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桂和刘墉也算不上对手的话 和珅真正的对手是谁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的真正对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当然不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实际上当时有资格和能力与和珅对决的一共有四位,阿桂、刘墉、王杰、董诰,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阿桂和刘墉也算不上,和珅真正的对手是王杰和董诰两人。
阿桂
阿桂和刘墉虽然与和珅不对付,但阿桂由于年龄和资历的原因,不愿意与和珅有所交集,和珅对其也有些敬而远之。
阿桂全名章佳·阿桂,是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满洲正蓝旗人,后因新疆战功被抬入正白旗。其长期戍守西北边疆,先后参加了大小金川之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多次战役,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
满桂实际上要比和珅大33岁,而且其长期在外领兵,与和珅并无交集。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返京之后这才与和珅有了交集,此时的和珅一党已经完全把持了朝政,阿桂虽然是首席军机大臣,地位在和珅之上,也对和珅的专权乱政很是痛恨,但由于已经年过古稀,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对于和珅也只是“乃除召见议政外,毫不与通交接”。
所以,严格来讲,阿桂并不算是和珅的直接政治对手,不过其属下的王杰和董诰两人却是和珅的直接对手。
刘墉
刘墉在成为京官之后,面对和珅的权势滔天,也只能“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与和珅没有爆发什么剧烈冲突。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刘墉在资历上虽然也有能力与和珅一战,但与阿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是刘墉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之前,一直在外地为官,与和珅没有什么交集。二是刘墉只比阿桂小2岁,比和珅足足大了31岁。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刘墉升任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兼理国子监事务,从这一时期开始,刘墉才真正到京城办公,与和珅的交集变多,但面对权势滔天的和珅,刘墉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更多的是“虚与委蛇”。而且在此后数年不断犯错,官声渐不及从前,并多次受到皇帝责备。
其实从刘墉的仕途来看,刘墉在调入京城前后,官声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刘墉奉旨办理和珅一案,这才再次展现出不畏权势的一面,拟定和珅罪行20条。可见,刘墉虽然不愿与和珅一党为伍,但由于当时朝廷局势,以及其长期在外为官,京中根基较浅等原因,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王杰
王杰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深受器重,后在科举中高中状元,成为了陕西在清朝开国以来的之一位状元。
步入仕途之后,王杰最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
王杰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劲直,敢于直言,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是当时和珅的头号政敌,经常与和珅在朝中争得面红耳赤。
有一次,和珅拿出一幅水墨画,请王杰一起观赏。王杰为讽刺和珅贪得无厌,便用双关语说:“贪图财利的风气,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和珅听罢,无言以对,只好悻悻离开。
还有一次,和珅为了讨好他,在议政后拉着他的手,开玩笑地说:“状元宰相手果然好。”王杰说:“这手只会做状元宰相,不会要钱,有什么好处?”
王杰不仅在朝中与和珅据理力争,更是多次直接嘲弄、批驳乃至弹劾和珅,而和珅也在无时无处的伺机报复于王杰,奈何王杰为官清廉,和珅实在找不到什么把柄。
董诰
董诰是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乾隆二十九年(1764)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乾隆皇帝将其改为二甲之一,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
进入仕途后,董诰从庶吉士、编修、工部侍郎等职一直做到了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即宰相),更是在军机处先后任职四十年。
与王杰的形势作风不同,王杰更多是与和珅“正面刚”,而董诰则是尽力周转。当时和珅在朝中势力极大,经常利用权力排除异己,而董诰在军机处任职期间,遇到这种事情多次周转纠正,避免了和珅在朝中的一家独大。
嘉庆继位之后,赞其“卒能歼除巨憝,朝纲不坠”。
王杰与董诰两位军机大臣,一明一暗,这才是和珅真正的政治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