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绩和崔善为两人交情如何?
古人爱以诗相酬,诗作表达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记下生活的点滴,把情感诗化,从诗句来领会作者的心境,再以诗观人,知人论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受人点滴,报之以诗词酬答,今天介绍两首大众不是很熟悉的唐诗,也是一组酬答诗,那么这两个诗人是什么关系呢?他们重阳节互相唱和所为表达几何呢?首先一起来看两首诗。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答王无功九日 唐 崔善为:秋来菊花气,深山客重寻。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摘来还泛酒,独坐即徐斟。王弘贪自醉,无复觅杨林。
从答诗诗名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赠诗的作者是王无功,那王无功是谁呢?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人,初唐诗人。
还是不知道?王绩有个哥哥叫王通,王通有个孙子叫王勃。王勃大家就都熟悉了,诗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文有《滕王阁序》,按辈分算王勃是王绩的侄孙。
崔使君善为又是谁呢?崔善为,贝州武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西北)人。精通历算,出仕隋朝,调任文林郎。
这两个人一个山西人一个河北人,一个诗人一个仕人,好像不是一路人,但是诗人只是王绩身份说明里的一种。王绩,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乡。这两个人原来曾经在一个公司共过事,他们同处隋末唐初朝代交替时期,两人到底交情如何呢?
一、同朝为官崭露头角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年),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后来被举荐为秘书正字,大概就是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编辑校正。官是九品小官,但秘书省位在中枢,便于接近皇上,还是很有机会被发现赏识的。
崔善为精通历算,出仕隋朝,调任文林郎。督领工徒五百人营造仁寿宫,总监杨素索要文簿查阅审核,崔善为手拿手板凭记忆唱名,没有一处差错,杨素大为惊异。自此各方有疑难狱案,全部命令他审讯,都能追查出其中实情。
王崔两人同在隋朝大公司上班,杨素是隋朝大boss隋文帝手下权倾朝野的开国功臣,并且,很是看好他们两位。有杨素的青睐,他们虽然没有身居高位,都各司其职,有所事事。
二、天下大乱各奔前程
隋朝大公司第二任老板隋炀帝是个大猛人兼工作狂,隋文帝杨坚的煌煌文治、赫赫武功,给隋炀帝杨广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接手了一个本该成就巅峰盛世的帝国,但是由于精力太过旺盛:“统一江山”、“修通运河”、“修建东都”、“西巡张掖”、“改革创新”、“三游江都”、“三驾辽东”而能力又稍有不足,过分自信与轻敌,实力不断被消减,短短十几年便亡国,天下离乱,人口锐减四分之三。
隋末唐初,眼看所在公司朝不保夕,战乱纷纭,各路割据,崔王两人也暗下里各谋前程,而这时选对boss站对队,对未来人生走向可谓影响重大。
崔善为看好当时任隋太守的唐高祖李渊,见隋朝政治日益紊乱,暗中劝高祖图谋夺取天下。等到起兵,任用为大将军府司户参军,封清河县公。
而王绩呢?大业年间(隋炀帝即位后),王绩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朝廷纪律严明,工作日饮酒老是被打小报告,于是请求下乡,担任扬州六合县县丞,因为嗜好饮酒而不管公务被正义之士打小报告,加之天下也动乱,于是就辞职回家。隋末兵变至大唐初建数年的动乱时间里,王绩一直在家里认真归隐吗?
王绩有首诗“中年逢丧乱,非复昔追求。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风云私所爱,屠博暗为俦。解纷曾霸越,释难颇存周。”他说自己在这乱世之中纵横于各路叛军中,想在这乱世之中分一杯羹。但是他站错了队,他好像投奔到了窦建德的军队里。由于有不良革命行为,李唐王朝不重用他,李渊给他的职位是“门下省待诏。”
三、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崔善为选对了老大,跟对了队伍,武德二年(619年),多次提拔后为尚书左丞。贞观初年,任陕州刺史。后历任大理寺、司农寺二卿。委任官位皆为重职实职,以清廉明察著称。
王绩一待招就是八年,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年,以病罢官。后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有司,当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吏部认为专业不对口,品级调动由大变小也不合适,王绩坚决表示:“我愿意啊请成全我吧。”吏部最终架不住王绩的聒噪,任命了他。
不幸的是,不久焦革去世,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王绩说:“苍天啊,焦革牌美酒要永久断货吗?”就弃官离去了。看来领导心里都清楚,“酒精考验”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当年就该推行“禁酒令”, *** 公务人员工作时间老喝酒,怎么为人民为大唐 *** 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大唐队伍建设呢!
辞职回家的王绩放飞自我,按焦革家酿酒法亲自酿酒;又采用杜康、仪狄酿酒 *** 编写酒谱;在家附近建筑杜康祠用以祭祀,并以焦革相配;纵酒自适,歌颂陶渊明,仿写《五斗先生传》;赞颂阮籍,嵇康作《醉乡记》《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玩乐器,改编琴曲《山水操》;扔掉儒家著作,玄览《周易》、《老子》、《庄子》;偶尔也想做点有用的事,比如完成兄长王凝未写完的《隋书》,但酒友一至酒碗一端,便丢到脑后;在田园中亲耕,在山水中感悟生活的宁静安详。
这个时期王绩的酒学造诣和酒量酒品都达到了人生巅峰状态,每天唱着“江和湖波浪滔滔,看我浪迹多逍遥,大笑一声地动山摇,江湖危险快点跑…”以至于快要迷失了自己,混沌了时间,游离出这个世界。
突然一天,王绩睁开眼,看到漫山焜黄,华叶将衰,黄英吐蕊,惚恍之间谁多前尘往事故友漫上心间,便挥笔《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一首,共抒心意。
归隐乡间的王绩自称为野人,说自己是个村野农夫,已经与官场仕途渐行渐远,与之前的同僚们也渐渐疏远,除了自己所喜所好,诸般事务已经不挂在心上了。偶然所见漫山遍野菊花盛放,知道重阳又至,有花堪折直须折,手中摘满菊花香气萦绕,重阳,要喝酒,酒,让我想起了你,而你却忘了我。过重阳呢,没有人把酒言欢,大家都忘了我吗?
崔善为,这个跟他同为经历隋唐社会动乱,朝代更替变幻的老友,想来也是惺惺相惜过,互相勉励过。崔给王的答诗里,秋日自己也曾去深山探菊,也曾看过美如涵玉被露水浸湿的绿叶,也曾赏过风吹菊黄花瓣摇曳的清姿,更曾像王绩一样也亲自采摘菊花泛酒自饮自斟。并非我忘了,实在是自己贪杯,误了与你聊天喝酒,重阳畅饮。
崔善为后因与少卿不和获罪,外任秦州刺史。后去世,去世后,追赠刑部尚书,谥号忠。想来王绩也曾羡慕过崔善为“进而治国平天下”,崔善为也能理解王绩的不得意,王绩的不得已,以及王绩“退而独善其身”的释然洒脱。毕竟,一酬一答之间,他们的所喜所好一致,所缘所由,我说了,你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