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1-25)110

历史,有时候像是一个说故事的评书场,为名人说故事。

千百年来,许多人围绕着秦始皇编造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添油加醋,真假参半。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他的家世,被涂抹得阴暗 *** 。

说他的父亲是吕不韦,一个大商人,说他的母亲养面首生孩子,甚至发动政变要夺权。

他的为人,被渲染得暴虐恐怖,声音似豺狗,内心如虎狼,焚书坑儒,灭绝文化。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焚书,详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纪事说:秦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阳宫的酒席宴上,博士们之间发生了争论。

主要分歧在于是否应当以历史传统为师,修正全面实行郡县制的政策。秦始皇将这个问题下到廷议继续讨论。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这时,一贯主张全面郡县制的丞相李斯,大力强调薄古厚今,进而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李斯的建议,被秦始皇采纳。

焚书这件事情,是秦国君臣间经过议论后,颁发并执行重大政令的政治事件。

诏令的产生和下达也符合秦代政令的程序,基本可信。

坑儒的事情,也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然而,对比之下,坑儒的纪事,更像是一段起伏跌宕的故事。

晚年的秦始皇惧怕死亡,主要心思都放在追求长生不老上,大量的方士被召集到秦始皇身边。

其中,最有名的有徐福、侯生、卢生和韩众等,受到秦始皇的礼遇厚赏,四处寻仙问药。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但仙药哪里找得到?卢生和侯生等一帮方士们,实在是有些玩不转了,于是串通起来一起逃亡。

这是坑儒事件的导火线。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得知方士卢生和侯生逃亡后,大怒道:“我没收天下的书籍,将其中没用的通通清除。

广收文学、方术之士,希望振兴太平,寻求仙药。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现在韩众逃亡不归,徐福等人的耗费数以亿计,末了还是得不到仙药……在咸阳的诸生,有人制造妖言,惑乱百姓。”

于是,派遣御史一一审问,诸生们相互告发以保全自己。

犯禁违法的有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在咸阳活埋。

千百年来有关坑儒的种种故事议论,都是从这段纪事生发出来。

然而仔细阅读,却到处都是欲盖弥彰的漏洞。

“坑儒”事件疑点重重

1、受害者称谓的奇怪变化

在坑儒事件中具体提到名字的人都是方士。侯生和韩众,韩国出身的方士。

徐福,齐国出身的方士。卢生,燕国出身的方士。

这些有名有姓的方士多年出没在秦始皇身边,糊弄秦始皇,终于引发了秦始皇的怒气,成了打击对象。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但是,当秦始皇大怒时,被谴责的对象由方士变成了“文学方术士”。

文学之士,可以泛称博学善文的人,也可以用来指称儒学之士。

不过,这里提到的文学,没有一个有真名实姓,都是含含混混,一笔带过。

进而,又出现了“诸生”,取代“文学方术士”,直接淡化了方士,强化了儒生。

当然,这种浓淡之间的人为涂抹,毕竟还是有些偷偷摸摸,是在隐晦处进行的。

2、谁添加的说明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紧接着这段纪事的,是公子扶苏登场劝谏秦始皇不要重罚儒生的纪事。

秦始皇怒气上来,派扶苏到上郡蒙恬军中去作监军。

非常明显,这段纪事是作为有关坑儒事件的一条重要补充而添加上去的。

按常理讲,坑儒事件起源于方士,扶苏劝谏秦始皇,话当从方士求药开始,奇怪的是他没有提及这些。

而是突如其来地扯到诸生,而且,他话里的诸生,意义变得非常明确,就是诵读和师法孔子的儒生。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这明显是一句掐头去尾,有意剪裁历史的话。

这句话不像是为了劝谏秦始皇而说的,倒像是为说明诸生就是儒生而说的。

如果没有这条添加的说明,秦始皇坑埋儒生这件事就站不住脚。

3、受害者处刑的奇怪

根据前一段纪事,秦始皇大怒以后,下令将这批文学方术士,交给了御史处置,“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

按照当时秦国的制度,文学方术士们交由御史处置,他们将接受严格的法律审判。

根据秦始皇怒气中口述的罪名,他们将被定以“妖言”的罪名,处以腰斩之刑。

但从记载的结果来看,他们是被活埋而死的。

根据秦汉法律,特别是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法律文书来看,秦朝的死刑没有活埋处死的律文和案例。

在秦汉历史上,活埋处死,仅出现在战争中,而且,往往是作为受到谴责的暴行被记载下来的。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有名的比如,秦国大将白起活埋赵国四十万战俘,项羽活埋秦国二十万降卒。

是编造这段故事的人对于法律不太专业吗?

4、杀了小鬼,放了阎王

活跃于秦始皇身边的方士约有三百人之多,其中有名有姓者五人,韩众(终)、侯生、卢生、石生和徐福(市)。

在所谓的坑儒事件中,他们是直接受到秦始皇指名道姓谴责的人,罪行最重。

卢生、韩众和侯生逃亡,下落不明,石生也是没有了消息。

奇怪的是,徐福并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

他没有逃亡,也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一直在琅琊台愉快地生活,继续为秦始皇寻找仙药。

被坑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鬼,罪大恶极不是逃亡就是安然无恙。

这种名不副实的结局,实在是使人怀疑秦始皇是否坑埋过方士?

让秦始皇继续将黑锅背下去?

我们现在所读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是东汉明帝以后的版本。

经过东汉的儒生和正统史家们的添加和篡改,已经不是司马迁当年写的样子。

不明白这一点,不但读不懂书,也永远读不懂秦始皇。

焚书可信,断无可疑。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我们只知道,后来焚书坑儒变成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文化符号,借谴责专制暴君、谴责文化暴行之名,将儒家经典抬举为圣经,将儒生抬举为了殉教的圣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1/96473.html

“秦始皇一个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焚书可靠,坑儒可疑” 的相关文章

黄月英既然是丑女 诸葛亮为何还要娶她

黄月英既然是丑女 诸葛亮为何还要娶她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愿娶一“丑女”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古至今,谁不认识诸葛亮,他就是一位睿智的神祇,浑身上下都笼罩着一层又一层的光环。刘备三思而后行,只为招揽他这个人才。诸葛亮也没有让刘备失望,他在刘备的带领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诸葛亮处变不惊,当城中没有人...

关羽被杀后,他俘虏的曹魏三万降卒去了哪里?

关羽被杀后,他俘虏的曹魏三万降卒去了哪里?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襄樊之战,于禁救援樊城,因秋雨汉水暴涨,导致兵败,所督七军三万多人成了关羽的俘虏,关羽被孙权偷袭荆州,兵败被杀后,放出了于禁,并遣返于禁回国,那么,于禁的三万多降卒,孙权是否一同遣返回魏国了呢?于禁...

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东汉末年人物,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民国时期之前,中国经历了二十多个朝代,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许许多多堪称“智多星”一般的人物,曾在古代史中留下过绚丽的诗篇。而在这些灿若繁星的历史人物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绝对是非常明亮的那一颗。苏东...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 关羽后代为何会被屠戮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 关羽后代为何会被屠戮

蜀汉灭亡之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后代却遭满门屠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消除自己在“甘露寺之变”之中弑君的恶行,为代替曹魏攒下政治资本,司马昭不顾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趁着姜维被黄皓屯田沓中的机会趁机以举国之力伐蜀。...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哪里出了问题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哪里出了问题

还不知道:从父亲角度看,努尔哈赤为何不让多尔衮继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620年,阿巴亥给代善“送饭”吃,努尔哈赤很恼火,将她赶回娘家,却舍不得她离开,很快就去接她回来。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也疼爱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却不在他们之间选择继承人。1601...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