怕曹操心里面非常的不高兴,只是情况比较紧急

那么曹操真的是等许攸的这个计策吗?恐怕不是的,曹操要的是一个确认,确认自己对袁绍的判断是正确的,而这个确认要从许攸这个袁绍阵营里出来的人得到,这样才能顾及周全。

可以这么说即使没有许攸的到来,曹操也会很快偷袭乌巢了,许攸的到来是让曹操的信心更足。许攸不但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上来就一顿装,可以说官渡之战就决定了许攸的命运。

装也要适可而止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狠毒,报复心强,官渡之战时,曹操对于许攸能够忍耐,毕竟是为了大局,但是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站稳了脚跟,以曹操的性格,是不能容忍许攸一而再,再而三的装的,而许攸恰恰是踩到了曹操的雷区。

官渡之战让许攸一战成名,但是也成了他催命的符咒!

据《魏略》记载:绍破走,及后得冀州,攸有功焉。攸自恃勋劳,时与太祖相戏,每在席,不自限齐,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太祖笑曰:“汝言是也。”然内嫌之。其后从行出邺东门,顾谓左右曰:“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人有白者,遂见收之。

通过史料记载,我们看到许攸这个人恃功自大,眼中目空一切,竟然敢当众叫曹操小名“阿满”,并且认为没有他就没有曹操的成功,他的这种自负将他推向了死亡边缘。这种挑衅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曹操,曹操忍无可忍地杀死了许攸。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道:“堪笑南阳一许攸,欲凭胸次傲王侯。不思曹操如熊虎,犹道吾才得冀州。许攸可笑在他仍将曹操当做昔日发小,觉得可与曹操跟小时候一样谈天说地,他没有弄清楚情况,他们俩早已经是主臣的关系,曹操的地位岂是许攸一个谋士能挑战的,你许攸又算得了什么了,纵你再有计谋,怎么比的过“曹操如熊虎”。

总的来说,是许攸没有好好掂量自己的分量,他认为曹操的成功在于他,曹操是会尊重他的,可是他没认清的是,君是君,臣是臣,你臣子再厉害,也不能骑到君的头上,其次官渡之战实际上并不是许攸的功劳,他的死咎由自取,在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认清自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0/91763.html

“官渡之战让许攸一战成名,但是也成了他催命的符咒!” 的相关文章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曹操打仗打了十几年,可以说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曹操还活着的时候,提拔了无数的忠臣,他们对曹操基本没有什么异心,在司马懿夺权的时候,受过曹魏恩惠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反对呢?司马氏一族一开始也只是曹家的殿下之臣,他是如何夺取政权,又是如何避免了一场因夺权而引起的动乱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马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镇守南中,深受百姓爱戴

马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镇守南中,深受百姓爱戴

马忠(?-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

安乐公主李裹儿是什么样的人?她对权利有多渴望?

安乐公主李裹儿是什么样的人?她对权利有多渴望?

历史上李裹儿生的非常精致美艳,有唐朝第一美女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是唐中宗李显之女,武则天的亲孙女。此女自小被祖母和父母亲宠溺,在宫中目无皇权,飞扬跋扈,骄奢淫逸,还一度权倾朝野、残害忠良。我们从三个层次说说这个女人。一、先说说李裹儿的父亲:“六味帝皇丸”大唐历史在我国古代...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还不知道:为什么在诸葛亮看来,张飞是可用之人,但关羽却不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先生出山时,关张二人的言行处处展现出他们粗野的一面。就算大哥多次叮嘱“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可这俩人根本没当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刘备拦着,恐怕张三弟...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董卓作为挟天子的权臣 董卓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吗

董卓作为挟天子的权臣 董卓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董卓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是东汉末年群雄中的一位,作为第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董卓无疑有群雄一哥的地位。之所以董卓能够取得如此地位,是因为时势造英雄,外戚势力的代表人物大将军何进引董卓进京对抗宦官势力的十常侍,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