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魔咒?皇帝厕所定计能否扭转局面?
王朝魔咒?皇帝厕所定计能否扭转局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各个王朝政变频发,有些政变酝酿很成熟,但最后大都失败。有些则是不经意的成功了。“政变”目的就是改朝换代掌握皇权。我国历史上各个王朝内部斗争历史,归根结底都是围绕权力斗争。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非无意而行,而是早有准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意而为,李建成却无准备,于是唐朝历史就在李世民一系传承。而一个王朝如果被权臣把持,此王朝就离灭亡不远了。权臣把持王朝最典型的当属东汉,之所以东汉比较典型,主要与光武帝建立东汉制度有关,光武帝是依托豪门士族所建的王朝,加之王朝体制对大族及皇亲没有制约措施。因此,东汉时皇权旁落乱象成为魔咒。
权臣形成
汉顺帝继位时,皇后梁妠势力逐渐形成。汉顺帝一死,梁氏家族更不可一世,因为梁妠作为皇太后,先立汉冲帝,冲帝只是一个婴儿,而且多病,两岁时就去世。于是梁妠再立汉章帝的玄孙汉质帝。但此时梁妠的哥哥梁冀已经把持朝政,成为大将军,而且在朝中飞扬跋扈,汉质帝曾说了一句“此跋扈将军也”,被梁冀所嫉恨,他不久毒死汉质帝。
汉质帝死后,梁太后又立汉桓帝,他是汉章帝的曾孙。此时汉桓帝已经14岁,不像汉质帝那样不懂事,葬送了生命。他完全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既要受梁太后的制约,但更大的威胁是梁冀。
梁冀此时已经玩转了东汉,为了控制汉桓帝,梁冀又把另一妹妹召入宫中,嫁给汉桓帝,成为汉桓帝之一位皇后。
汉桓帝实际上就是傀儡皇帝,什么事情都由梁太后与梁冀作决定。公元150年,梁太后病重后,19岁的汉桓帝名义上亲政,但大权已经完全落在梁冀的手里,他依然是傀儡皇帝。
梁冀“跋扈将军”之名更甚,他把持朝政之时,不仅目空一切,甚至天下财富都归了他。此时如果梁冀篡权,那汉朝可能就改写。但梁冀并没有那么大的城府,他把玩转汉朝当成乐趣,最终丧命。
为了控制汉桓帝,梁冀在宫中遍插耳目亲信,盯紧汉桓帝的一举一动。因此,即使汉桓帝不满,也只得忍气吞声。史料记载:“冀自诛太尉李固、杜乔等,骄横益甚,皇后乘势忌恣,多所鸩毒,上下钳口,莫有言者。帝逼畏久,恒怀不平,恐言泄,不敢谋之”,汉桓帝活得挺憋气,朝政由梁冀把持,后宫还有老婆管着。
汉桓帝就想除掉梁冀,但此时宫里遍布梁冀的人,而且梁冀手握军权,汉桓帝没人没权更没有机会。158年五月一天,天空出现日食,此时太史令陈授上书说:“出现日食灾异,罪过在于大将军梁冀。”陈授认为出现日食,全因梁冀所造成。梁冀听后当然不放过他,立刻派人杀了陈授。
汉桓帝目睹梁冀目中无他,狂妄到私杀大臣,更是“帝由是怒冀”,159年,梁皇后病逝,他在后宫中也少了一个对手。梁冀当然也失去妹妹这个帮手。此时梁冀并不知道,汉桓帝正在酝酿一场夺权斗争。
梁冀在朝廷和后宫的作为一天比天恶劣,甚至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想杀谁就杀谁。汉桓帝有一位邓贵人,梁冀想杀其母亲宣夫人,吓得宣夫人跑到宫里向汉桓帝求救,这更坚定了汉桓帝铲除梁冀的决心。
厕所定计
汉桓帝知道以后宫的力量不足以打过梁冀,因为很多人都是梁冀的眼线。汉桓帝实施自己计谋时很小心。在宫里不好说的话,以上厕所的机会,把最信任的安分守己唐衡叫过来,汉桓帝问他:“我身边的宦官中,与皇后娘家不合的人都有谁?”
唐衡就向汉桓帝推荐了中常侍单超、小黄门左悺、中常侍徐璜和黄门令具瑗等宦官,唐衡说这些宦官早就恨透了梁冀及其亲信。汉桓帝也没想到,自己身边还有亲近的人。
后来汉桓帝又把单超、左悺等人叫到厕所,对他们说:“梁冀专固国朝,迫胁外内,公卿以下从其风旨。今欲诛之,于常侍意何如?”,单超等人都表示,愿意铲除权臣梁冀,帮皇帝夺回皇权。
不久,汉桓帝又招另外几个宦官到厕所研究杀掉梁冀的计划。当时几个宦官对汉桓帝也心里没底,因为如果夺权失败,他们几个人必死无疑。汉桓帝也看出太监心中疑虑,以“啮超臂出血为盟”,把单超的手臂咬出血,写好盟书,共同发誓,起事前谁也不准泄露。
一个王朝皇帝,躲在厕所里铲除权臣,这在历代王朝绝无仅有。也侧面说明,梁冀的权力很大,实际上已经把皇帝控制得很死,但谁也不会想到汉桓帝在厕所中起事。
又陷魔咒
159年年八月,汉桓帝终于发动政变,他率领一千多人突然包围了梁冀的住所。梁冀手下见皇帝亲自来了,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汉桓帝收了梁冀大将军印信,“收冀及宗亲党与悉诛之”,把梁冀的余党全部杀掉。并且还抄了梁冀的家。汉桓帝大惊,没想到梁冀家这么有钱,“收冀财货,县官拆卖,合三十余万万,以充国府之用”。随即汉桓帝下令,“减天下税租之半”。
汉桓帝收回了皇权,当然要感谢6个与他出生入死的宦官。单超等人被汉桓帝封侯,并给予他们很大权力。但汉桓帝却想不到,他杀了权臣梁冀夺回皇权,但王朝又陷入另一个魔咒。
这个魔咒就是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因为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个人因谋诛梁冀有功,被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单超任车骑将军,位同三公。东汉大权又落入宦官手中。他们倚奉桓帝,滥行 *** ,使得“中外服从,上下屏气”,乃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对于宦官把持朝政,大臣们不满,汉桓帝也担忧,于是又另提拔其他宦官,以平衡先前宦官的权力,这就陷入一种宦官专权的“死结”。东汉快速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