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夺权的时候,曹操的旧部下为什么不阻止?
司马懿夺权,主要自高平陵事变起,之后司马家族就掌握了朝政大权,司马懿也开始像当年的曹操那样建立自己的班底,谋图代魏。当年跟随曹操打天下的那帮英才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他们不制止司马懿?其实原因不外乎两点:
1。 曹爽神助攻,当权期间倒行逆施,让司马懿白白的收了人心;
2。 司马懿演技高超,在夺权时刻之前,没有人知道他存了颠覆曹魏的心思;
事实上,有一句话叫做“一代魏臣入晋书”,说的就是魏国的元勋子孙们,有很多在三国志里面没有自己的传记,反而在记载晋朝历史的晋书里面有传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其实很多是帮助司马家夺取曹家天下的功臣。而这一切都从曹爽的“神助攻”说起。
曹爽和司马懿并受魏明帝曹睿的托孤,其中曹爽占主导,司马懿一度被剥夺了实权,当了一个虚名的太尉在家养老。但是曹爽和他手下的一群小伙伴比如何晏、邓飏等人把持朝政,卖官鬻爵,排斥曹魏的元老和元老的子孙旧臣,把朝政搞的乌烟瘴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何晏,他是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号称“敷粉何郎”,生的风流俊俏,肤白如脂,又是曹操的驸马,和曹爽私交甚好,当了吏部尚书,专管官员升迁。可惜皮囊虽好,但是政治水平一般,当时的人们将丁谧、何晏和邓飏三个曹爽的亲信称为”尚书台中有三狗“,可见他们有多么不得人心。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被曹魏元老们寄予厚望出来主持公道的,反而就是和曹爽同受托孤的司马懿了。所以高平陵事变,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司马懿的阴谋,而是曹魏元老默许和暗中支持,司马懿在前台执行的一次反曹爽的行动。
高平陵事变的过程也非常精彩,司马懿先是韬光养晦装糊涂,趁曹爽兄弟放松警惕,陪皇帝一起祭拜魏明帝的陵墓——高平陵的时候,突然发难,利用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在禁军中的一部分军权和在民间募集的三千死士,控制住了京都洛阳的局势,紧接着就讨到了郭太后的旨意,要免除曹爽的一切职务。
在这个过程中,跟着曹操和曹丕打天下还活着的元老比如蒋济、陈泰这些人,都是对曹爽当权以来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的,而把司马懿看作和他们一路的人。所以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反对司马懿呢?其实在高平陵事变的时候,他们都颠颠的跟着司马懿一起上表给郭太后,求郭太后旨意罢免曹爽呢。
而功臣的子孙,司马懿平日里也刻意拉拢。比如他看到荀彧的儿子荀顗,马上就热情的说:“这是荀令君的儿子啊!”然后迅速的举荐其当官出仕;再比如胡遵的儿子胡奋,司马懿也任命他做了校尉。也正是平日里对曹魏元勋和元勋子孙的照看,让司马懿积攒了深厚的人脉,最终在高平陵事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短短一天不到的时间,司马懿就完成了一切的布置,并且司马懿也算准了曹爽胸无大志,肯定不会孤注一掷的带着小皇帝到许昌和司马懿开打内战,于是不断的派人去劝降曹爽,自己还指着洛水发誓保证曹爽的人身安全。于是曹爽相信了司马懿,回到了都城,把兵权和政权都交给了司马懿,自己甘愿做富家翁。
曹爽投降之后,满心满意的指望司马懿遵守诺言,给他一个富贵终身的待遇。曹爽这么想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司马懿虽然从现在的角度看,是心怀异志的,但是在当时的人看来,司马懿可是“疾风知劲草”的大忠臣。曹植就称赞过:
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
说的就是司马懿在朝堂上能进谏忠言;在外能够果决平乱,是不可多得的社稷之臣。
但是,历史证明,所有人都看错了司马懿。曹爽进了洛阳不久,司马懿就展现出了狰狞的面孔,大出曹魏元老的意料。 没过几天,司马懿就以谋反为借口,大肆搜捕曹爽亲族,连带着曹爽的好朋友邓飏、李胜等人都统统下狱查办。
谁来查办的呢?司马懿这个安排特别的腹黑,他用的是何晏。何晏害怕自己也被牵连进去,于是拼命的给司马懿卖命,四处追查,查来查去,除了曹爽之外,还有另外六个姓的家族都遭到了株连,但是司马懿一直都不满意,说需要八个姓。何晏是又害怕又着急,说:“难道一定要把我也算进去吗?” 司马懿说:“你说对了。”然后把何晏和其家族也逮进了监狱。
这个时候蒋济和陈泰他们都已经后悔了,劝司马懿遵守诺言,不伤害曹爽的性命。但是晚了,司马懿已经掌握了实权,怎么会留下这样的隐患呢?后来八个家族,三千多人,无论男女老少,同一天被司马懿所杀。而当初为曹爽做保的蒋济觉得受到了欺骗,不久之后也就郁郁而终了。
所以司马懿这个人,藏的深,平日里又注意收买人心,加上曹爽又倒行逆施,所以让曹魏元老在司马懿政变的时候,不但没有为曹氏张目,反而站在了司马懿的一方,等到元老们后悔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