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将军斩黑寡得胜坡杨威将军哈元生的骄傲
在贵州威宁城西50公里的得胜坡,咸丰八年立了一坟石碑,高1.8米,宽1米,厚0.22米。
此碑现今序文风雨剥蚀,残缺无章,只是主题文字还隐约可见:“哈将军斩黑寡处”几个大字。
1969年,此碑被移到街心搭桥。
1981年,虽被清理归原地保存。但也倒塌而卧。
此碑有一碑记“总镇哈公平蛮碑记”,《威宁志》有载,曰:
天生一代伟人,必树一代鸿业,非偶然也。
乌蒙雄于西服,负固非一日矣。
雍正二年,今提宪总统哈公方莅威宁中营为游戎,下车日,即慨然有剿灭凶顽之志。
五年,乌蒙叛,少保鄂公夙知公智勇,俾公讨之,克日进发。
乌蒙逆贼不自知,为釜底游魂,乃敢逆我兵于凤凰山。
公一战,贼溃走后据大关,公单骑破其屯,贼转走匿,公连追破之。
阅月,擒获土酋禄万钟及诸逆党,凯闻,皇帝嘉悦,擢公寻沾营参府。
六年,土酋米贴又叛,害我副将郭寿域,少保鄂公复檄公援之。
贼闻公至之,据门坎屯,公与十八骑破之,旬日而擒首恶。
凯闻,晋安笼镇总兵。
八年,遗孽禄万福纠众复叛,攻陷乌蒙府及大关营,永善县杀伤文武官员总兵刘公以下数十员,城中兵民屠戮殆尽。
时公陈请陛见,方治装北上,而警告至矣。
少保鄂公知非公不克胜任,因飞檄留公,总统滇黔蜀三省大兵讨之。
十月,军次得胜坡。
叛目黑寡,阿底营长也,骁勇为诸彝冠,伪为从我军状来迎公;公不间其叛,方止马与语,忽运矛刺公,公引弓射之,应弦而倒。
时我军未集,所统兵未满五百,而彝以数万计,围公三匝。
滇黔震动,威宣一带居民惊惶莫措。
公独从容镇静,略无惧色,惟坚壁,时出疑兵,贼终不敢逼。
十月我军大集,公方陈兵,贼望之不战而溃,公驰逐,斩首无数,贼遂走匿。
公散兵捕缉,阅月悉平,吁!乌蛮三叛,而公三平之,公之功亦伟矣哉!
然是役也,人知汗马之劳,战胜攻取之略,而不知其功在寰区。
知安边之绩,除凶伐暴之勋,而不知其泽流奕冀。
益得胜坡决战之日,群彝侧目,向非我公一战而胜之,则滇黔震动。
西南之忧未已,将复有骠信之事,蜀楚广越其不获守处矣哉。
此公之功在寰区者也。
且此邦居民世苦凶彝之害,公一旦而清之,不惟见在生灵身沾活命之德,抑且子孙世世永享乐利之休。
此公之泽流奕冀者也。
所谓一代伟人,必树一代鸿业,不信然欤?
爱述颠末镌之于石,非敢曰以报公也,抑使我辈后世子孙读之,知吾侪之保有室庐,获生聚于斯者,皆公之赐云。
据《贵州通志》记载:
雍正七年,乌蒙土司禄万忠、雨波土目黑寡造反,云贵总督鄂尔泰命安龙总兵哈元生率兵镇压,斩黑寡于赵班巡检司。为纪念胜利,改赵班巡检司为得胜坡巡检司。
清雍正年间,朝廷下旨废除明至清顺治及康熙年间保留在乌撒、乌蒙、芒部等地彝区的土司制度,推行革除土官,改用流官的改土归流政策。滇黔川彝族上层统治集团走向联合,起兵反抗。
雍正五年正月,滇、黔清军分路进攻乌蒙、镇雄,“攻屯而进”,又檄其世代与乌蒙土官相仇之阿底土司率兵,共捣乌蒙,连破关隘。
雍正改土归流,废除了明清沿袭在西南彝民地区的土官世袭和特权,使西南彝区由奴隶制或领主制向封建制过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促进了社会进步。
正如魏源《雍正西南夷改流记》所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
原来那种“土司一取子妇,则土民三载不敢婚。土民有罪被杀,其亲族尚出垫刀数十金,终身无见天日之期。”
土官“每于所属土民,多端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牛马,夺取子女,生杀任情。”
“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的社会关系打破了。
这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雍正八年八月十八日,乌蒙总兵刘起元过生日,各村寨的彝族头人以庆贺刘起元寿辰为名,在饲马草中暗藏兵器,捆载进城。
禄万福因认刘起元为养父,这几天,随刘起元在一起,到二十五日黎明时,乘机派人在城中起哄,而城外聚集起数千人围城。
禄万福暗中引人入城,将乌蒙城攻下来,刘起元乘骡逃到荔枝河,被捉到杀死。
事发后,禄万福迅速联合各地土司、土目举事,各地纷纷响应,反抗事件迅速波及滇东北、黔西北、凉山、连武定、寻甸等地也被波及。
鄂尔泰急调云贵军队万余人,“土兵半之”分兵三路前往镇压,四川也派军队在雷波,筠连等地堵截围剿。
总兵哈元生一路从威宁出发,由大官寨土目安巡儒所部彝兵随同,在得胜坡与黑寡相遇,“官军虽强,几有众寡不敌之势。”
二万人,分作三股的彝众殊死抵抗,哈元生与黑寡交锋,举箭射中黑寡锁喉,黑寡落马身亡。
暮中,清军大举进攻,连破八十余座营寨,得胜坡因哈元生与黑寡之战得胜而取名。
得胜坡,明朝隆庆六年,朝廷曾在此设赵班巡检司,它是威宁至昭通之间的一个重镇。
古时为商业、军事、邮递的交通要道,曾兴盛数百年,民国前期曾设得胜坡分县。
后龙云,从昆明修公路到昭通,经牛街子时无法架桥跨越李子沟,只得顺山绕过李子沟。
昆昭公路建成后,得胜坡的地理位置不重要了,上级撤得胜坡分县另立赫章分县,渐渐得胜坡也就被人们忘记了。
但今天它那条不知有多少人走过的石街,仍然见在和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