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棣曾听信谗言差点误杀长子,朱高炽是怎么躲过杀身之祸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30)200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其早在洪武时期就被朱元璋立为燕世子,将来继承燕王位,这引起了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的不满与嫉妒,二人没少对朱棣说大哥的坏话,朱棣本就不喜欢“中看不中用”的又胖又跛的朱高炽,有了两个小儿子的恶意中伤,就更加嫌弃大儿子了。

特别是到了靖难战争时期,朱高炽是一介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被朱棣安排留守北平,而让喜武不喜文的老二朱高煦随着出征,于是朱高煦就利用这个机会竭力诋毁哥哥朱高炽,以便谋取继承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素有机灵鬼之称的老三朱高燧也没闲着,也想争取升一下职。朱高燧的开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时常在朱棣跟前跑腿的贴心宦官黄俨。

朱棣曾听信谗言差点误杀长子,朱高炽是怎么躲过杀身之祸

宦官本是在宫中干些洒扫粗活的贱役,地位低得不能再低了,于是生理不健全导致了身心的扭曲,为了改变自身的地位,在那个随时都充满杀机的绝对权力中心,他们必须得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明察秋毫,博得更高主子的欢心,这样才能将自己从人下人变成人上人。黄俨就是这么一个狡黠的宦官,他多次接受朱棣委派的秘密使命,并能很好地完成,因而很得燕王朱棣的喜欢。不过黄俨并没有至此停下脚步,他要谋求更为长远的利益,因为现在的燕王毕竟已经40岁了,即使夺到了皇位也干不了多长时间,因此自己必须要结交好现在主子的未来接班人。朱高炽早就是世子了,身边不乏有人;朱高煦虽是恶棍武夫,但在战争中也结识了一些战友将士,在这两个王子身上下工夫,将来他俩之中无论哪个登基了都不会首先感激自己的。而三王子朱高燧倒是个潜力股,他既是燕王朱棣的嫡子,有着继位的优势,又是家中排行老三,在朱棣的儿子中年龄最小,天下父母多偏爱最小的,朱棣也不例外。黄俨看准了,从朱棣喜爱之子朱高燧下手,他阴结朋党,千方百计地宣传三王子朱高燧的“美德”,并与二王子朱高煦一派达成了默契,建立起统一战线,想共同扳倒朱高炽。

看到朱棣出兵远征建文朝廷军,黄俨逮住机会让人散布谣言,说:“燕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有暗通建文朝廷之嫌,用不了多少时间他就会让父王回不了北平大本营!”谣言是可怕的,本来就对朱高炽不满意的朱棣开始犯嘀咕了:“会是真的吗?”他吃不准,就问身边的二儿子朱高煦:“人们在谣传,说你大哥暗通建文朝廷,共同对抗为父?”一直对大哥鸡蛋里挑骨头的朱高煦听到这般问话,知道父亲的疑心病又犯了,这可是整治大哥的好机会!于是他就在父王面前添油加醋地说:“你别看我大哥那憨厚的样子,其实呀早在皇爷爷(朱元璋)在世时,他就与皇太孙朱允炆关系很密切了。”朱棣听完后没吭声,但心里十分恼火,可惜分身无术,自己在外打仗,“老家”的那些迷惑事再多也只好忍忍了。

正好这时建文朝廷军队吃了败仗,皇帝朱允炆采纳了大臣方孝孺的建议,实施“离间计”,想让朱高炽背叛父亲朱棣,与建文朝廷合作,朝廷则许诺封他为燕王。计策定好后就修书一封,派上使臣前往北平,递交给朱高炽。朱高炽拿到建文朝廷的信件后认真地思虑了一番,从常理角度来讲,自己与朱允炆关系确实不错,堂兄弟之间书信来往纯属正常。但现在是战争时期,双方处于敌对的阵营,总不会堂兄弟之间送封书信嘘寒问暖吧?再说我那个多疑又暴躁的父亲本身就很鬼,他对我一向不满,我要是拆了建文皇帝的书信,即使内容为堂兄弟间传递友情和亲情的,也将会招来大祸。与其这样,倒不如不拆为好。想到这里,朱高炽下令,让人将朝廷使者押解起来,并原封不动地将书信一同送往父亲朱棣的兵营里去。《明仁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朱棣曾听信谗言差点误杀长子,朱高炽是怎么躲过杀身之祸

再说此时的朱棣在兵营里刚刚会面了一个秘密使者,这使者便是宦官黄俨派来的,他告诉朱棣:“世子朱高炽与建文朝廷暗中密谋通好,并有书信往来。现在带着建文皇帝书信的朝廷使臣已经到了世子殿下留守的北平城里呐!”话音刚落,兵营外面有军士来奏报:“世子朱高炽派遣的使者到了军营。”朱棣立即吩咐,赶紧让他进来。

看到被绑住的建文朝廷使者,开启了原封不动的信件,朱棣几乎一口气就将它读完了,随即惊呼道:“我差一点错杀了我儿高炽啊。父子之间,亲人至爱,尚且被人离间,更何况说君臣之间就没有小人的挑唆吗?”《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本纪》

正因为自身拥有常人不察的大智慧,朱高炽才及时化解了一场可能会致命的危机。事后有人十分好奇地问他:“你料想到了别人要离间你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吗?”朱高炽说:“我不知。”左右又有人问:“这个节骨眼上你能不知吗?”朱高炽智慧地回答:“我所应该知道的是,恭恭敬敬地尽到一个做儿子的应尽之责”。《明仁宗实录》

与两个弟弟的锋芒毕露相比,朱高炽的憨厚为人和智慧处事及时正确地应对了随时都可能降临的杀机,坐稳了世子的宝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12/102396.html

“朱棣曾听信谗言差点误杀长子,朱高炽是怎么躲过杀身之祸” 的相关文章

奇氏是什么人?她逼迫元顺帝禅位的原因是什么?

奇氏是什么人?她逼迫元顺帝禅位的原因是什么?

奇皇后,一个注定成为皇帝的女人,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我们知道,古代每个嫔妃都让皇帝在位上。因为只有皇帝在位上,她们才有好日子过,生活才有保障。但是古代有个嫔妃,非常奇怪,她竟然数次试图逼迫皇帝退位。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嫔妃叫奇氏,出身于高丽贵族。她的父亲奇...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史》中对朱高炽的作为圈点到位,可谓高度盛赞,朱高炽的庙号为“仁”,而“仁”这个字却很特殊,更不是随便获封的。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仁宗”的皇帝屈指可数,要得到这个称号,首先他在位期间...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存贤是五代十国的后唐名将,为十三太保之十太保,为李克用家族效力四十多年,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李存贤是如何为后唐竭忠尽智的呢一,投靠黄巢王贤为河南道许州人,少时赶上黄巢之乱,因此在黄巢军路过许州时前往投...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黙(生卒年不详),字思潜,益州梓潼郡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远游荆州,跟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尤其精于《左传》。历任劝学从事、太子仆,教授刘禅《左传》,累任谏议大夫、军师祭酒、太中大夫,是蜀汉当朝的一代学士。人物生平研习...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理由非常明确。不过,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表象。并不是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那么,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那些理由。汉武帝废黜陈阿娇有两...

张皓:东汉顺帝时期司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皓:东汉顺帝时期司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皓(一作浩)(50年-132年),字叔明。犍为郡武阳县人,东汉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六世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等职,在廷尉任上,留心断狱。延光三年(124年),安帝听信谗言,将要废时为太子的汉顺帝刘保,张皓与太仆来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