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纶为什么被隋炀帝贬官?和父亲有关?
《资治通鉴》把杨纶被贬的原因认定为隋炀帝“恩薄,多所猜忌”所致。杨纶的被贬内在原因,要从其父亲与后周、杨隋的纷纭矛盾讲起。杨纶乃是隋膝穆王杨瓚之子。杨瓚是隋文帝杨坚的弟弟。杨瓚、杨坚的父亲杨忠,在后周因军功封竟陵郡公,又娶北周武帝宇文邕妹顺阳公主为妻,后来升为侍中。杨瓚生来就仪表堂堂,又有这样好的身世,很快也像其父亲一样娶了公主,与王室再次联姻。又雅爱书学,结交名士,在当时有非常好的名声,都叫他杨三郎。武帝宇文邕不仅亲爱之,而且信任他的忠诚和能力,外出征战,曾经把后方全部托付于他。武帝死后,混帐皇帝宇文赟继位,是为宣帝。宣帝顽劣 *** ,很快驾崩。宣帝岳父杨坚趁国乱主幼之机,遂有夺北周江山的野心。然而杨家与宇文家世代婚姻,其中恩怨瓜葛太深。杨坚总想拉拢杨瓚,助其成就帝业。但杨瓚不想辜负宇文邕的亲爱之义对北周颇忠心。本来就与杨坚关系不和谐的杨瓚对兄弟篡逆,既不以为然又忧心忡忡,说:“作隋国公恐不能保,何乃更为族灭事邪?”并多次有抑制甚至铲除杨坚的意思。即使如此,杨坚还是优容善待兄弟杨瓚,受禅后,立杨瓚为滕王,后拜雍州牧,多次让他与自己同坐,并亲切的称之为阿三。这固然有想靠杨瓚的名声收拢人心的企图,但也显示了杨坚性格在中国古代皇帝中算比较温和宽厚的一面。但杨瓚曾经的不合作,终归要被清算的。
被清算的之一步是从瓚妃宇文氏开始的。先前不惟杨氏兄弟不能黾勉同心,妯娌之间的矛盾更深。杨坚夫人,何许人也?乃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就连隋文帝亦奈何不得她。杨坚履至尊,她就成了独孤皇后。宇文氏郁郁不得志,背后常常咒诅皇后。在独孤皇后泰山压卵的情势下,杨瓚包庇妻子不成,宇文氏竟遭除属籍,自己也在开皇十一年从幸栗园,暴薨。当时社会上就都说人是遇鸩以毙的。但他家族的悲惨命运自此只是开始。
上辈怨结
深遭猜忌贬珠崖
杨瓚暴毙后,杨纶袭嗣滕穆王爵。杨纶字斌籀,天性宽宏仁厚,父母都有仪貌,他也姿容伟丽,而且懂音乐。高祖受禅时就被封为邵国公,邑八千户。第二年又拜邵州刺史,处世公道为梁人拥戴。但因上辈兄弟妯娌违和,在文帝时就深怀恐惧。文帝的简朴宽厚的性格,在炀帝身上刚好颠倒过来一样,忌刻 *** 、好大喜功。即位后,杨纶兄弟就深遭猜忌。杨纶忧惧不知所为,就只好向天祈祷,招一些江湖术士如王琛辈问命运。王琛辈胡说什么藤王就能飞黄腾达、相禄不凡。这不仅不能纾难,反而结祸,给疑忌构陷者以口实,有人告纶怨望咒诅。隋炀帝立即命黄门侍郎王弘穷治之盘根查底。王宏领会皇帝的旨意,奏纶厌蛊恶逆,坐当死。因为杨纶乃王公系列,享受“八议”待遇,不能随便交司法机关。公卿们不仅没有减免处罚,反而形成更严厉的判罚。司徒杨素等说:“纶希冀国灾,以为身幸。原其怀恶之由,积自家世。惟皇运之始,四海同心,在于孔怀,弥须协力。其先乃离阻大谋,弃同即异,父悖于前,子逆于后,非直觊觎朝廷,便是图危社稷。为恶有状,其罪莫大,刑兹无赦,抑有旧章,请依前律。”这其实就是公审文告。造衅开头还是上辈子的怨结,即所谓“父悖于前,子逆于后”。
公元605年秋天,杨纶由邵国公除名为民,贬谪到始安(今桂林)。杨纶兄弟也全部流徙边郡。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亲征辽东,杨纶本想上表 *** ,不仅不获信任,反而不久被安置到更远的珠崖。
隋末,天下大乱,大业十二年(616年)鄱阳起义首领操师乞自称“元兴王”,建元始兴,攻陷豫章郡(今南昌),以其乡人林士弘为大将军。师乞中流矢死后,士弘自称皇帝,国号楚,四方豪杰响应依附,地盘北自九江,南及番禺。十三年汉阳太守冯盎以苍梧、高凉、珠崖、番禺之地附林士弘。杨纶被林士弘所逼举家流窜于儋耳,后归大唐,封为怀化县公,不久即死了。这个海南岛上的之一个贬官的身世遭遇,好像就昭示了此后琼崖近千年流贬史主要的特征:帝王忌刻寡恩,贬官位高身显。事迹见《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四·谪寓》、《隋书·列传第九》、《北史·列传第五十九》和《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