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25)230

皇太极于天聪三年始置文馆,对外是掌翻译汉文书籍并记注政事,而实际上是作为汗权系统的决策参议机构。

这是大汗办公室,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此时的皇太极,还只是后金名义上的共主、更高领导人,而朝政还得由他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商定后,才能正式发出。这是努尔哈赤死前就已推行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治体制延续,只因努尔哈赤死后的汗位之争,而导致最初的八王共治改为了四大贝勒联合执政。

雄才大略亦工于心计的皇太极,自然不愿意将此四主共存的局面延续下去。所以,他在精心培育以多尔衮为首的少壮派贝勒群体崛起的同时,迅速打着谈经论史的旗帜,组建特殊机构文馆,为自己的独专出谋划策。

英勇善战的阿敏、莽古尔泰,先后被冠以阴谋自立、谋上之罪,被夺爵圈禁。老成谋国的代善,也被皇太极多次威逼谴责,最后以处死他们的姐妹莽古济作为严厉的警告。

无情的革命,成就了皇太极在天聪六年元月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实现自己南面独坐、汗王独尊。文馆儒臣们无疑是献策不少的。

从明朝过来的儒臣们,自然想到了如何扩大皇太极的帝王事业,于是建议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终止亲王贝勒主管部院事务,将军政与民政大权悉数集中到皇太极手中。多尔衮日后统摄六部之首的吏部,帮助皇太极改革 *** 机构推行八衙官制,继而统辖六部,他也有执行权,真正的决定权还是由皇太极独主。

与此同时,皇太极建起了都察院和理藩院,进一步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天聪六年十一月,皇太极询问鲍承先等诸位文馆大臣,如何考察各部职官启心郎的政绩好坏,作为升降的标准。

鲍承先与宁完我、范文程疏言:“当察其建言,或实心为国,或巧言塞责,以为去留。”(《清史稿·鲍承先传》)降臣履新,倒是讲究起了什么是实心为国和敷衍塞责了。想当初,鲍承先在熊廷弼麾下,除了每经战阵,不逃则降,毫无原则。如果当时熊廷弼因此勒令鲍承先退伍,遣还原籍,鲍氏也不能参与“设间诛袁崇焕”(昭梿《啸亭杂录》卷一)、助力皇太极攻明了。

往事如烟,崇焕已矣,而鲍氏在敌国殚精竭虑,忠诚得连皇太极一度也有些生气了。

天聪七年五月,原明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的干将孔有德、耿仲明跳出明军的围追堵截,前来归降。他们的船停留在镇江。

孔有德是在登州发动了吴桥兵变起家的,那些跟随孔有德的登州军人称为登州水军,曾让追剿的明军吃尽了大亏。如今,孔有德带来的正是这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

鲍承先脑洞大开,赶紧上疏:我们应该快点以此为基础创建用水军攻打明朝,否则,明朝再用水军来抵御我们,那就不能有效攻打他们了。

毛文龙有“海上长城”之誉。袁崇焕连败努尔哈赤、皇太极,也是因为毛氏牵制有功。但因能力超强,不听使唤,且索饷过重,被忌其军功见大、脾气见长的袁崇焕,背着崇祯和朝廷捏造了十二款斩罪,斩杀了这个战功卓著、影响巨大的大军阀。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孔有德、耿仲明率部来降,给皇太极带来了毛文龙留下的明朝辽东精锐。

皇太极狂喜,亲率众贝勒大臣出迎十里,行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命统率旧部,各成一军,一曰天佑军,一曰天助军。

太祖年号天命,太宗改元天聪,两降将的部队被冠以天佑、天助之名,俨然天子之师。而且不仅是皇太极盛情款待孔有德、耿仲明,就连诸贝勒也是逐次邀约宴请,视若上宾。

此等顶级待遇,鲍承先是不曾有过的。他患了红眼病,于天命九年正月上疏皇太极:我私下里看见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为他们的老部下请求敕命,大汗允许他们自己决定。如果大汗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就应该注重自己的名号与仪制:“臣闻帝王开国承家,首重名器,滥则匪人倖进,豪杰灰心,而国之丧乱,因之如昔唐明皇、近明天启崇祯是也。臣见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为其属员请敕,我皇上圣明,谕令随便给劄。夫上下之分,自有定礼。今待以诸侯之爵,隆宠极矣。然都元帅乃不识国体,未谙书史,要请无已,甚失人臣礼。我皇上圣德优容,原不深较。然臣观古者齐桓公之臣管仲有大功于天子,方授上卿,况都元帅之部将非管仲可比。元帅之功,爵亦非桓公可比。凡为国者,有大臣,有陪臣,自古及今,皆有一定之规。若任情滥予敕书,是窃名器也。名器一紊,贤者退,小人进矣。”(《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二)

鲍承先引经据典,谏阻皇太极以更高规格优宠孔有德及其部众,不惜抬出乱国的唐明皇、明天启崇祯,希望喜好读史的皇太极引以为戒。

他以齐桓公与管仲之喻,潜在劝诫皇太极莫学虚有其表的周天子,而让孔有德有机可乘地成为了齐霸王。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鲍承先大胆奏言,有做帝王师之心,要给皇太极定百世之规,但,皇太极的帝王心术,不是鲍承先所能理解的。

所以,皇太极对鲍氏报怨,很不以为然,直接说,你所说的不是辽东 *** 相继而逃,而是孔有德等人率众航海远来,他们的功劳不小。任用贤人要说一不二。我诚心对待部下,之前已经有旨意了,怎么能随便更改?

皇太极话锋一转:你鲍承先当初来降有什么功劳,都不过是临阵被擒而已,我不是也让你列诸功臣,受到朝廷的恩养吗?

皇太极厚遇孔有德,有自己想法,但心腹还是心腹,责骂一番后,又委婉地开导鲍承先:我不是责备你,我也深知你是诚心进谏,但我希望你不要纠结于前来归顺的将领被重用是否有功劳。

鲍承先不傻,自然洞察到皇太极的别有用意。半年后,多尔衮征战察哈尔,得到元朝流落到漠北的传国玉玺,上有“制诰之宝”四字。此乃天子之印,鲍承先率先准备精美的盒子,马上召集文馆儒臣集思广益——他们要极力颂扬皇太极顺天意,合人心,受尊号,定国政,可以称皇帝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12/101575.html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的相关文章

张柬之政变推翻武则天后 张柬之后面的结局是什么

张柬之政变推翻武则天后 张柬之后面的结局是什么

对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神龙政变之后,昏庸懦弱的唐中宗李显对张柬之不信任,致使张柬之遭到武三思的陷害,多次被贬官,他连气带怕病死了。实际上,如果张柬之没病死,也会被武三思的手下杀死,下场称得上悲惨,可谓兔死...

邓艾既然打赢了姜维 后人为何更喜欢的人是姜维

邓艾既然打赢了姜维 后人为何更喜欢的人是姜维

对邓艾打赢了姜维,为何后人更喜欢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后期,三国的三个政权都遇到了各自的问题。可在三国后期,还是有不少出色的将领的。邓艾和姜维都是三国后期比较出色的将领。邓艾灭掉了蜀汉,按照一般情况下来说,他的评价应该比千位药膏,可是在厚实的史书当中,人们对...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于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董卓。因曹操起兵,散布在各地的曹氏族人在得知消息后,陆续投奔到曹操麾下。其中,就有当时才十多岁的曹休。他携老母从遥远的江南吴郡(曹休之父早亡,祖父曾在吴郡做太守,有故旧,因是...

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乾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皇帝四十三年的时候,乾隆皇帝曾在圣旨中说:“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第此意向未宣示,众亦不能深悉也。”乾隆这个...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

历史上金国凤与曹变蛟都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金国凤与曹变蛟都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的记载中,特别夸赞了两位武将,一位是金国凤,一位是曹变蛟:赞曰:金国凤之善守,曹变蛟之力战,均无愧良将材。然而运移事易,难于建功,而易于挫败,遂至谋勇兼绌,以身殉之。盖...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

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众所周知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熟读兵法,计策超群,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既然萧何前期帮了他,后面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韩信本身就有将帅之能,又颇有魄力和野心,在刘邦麾下很快就得到重用,被拜为刘邦的大将军,在当时的楚汉作战,刘邦多采纳韩信建议,且都获得成功,可以说,楚汉战争就是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