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光地为什么深得康熙的信任?李光地是康熙唯一的知己!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1-11)120

李光地为什么深得康熙的信任?李光地是康熙唯一的知己!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光地是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协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 ”,深得康熙皇帝的宠信。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如一,学问渊博。为官五十年,让康熙引为唯一知己,除李光地外再无第二人。

李光地出生于富贵之家,从小就非常聪明,五岁时开始跟随老师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儒家著作,并对宋明理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被封为翰林编修。1670年,李光地回家探亲。当时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叛乱,并得到了定南王尚之信(尚可喜之子)与靖南王耿精忠的响应。耿精忠逼迫福建省内有名的人士到福州为自己效力,李光地收到了耿精忠送来的招降信,同时也收到了郑经的招降信。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在郑成功死后占据台湾,一直以抗清为己任。李光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就请叔叔去福州城内探听消息。

当时与李光地同榜进士的陈梦雷正在福州,他也受到了耿精忠的逼迫,但以生病为由,坚决不与耿精忠同流合污。他从李光地的叔叔那里得知李光地将前往福州,便极力劝阻李光地立即返回。可是,李光地还是来到了福州城,并拜见了耿精忠,之后又来到陈梦雷家里。陈梦雷告诉李光地,耿精忠兵力不足,迟早被会清廷消灭。

李光地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他们两人商量好:由陈梦雷留在福州作内应,探听耿精忠的消息,李光地以父亲生病为由,返回家乡,并派人把耿精忠的情况汇报给朝廷。陈梦雷还发誓说一定不让李光的家人受到耿精忠的伤害。李光地说:“如果我能够取得成功,你高尚的气节就能得到彰显;你的气节得到彰显,才能够显示出我的功劳。”几天之后,李光地就离开了福州,回到家乡安溪。

回到家乡后,李光地秘密地写了一封奏折,将耿精忠的形势详细地汇报给康熙,并建议康熙立即派兵讨伐耿精忠。康熙看到奏折后非常高兴,说了很多夸奖李光地的话。他还对大学士们说:“编修李光地受到叛贼耿精忠的逼迫,但坚决不与叛贼同流合污,躲入山中避祸,还把破贼的计策写入奏折之中,并派人送到京城。他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的行为理应受到嘉奖。”说完后,康熙还命令兵部把李光地破贼之计抄录下来,送到前线将领手中。

耿精忠叛乱很快就被康亲王杰书平定下来,杰书派手下将领拉哈达等人深入福建,围剿郑经的部队,并仔细打听李光地的消息。拉哈达将泉州收复后,探听到了李光地的消息,得知李光地就居住在离安溪县七十里的地方。于是,拉哈达派人请李光地去他的军营相见。李光地见到拉哈达后,说他愿意誓死效忠清廷。不久后,康亲王把很多不与耿精忠合作的人上报给朝廷,并对李光地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可是,这份名单中并没有陈梦雷。朝中大臣商议后决定把李光地升为侍讲学士,康熙还下令将李光升任侍读学士。

李光地为什么深得康熙的信任?李光地是康熙唯一的知己!

后来,李光地去京城上任,在福州见到了陈梦雷。李光地信誓旦旦对陈梦雷说:“你报效朝廷的事不止一件,我会把每件事都报告朝廷的。”此外,他还写了一首长诗,赞扬陈梦雷忠于朝廷的高尚品格。陈梦雷非常相信李光地,认为李光地必定会把他的事迹向朝廷汇报。可是,李光地进入朝廷后对陈梦雷的事只字不提,使得陈梦雷背负上了投靠敌人的骂名。

这件事虽然让李光地的声誉受到影响,却没有影响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形象。此后,他被提拔为直隶巡抚,并出了优秀的政绩。他奉命维修治理子牙河和漳河,经过多次实地考查后,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康熙对他十分满意,又把他提升为吏部尚书。不久后,康熙认为李光地才能和人品都非常优秀,就把他提拔为文渊阁大学士。

步步高升让李光地非常开心,但同时也让他在官场上更加谨慎。为了不招致祸端,他总是谨言慎行,朝中大事只在皇宫内与其他大臣商议,私下里总是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以免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将他赶下台。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李光地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也越来越受到康熙的宠信。康熙晚年时,对李光地更加器重,而李光地也总能够给康熙排忧解难。

一次,康熙打算把允礽立为太子。允礽本来被封为太子,后被康熙废掉。此时康熙打算复立他为太子,便召集群臣商议,并让群臣从皇子中推举一个当太子的人选。内大臣推举八皇子允禩为太子,并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康熙非常生气,命令群臣再仔细考虑一下,并对李光地说:“那天我把你召入宫中,你曾对立太子这件事发表过看法,现在怎么一言不发了呢?”

李光地马上就明白了康熙的意图,于是说:“此前皇上问我用什么办法才能够把废太子的病治好,我回答说,慢慢地调养,天下百姓便有福了。我从来也没有把这件告诉给其他大臣。”李光地的话是在暗示其他大臣,康熙想要复立太子允礽,并劝他们不要阻拦。大臣们听到李光地的话后,再也没人敢违背康熙的旨意了。康熙对李光地非常满意,四个月后复立允礽立为太子,并任命李光地为持节授皇太子宝册的二正使之一。

康熙五十二年,李光地参加了千叟宴,不仅如此康熙还对其赏赐有加。不久李光地因病上疏乞休,康熙温旨挽留。两年后,再次因病乞休并且又加了一条其“母丧未葬”。这次康熙给了李光地两年的假,并且在辞行的时候还赐了一首诗(一说是赐了几个字)。康熙五十六年,李光地还朝,期间多次上疏乞休,可是康熙都以借口拒绝了他的要求。

康熙五十七年,七十七岁的李光地去世了,康熙派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还派工部尚书徐元梦护送其棺木归乡。康熙还向阁臣说:“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李光地者!”可以说,李光地的一生都是比较幸运的,其文武方面都有建树,和康熙朝其他大臣相比算幸运的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1/93918.html

“李光地为什么深得康熙的信任?李光地是康熙唯一的知己!” 的相关文章

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韩遂(?-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于是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叛乱。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引起天...

救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赵云是为了什么?

救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赵云是为了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将不过关羽、张飞。刘备虽然没有多少兵马,但是,很将义气,能救人危难,有很好的名声。当时,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贼围困,太史...

都说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假的 三国时期就没有人怀疑吗

都说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假的 三国时期就没有人怀疑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的皇叔有没有可能是假的,难道没人怀疑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刘备在面见汉献帝时说道:“在下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后汉献帝命令手底下的人去查看族谱意外的发现论辈分刘备竟然还是自己的叔叔,从此“刘皇叔”这个...

楚汉相争刘邦经常出于下风 最后刘邦是怎么获胜的

楚汉相争刘邦经常出于下风 最后刘邦是怎么获胜的

对项羽出身世家,为何输给了街头混混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就非汉族莫属了,我国大部分的人口都是汉族,在古代时也称作汉人。那么“汉”这个名称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是通过汉朝来命名的。汉之前,一般都称华夏族,汉朝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当...

赵云投靠刘备之后并没有大作为,是因为什么?

赵云投靠刘备之后并没有大作为,是因为什么?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众所周知,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在这几人当中,最为特殊的当属赵云,因为他是大众眼里的“杂号”将军。提起赵云,对于他“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我们如数家珍。在小说《三国演...

魏延子午谷奇谋获胜成果那么大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建议

魏延子午谷奇谋获胜成果那么大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建议

对魏延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蜀国必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一,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与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贾诩为什么劝阻曹操打赤壁之战 贾诩这是出馊主意吗

贾诩为什么劝阻曹操打赤壁之战 贾诩这是出馊主意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贾诩劝阻曹操打赤壁之战,这是馊主意吗?曹操听后会统一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争霸时期以及隋唐起义时期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史上三个最为混乱的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三个时代也是古代史上最群英荟萃的时代。通过小说《三国演义》和陈寿所...

毕士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毕士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毕士安(938年-1005年),本名毕士元,字仁叟,小字舜举,代州云中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毕士安进士及第。宋太宗即位后,拜监察御史,出知乾州。入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真宗即位后,累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