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彦是谁 为什么杨坚最后要对他下手呢
杨坚,弘农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杨坚不仅是关拢集团上层强有力的军事统帅,还是皇亲国戚,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
周宣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即位,杨坚便以入宫辅政为由,总揽军政大权。后来,杨坚逼周静帝禅让出帝位,登基称帝,建立了隋朝。
隋朝建国之初,功臣梁士彦被隋高祖杨坚冷落。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之是非。好读兵书,颇涉经史。
没有受到封赏的梁士彦牢骚满腹,他对家人说:“我追随皇上多年,屡建奇功,如今皇上这样待我,太让人寒心了,我要和皇上理论一番。”
梁士彦的家人怕他惹祸,忙道:“你的功劳太大了,皇上不封赏你,分明是防范你啊!这个时候,你自己怎么能去找皇上说理呢?”
梁士彦不听,向杨坚哭诉了一番,杨坚表面上安慰他,事后却解除了他的实职,只让他在京赋闲。梁士彦又感委屈,整天喝酒消愁,他的一位好友规劝他,说:“所谓功高震主,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啊!我们做臣子的,在君主面前始终是弱者,如果你认不清这一点,非得要跟君主老板争个高下,岂不太糊涂了?去劝你还是安心认命吧。”
梁士彦行伍出身,做事鲁莽,他认为自己无错,便四处大吐苦水。对地位比他高的人,他不仅不敬,反是多有讥笑,朝中上下对他顿生嫌恶。
梁士彦的家人担心地对他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你不要再活在从前了。现在皇上疏远你,你又无官无权,做事说话不能不收敛了。你现在只求无祸,便是最紧要的事。”
梁士彦痛骂家人,谢绝所有人的劝告。他和不得志的宇文忻、刘昉等人勾结在一起,竟想杀掉杨坚,率众造反。三人之中,刘昉文士出身,梁士彦虽为身经百战的勇将,也一直未想出什么一掷即中的好法子来。本来,三人商量伺隋文帝外出祭庙,率僮仆动手驾刺。但此时的杨坚已非数十年前和他们一起喝酒、吃肉的杨坚,天子之尊,护卫千乘,一时间下不得手。
于是,三人又想在蒲州起事,“略取河北,捉黎阳仓,塞河阳路,劫调布以为牟甲,募盗贼以为战士”。策划归策划,皆空泛不能施行。
不久,梁士彦的阴谋被他的外甥裴通察觉,裴通为他痛心。一次,裴通侧面规劝他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那么他就会干出无法无天的事来,这岂不是很可怕吗?所以说凡事要量力而行,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梁士彦听不出裴通的弦外之音,仍自我吹嘘说:“我当年统率千军万马,什么事情我做不到呢?可惜皇上不重用我了,这是皇上的大错啊!”
裴通试探几次,见劝他无望,于是向朝廷告发了梁士彦的谋反阴谋。
杨坚始终观察着梁士彦的一举一动,为了不背上滥杀功臣的罪名,他决定先稳住梁士彦,一待他原形毕露,再行诛杀。
此时,天下已平,对于梁士彦等人的造反,隋文帝并不害怕,为了“欲观其意”,隋文帝下诏派梁士彦为晋州刺史。
接诏后,梁士彦乐得心花怒放,很高兴地对刘昉等人说:“这真是天意让我们成功。”
于是,梁士彦更加紧了谋反的步伐。他对同党刘昉说:“皇上不敢不安抚我啊,只可惜皇上醒悟得太晚了。似我这等大才之人,又岂能长久甘居人下呢?”
出发前,他又上表向隋文帝请求派心腹薛摩儿为长史一同赴任。杨坚看罢梁士彦的奏章,轻蔑地一笑说:“无知狂徒,你这是自寻死路啊!”杨坚批准了梁士彦的请求,梁士彦更加自信。他暗中命薛摩儿四处联络,只等时机成熟便公开起事。
梁士彦的二儿子梁刚劝父亲不要谋反,他哭着说:“皇上对父亲纵是千般不对,父亲也不该不忠。何况父亲人单势孤,又怎会成功呢?父亲不为自己着想,也应为家人着想啊!”
梁士彦的三儿子梁叔楷和梁士彦一样热衷权势,他对父亲说:“父亲能征惯战,无人能敌,何必委身事人?做猛虎必须称王,难道皇上都是天生的贵人吗?”
梁士彦反迹日显,杨坚这才决定收网。一次,趁百官朝见之机,梁士彦辞行,隋文帝在御座上一挥手,武士一拥而上,当即把梁士彦、宇文忻、刘昉三个人捆绑起来。
杨坚怒喝道:“尔等欲反,何敢发此意!”
三人不服。隋文帝命当庭押上薛摩儿,立时对证。薛摩儿“具论始末”,把几个人暗中谋反的事一五一十地招来,细节不漏。梁士彦不得不服罪,七十二岁的梁士彦,连同三子(除梁刚外)一同牵出斩首。
隋文帝念这三人均是“佐命元勋”,当初没他们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法外开恩,特恕三人兄弟叔侄之命及妾生子性命,远配蛮荒,财产田宅皆抄没。自寻死路的梁士彦和他的同党美梦不成,却一一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