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汤思退是怎么死的?他真的是在贬官路上听闻一消息就被吓死的吗?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1-11)120

你们知道南宋大奸臣“汤思退”,为何在贬官路上听闻一消息就被吓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汤思退,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举进士,以右从政郎授建州政和县县令,后考取博学宏词科之一名,出任秘书省正字,从此,进入中央首脑机关,参与朝政,历任多职,按照《宋史汤思退传》的说法是:“登郎曹(尚书省各部郎官),贰中秘(中书省秘书省合称),秉史笔(修史)。”他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随后重用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成为朝廷核心决策层的重要一员。

绍兴是宋高宗赵构的年号,也是他最后一个年号,前后共三十二年。高宗自绍兴十一年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以后,不图北进,偏安于江南。所以,主和的秦桧稳坐宰相之位,认真贯彻着高宗的求和政策,苟延残喘。

汤思退是怎么死的?他真的是在贬官路上听闻一消息就被吓死的吗?

而作为南宋 *** 班底的一员,上面有权力如日中天的宰相秦桧,再上面有翻云覆雨的皇帝高宗,而下面还有一群天天上章要求皇帝北伐的主战人士,汤思退这个夹在中间的副宰相,便有些上下为难。比如,他要讨得高宗的欢喜,不得不想方设法,绞尽脑汁。

元人笔记《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载一事说,宋高宗一日与随侍在侧的汤思退闲聊,高宗问汤思退的家乡有什么奇闻趣事,汤思退为凑趣,随口杜撰道:“我家乡有一石头雕刻的僧人,旁有题刻曰:‘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高宗听后,拍案叫绝,“遂大称旨”。然而,皇帝一高兴,汤思退却急了。为啥?因为所谓石僧题刻一说,石僧虽在,但题诗却子虚乌有,没这个东西,诗是他为讨好高宗而杜撰出来的。他担心高宗哪天想起石僧或会去验证,所以连夜安排人回到家乡,赶快将自己杜撰的诗刻于石僧旁边,你说要让皇帝表扬一下“称旨”,难不难?

秦桧去世前,也给汤思退出了一道难题。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入膏肓,眼看不日就要撒手而去。临终,秦桧特将参知政事董德元和汤思退召至病榻前,交待后事,并各赠黄金千两。面对如此巨额馈赠,两位副宰相都犯难了,董德元担心不受会让宰相以为人未死就开始疏远他,不敢推辞,收了。而汤思退呢?却担心收了后,秦桧会以为自己盼他早死,遂非常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不过,他的拒绝虽然万般无奈,却也给他带来了一个仕途上的柳暗花明。秦桧去世后,宋高宗虽然知道秦桧一直在忠实地贯彻着自己的求和偏安的政策,但由于秦桧任相时间尤其是独相时间太长,其党羽遍布朝中,对于继任者,当然不能是秦党,否则,皇权可能架空。于是,高宗因为汤思退拒绝了秦桧的馈赠,断定汤思退绝非秦桧一党,便将他作为宰相培养,不久升汤思退为知枢密院军事,后拜尚书右仆射,重用为宰相。

然而,宋朝的宰相并不好当,因为有一帮台谏、御史成天眼睛像猎豹一样紧紧盯着你,不做事吧,他说你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做事吧,他说你作威作福,有权就任性。所以,汤思退任相没几年,御史就以“挟巧诈之心,济倾邪之术”而弹劾他,结果他被高宗罢官,以观文殿大学士奉饲,让他一边休息去了。只是,他的去职,并不是因为路线错误,而是御史的信口开河恰恰对上了宋高宗的好恶,可见伴君的确如伴虎。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厌倦了朝政,便传位于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孝宗希望振兴,起用主战派张浚为宰相,于隆兴元年(1163)发动了隆兴北伐,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北伐失败后,求和又成朝廷主旋律,孝宗再次起用汤思退为相,主持求和事宜。由于在求和的过程中金人狮子大开口,索地要钱,贪得无厌,汤思退在其中左右为难,最后落下很多口实,御史们又群起而攻之,导致他复相才一年多便再次罢相,而且“责居永州”,如同放逐罚配,可见处罚之重。然而,主战是孝宗,求和也同样是他孝宗,其向天下交待的责任却要汤思退负,这不是明摆着要他代人受过?所以,为官难,为相更难。

汤思退是怎么死的?他真的是在贬官路上听闻一消息就被吓死的吗?

据说,汤思退在被贬的路上,曾作一首《西江月被谪怀感》:“四十九年如梦,八千里路为家。思量骨肉在天涯,暗觉盈盈泪洒。玉殿两朝拜相,金旨七度宣麻。番思世事总如华,枉做一场话靶。”

两朝拜相,七度宣麻(要职任命),如今却驮着残阳归去,甚至还是代人受过,想必他的悲苦之情,当如死灰吧。但即便如此落寞凄凉,许多人仍不愿放过他,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 *** ,弹劾汤思退奸邪误国,招致敌人前来,要求将他斩首。当汤思退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不安,心如刀绞,不几日竟然在路上惊悸而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1/93955.html

“汤思退是怎么死的?他真的是在贬官路上听闻一消息就被吓死的吗?” 的相关文章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对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本质原因乃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进入洛阳只用了一个月,为何这么容易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进入洛阳只用了一个月,为何这么容易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禄山举起造反大旗后,一个月的时间就攻入洛阳,并在那里称帝。半年就攻进长安,把唐玄宗撵得慌不择路往四川跑。说起来,地方上造反要攻入京城,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

三国时期关羽对马超是什么看法?

三国时期关羽对马超是什么看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羽和马超同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在刘备手下效力,关羽是嫡系,马超是后来的降将,马超来投降刘备时,关羽就曾公开看不起马超,轻视马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超为什么没有回应?关羽轻视马超,或者是看不起马超,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马超来投降时,关羽就写信...

历史上多尔衮是怎么死的?与顺治帝有何关系

历史上多尔衮是怎么死的?与顺治帝有何关系

当年清军能顺利入关,并很快取代明朝,多尔衮在其中的功劳是绝对值得肯定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一本叫《十叶野闻》的书籍中曾记载,在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病故以后,多尔衮终日伤心,沉迷于酒色。当时的多尔衮虽然已有十多位妻妾,却没有一个儿子。这就说明多尔衮的身体,已经被酒色掏空了。清顺治...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其发展进程可谓波澜壮阔。当然,它的发展历程中,历代秦王君主和大臣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艰辛。在历任秦国宰相中,有两个从魏国来的大臣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在古代,功高震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大臣们忌讳的话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潜在的规律,历史上那些皇帝们与开国功臣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悄悄地发生着质变,是什么呢?依靠着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帮忙上位的那些皇帝,当登上宝座的那一刻,就开始怀疑起自己身边的臣子们,并且疑...

襄樊之战曹操为何会派于禁出战?

襄樊之战曹操为何会派于禁出战?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兵北上攻打樊城,发动襄樊战役,关羽一开打就勇不可挡,将曹仁打的不敢出战,向曹操告急,曹操派援军救援樊城。这里面,值得讨论的是,曹操为...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对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独揽国家大权,而不是辅佐刘禅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谁的谋略最高,恐怕首推诸葛亮了在,这个绝对没有人会反对的吧。然而公元223年,刘禅登基,蜀中大权全部落入诸葛亮手中。在诸葛亮的政策之下,蜀国的国力日益昌盛,仓库的粮食储备粮已经达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