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杀子是真是假?三皇子弘时到底是怎么死的?
雍正杀子是真是假?三皇子弘时到底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清朝历史上,雍正驾崩后,继位的是乾隆皇帝,此皇帝也是清朝之一位秘密建储制而登基的皇帝。但乾隆皇帝并非嫡长子也非长子,在乾隆皇帝上面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比他大7岁岁异母哥哥弘时。对于雍正皇帝这位儿子,历史记载比较少,历史上还一度传出此子为雍正所杀。那么为什么雍正弃弘时而选弘历呢?
冤枉雍正
弘时是雍正第三子,在其上面两位哥哥都很小时夭折。弘时生母为齐妃李氏,是知府李文烨之女,雍正没当皇帝前,李妃曾是侧福晋,相当“副皇后”,由此看弘时地位并非宫女或者一般妃子所生。从齐妃的生育情况看,他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前两个儿子夭折。从齐妃的生育频度看,她是雍正喜欢的一位妃子。但雍正为什么不喜欢弘时呢。而且雍正当皇帝后,还一度传出“杀子”说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雍正杀子之说,清史馆协修的唐邦治首先提出雍正杀子说法。唐邦治曾于1923年出版的《清皇室四谱》一书,在书中他写道:“皇三子弘时,……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年二十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即位,追复宗籍。”
孟森写过《海宁陈家》也曾记载:“弘时长大,且已有子,忽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夫‘年少放纵,行事不谨’,语颇浑沦,何至处死,并削宗籍?”“世遂颇疑中有他故。”
孟森推论弘时与“世宗大戮其弟”有关:“世宗处兄弟之酷,诸子皆不谓然。弘时不谨而有所流露,高宗谨而待时始发也。”
史学家金承艺又根据唐邦治的《清皇室四谱》所记载,认为弘时在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初六日获罪除宗,并于当天死去。“他的死不是被诛戮,就是被世宗赐令自尽了。”金承艺还根据1727年,清朝一位总兵涉及与雍正弟弟之事请求处分,雍正有一批折:“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等批语,认为雍正帝将亲子骨肉与弟弟胤禩等人的仇恨联系起来,将弘时赐死并除宗。
但正史,雍正并没有处死弘时,不过却对弘时进行严厉处罚。据《清史》记载,1735年10月,乾隆继位后颁发谕令:“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谊,似应仍收入谱牒之内。著总理事务王大臣酌议具奏。”乾隆当皇帝就哥哥的事 *** ,但也没有说明弘时到底犯了什么罪而死。
《清高宗实录》在恢复弘时宗籍上,并没有记载庄亲王允禄等人的奏折,但却为雍正未杀子进行了证明。据允禄等人的奏折中,有意不载其后庄亲王允禄等人关于恢复弘时宗籍的奏折,而它则是澄清弘时之死疑点的有力史证。
允禄等人的有关奏折如下:“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臣等查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获罪株连,与本身获罪撤去黄带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笃念兄弟之谊,欲仍收入谱牒,于情理允宜。应钦遵谕旨,将三阿哥仍载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与宗人府办理可也。谨奏请旨。依议”
从允禄等人的奏折中,我们会发现弘时的确有罪,因为弘时“性情放纵,行事不谨”被雍正逐出皇宫,给仇家弟弟允禩当儿子。但雍正没想到,此后他与弘时的仇恨加深,1726年雍正撤去允禩的黄带,从玉牒中除名,弘时也一并撤除,并交由允祹管治,一年后才死去,况且允禩儿子都未杀,雍正何必一年后杀自己儿子,显然弘时并非雍正所杀。
为什么历史上传雍正说子呢?
主要还是康熙儿子太多了,“九子夺嫡”在清朝历史上太有名,而且与雍正争位兄弟一直散布雍正是通过不正常手段继位的。因此,传说他杀子之说也属正常。
1729年,雍正颁布的《大义觉迷录》书中,曾静曾说雍正谋父、逼母、弒兄、屠弟,并没有杀子之说。如果有杀子之说,允禩那些人能不散布,因此,雍正杀子之谜,又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谣传。
因何而死?
对于弘时死因,是嘉庆年间造成的一桩悬案,当时嘉庆修改了《清高宗实录》,把允禄等人的奏折删除,而只保留乾隆的谕令,更让后人一头雾水,也对弘时之死产生疑问,到底是他杀还是自然死亡。
民国时期,编修《清史稿》时,对弘时当时犯的罪也没有进行详细记载,只在《皇子世表》中记载:“弘时,世宗第三子,早死。无嗣。”
弘时之死,主要还是被雍正处罚后,郁闷而死。但联系弘时当时所处的环境,弘时的死,与雍正有一定关系。父子之间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雍正把儿子送给仇家当儿子,这是对弘时的严惩,也把儿子推向了仇家。
从弘时的地位看,他上面两个哥哥早亡,弘时此时就是皇长子了。按古代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说法,弘时完全可以是正是接班人。但清朝到了雍正皇帝时,为了避免皇子之间争位,雍正特别制定了一项制度,那就是“秘密建储”,提前把立的皇子写好诏书。
雍正秘密立储时是1723年,此时弘时已经20岁,而弘历只有9岁。无论从年龄还是阅历上看,弘时都是立储的有力人选,但此后弘时彻底失去信心,因为雍正透露了皇储秘密。
雍正皇帝秘密立储三个月后,正赶上康熙的祭日,他没有去祭典,而是让儿子弘历代表他去祭康熙皇帝。这就给外人一个很有力的证据:弘历已经被立储了!但之一年,还不足以看出雍正立弘历为储的迹象。
但1724年,又到了祭康熙皇帝的日子,弘历再次出场祭景陵,这就给世人一个明确的信号:弘历已经被立!傻子都能看出来,弘时能看不出来。因此弘时彻底失望,转而更加与允禩一伙。实际上雍正把儿子弘时“送”给了八爷党,雍正能不恨弘时?
弘时因雍正秘密立储后,他认为已经被排除皇储之列。而允禩与雍正是冤家,或许在弘时心里,依靠养父能有夺权的可能,但没成想都被雍正打压。虽然弘时没有被杀,但软禁起来滋味比什么都难受,郁闷而死也属正常。即使不死,乾隆也不可能放出出来。
可见真正杀死弘时的“杀器”是“秘密建储”制,是雍正间接杀死了儿子。
记载之谜
弘时后来被乾隆 *** ,又加入宗籍。但对于弘时的死因并没有详细记载,后来嘉庆皇帝修改《清史》,也把弘时之事进行淡化。并非嘉庆皇帝有意隐瞒什么事,他们只是想淡化雍正年间发生的事。毕竟雍正因为当皇帝,已经被民间丑化的不成人样了,再给雍正加上“杀子”之说,那就影响后来皇帝的正统性。
从弘时早逝之谜,我们可以看出他就是一个快人快语没什么头脑之人,因此不被雍正认可。再加上后来为当皇储而站在雍正对立面,也注定了他的命运。
弘时这段历史记载很少,但却能洞悉清朝自康熙年间发生“九子夺嫡”的事,一直延续到雍正当皇帝期间,直到乾隆继位才基本平息。可见皇位之前无亲情。即使弘时不死,他也当不了皇帝,因为乾隆比他心眼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