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灭亡之后,李来亨为什么还在坚持反清复明?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23)320

清朝康熙三年的春天,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周边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满清王朝即将完成征服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图海领军从湖广,李国英领军从四川,东西两面将茅麓山围得水泄不通,接近十万大军布下的营帐连山遍野,即使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为军队提供补给的数十万民夫则在山路上川流不息地,体力不支者则被监工就地射杀,险峻的山道上随处可见民夫们冻饿而死的尸体。

在这个暴力和死亡形成的旋涡中心,坐落着大陆上最后一支打着大明旗号的军队——南明临国公李来亨(李自成侄孙)部,也就是所谓的“夔东十三家”。

明朝灭亡之后,李来亨为什么还在坚持反清复明?

这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战斗,是真正的绝境,清军光是数量就是他所部的数倍以上,而且补给充足,政治上大明在两年前就随着永历帝的死彻底完蛋了,满清已经完全确立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士气高昂。

茅麓山地势险峻,同样意味着进出山的道路被锁的死死的,连逃都逃不出去。援军?不会有任何援军,东南的郑家因为内讧被赶到了荒岛上,而在巴东地区一同作战的王光兴,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人或死或降,自己必须孤军奋战。奇迹?明末没有奇迹,没有黄石,没有陈新,没有邓香菇,有的只是千万尸体堆砌成的惨烈现实。

对李来亨而言,投降并非是不可能的选择。晋王李定国何等英豪盖世,其世子吃不了荒郊野岭的苦,最终依然投降了;王光兴为反清转战千里,何等气魄,最后不也投降了吗。自己何必要搭上自家和万余将士的生命。

为了尊严?那又能值几个钱,至少水太凉,洪承畴,吴三桂们都是这么觉得的。

清军攻入南京,众明臣纷纷屈膝降伏

为了大明?自己的父祖辈花了几乎一生来推翻这个腐朽的朝代,自己归顺后没有受到什么恩惠,处处被排挤的同时,反而要屡次出兵拯救这个不争气的小朝廷。甚至连战斗的理由都是虚无的,李来亨的父祖辈战斗了一生,结果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剪了辫子后继续鱼肉百姓,杀良冒功的旧明军队换了身皮后继续屠杀百姓,什么都没变。但最终他以及茅麓山的将士们用最绝决,最壮烈,最凄美的行动为那个时代划上了尾音。

【为了达到困死明军的目的,清军构筑木城,挑挖堑沟,树立排桩,切断明军同外界的一切联系。木城是为清军驻守而设立的,城外挖掘阔深各八尺的濠沟;濠外埋设一道五尺宽的排桩,名为梅花桩。其形制是用长五尺、围一尺的圆木一半埋入地中,地面桩高二尺五寸,各根木桩之间相距仅五寸,参差排列,状如梅花。这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工事完成以后,给李来亨部明军的行动和军需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明朝灭亡之后,李来亨为什么还在坚持反清复明?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李来亨部贮积的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求战不得,被迫拼死突围。六月十五日深夜,李来亨亲自率领总兵五名、精兵数千名分路进攻清军防线,另派三名总兵带领士卒旁攻,牵制他部清军赴援。明军抬着云梯、盾牌,手持钩镰大斧,砍断木桩,填平沟堑,“炮矢如雨,蜂拥攻打”。由于清军防御严密,突围未能成功。闰六月初九日夜晚,李来亨再次率领数千名士卒向清军阵地发起猛攻,“槍炮齐发,势如风雨骤至”。明军战士“莫不奋臂争呼,拼死力战”。因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明军虽“连攻五阵”,结果仍被清军击退。两次突围的失败,使李来亨深知打破清军重兵包围的希望已化作泡影,但他仍然大义凛然地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他把清方派来招降的叛徒李有实处斩,表达了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清军见劝降无效,进一步挑深濠堑,加固工事,以求不战而胜。

八月初四日,寨内粮食全部吃完了,军心不稳,少数官兵私自逃出向清方投降。李来亨知道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他先把妻子杀死,放火烧毁房屋,然后自缢而死。】顾诚《南明史》

“来亨部凡三万余人,来亨死,或死或逸去,就俘执者百五十人而已。余众散入秦、蜀山中,不知所终。来亨败没,中原无寸土一民为明者。”王夫之《永历实录》

我一直在想,茅麓山的冲天大火中,李将军究竟守护的是什么?大明?衣冠?忠义?尊严?都是,似乎又都不是,如果非要概括的话,那是民族灵魂的光辉。是明末大荒之下赈灾款被贪官污吏们瓜分殆尽以致活不下去的人反抗朽明统治不惜螳臂当车的勇气,是这种精神延续到清朝,那些在剃发、逃人、圈地、投充下依然活不下去的人反抗八旗铁骑不惜飞蛾扑火的壮烈,是普通人反抗社会不公、民族压迫、世界恶意的呐喊。

尤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是这种光彩不是展现在世受国恩的士大夫们身上,而是展现在那些未收国恩的“反贼”们身上,这不是士大夫们的传记,而是匹夫们的史诗。

明朝灭亡之后,李来亨为什么还在坚持反清复明?

事实上,剃发易服所激起的仇恨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以前最为强烈的,南明民间反抗力度之剧烈,参与阶层之广泛(农民军、士人、残明旧部、宗室、海商还有大量普通百姓)是之前任何一个时代反抗异族所不能比的,哪怕两宋之交或是宋末都无法与之相比,衣冠问题涉及到整个华夏的价值认同这一点几乎是所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共识,所以那个时代,出生农民军的李来亨,不见得比士人欠缺什么民族意识。

李来亨青年时代刚好经历了顺军在陕西的大败,顺军由盛转衰,无数战友死在清军手里,这种痛苦和对清军的仇恨比其他人更强烈,毕竟是在得到天下的咫尺之遥被清军打下了地狱。

此外,天下沉沦已是板上定钉的事,问题是谁来为这件事负责,

清军入主中原的借口是吊民伐罪,以农民军为死敌,这一点天下皆知,

明朝灭亡之后,李来亨为什么还在坚持反清复明?

如果李来亨率顺军残部投降,那就是坐实了清方吊民伐罪的借口,当年在南都莺歌燕舞,不知所谓,勾心斗角还活到了最后的人,定然会掌握话语权,将顺军这个群体以不忠不义的形象登台与收场,与其遗臭千古,不如守着忠义二字奋战至死。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明末那段历史深深吸引着我,并让我沉醉其中的原因。那段历史是士大夫们和社会精英的滑稽戏,却是近代以前匹夫们,那些在史书上大部分情况下都占不了一行的人最光辉夺目的时代,我看到了普通人身上层出不穷的勇气、不屈、忠义、尊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2/101193.html

“明朝灭亡之后,李来亨为什么还在坚持反清复明?” 的相关文章

项羽和刘邦身份相差那么大 刘邦为何能和项羽结拜成兄弟

项羽和刘邦身份相差那么大 刘邦为何能和项羽结拜成兄弟

还不知道:项羽是楚国将门之后,刘邦不过是一介布衣,凭什么跟项羽拜把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楚汉相争后期,项羽明显打不过刘邦了。但天生骄傲的项羽不甘心失败,思前想后,项羽想到一个绝招。当年,刘邦劫掠五诸侯兵,杀入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则派兵前往刘邦的家乡,抓了刘邦的父...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这场政变,发生在英宗朱祁镇和代宗朱祁钰这对兄弟之间,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本来只是不怎么出名,也没什么能力的三个人。由于看见朱祁钰病重,同时他又没有接班人。因此他们看到了上位的机会,虽然于谦等朝中重要大臣已经在商讨立朱见深为太子的事情...

郭子仪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郭子仪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郭子仪,唐代中兴名将,为唐王朝平定了安史之乱。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五代时军事人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乾祐三年(950年),后汉大将慕容彦超率军与反汉的郭威在开封城外大战。李太后嘱咐慕容彦超要好好保护皇帝刘承祐的安全,但慕容彦超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轻易就能大败郭威。结果第二天慕容彦超就兵败而逃,刘承祐也死于...

历史上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历史上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王朗,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这种死法也算相当的奇葩和搞笑。在其中的第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中,罗贯中这样记述了整个过程。魏明帝曹睿为抵抗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任命曹真为大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这时...

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

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刘娥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请听我详细道来。刘娥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刘延庆曾在五代十国的后汉政权出任右骁卫大将军之职,她的老爹刘通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出任四川嘉州(现今四川乐山)刺史...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王氏,生卒年不详。荆州南阳人。吴大帝孙权妃嫔。吴景帝孙休生母。又称南阳王夫人、小王夫人。同大懿皇后(大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儿子即位前就已亡故,景帝继位后,尊王氏为敬怀皇后,将之改葬敬陵。人物生平敬怀皇后,她的母亲起初嫁给王家,生下王...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仁义,赈济灾民。起家奋威校尉,参与讨伐山越。募兵守卫牛渚,迁偏将军。参加洞口之战,加号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授九江太守。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