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七十岁才咸鱼翻身 《汉书》第五位清官龚遂

诗词文献8年前 (2016-12-14)830

龚遂,《汉书》记载的第五位清官。

这是一位前半段命运比较悲剧、晚年才咸鱼翻身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历史上虽然不多,但其实也不算少了。所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是你现在混得不好的话,别气馁,谁晓得未来是怎么样的呢?

好了,鸡汤似的废话不多说了。

龚遂因为熟读孔圣人的书,在当时的选官程序下,得以出仕为官。

不过,他的运气不好,跟的老板很“糟糕”。

他的老板是昌邑王刘贺,汉武帝的一个孙子,因为老爹死得早,5岁的时候就继承了昌邑王之位。

这里,有必要对刘贺做一个起底。

他的祖母就是历史上那个鼎鼎大名“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出身倡家(按:古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最后成为汉武帝宠妃的李夫人。

他舅公,即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在汉武帝晚年,曾联合当时的丞相刘屈氂等大臣谋划,企图让自己的亲外甥,也就是刘贺他老爹刘髆(bó),登上太子之位。然而,这一“卑鄙罪恶”的阴谋,最后被“伟大英明”的汉武帝粉碎了,丞相腰斩,李家族诛(不过,李广利还是很妖孽的,见势不妙,立马北叛匈奴,逃过了一劫)。曾经很受汉武帝宠爱的昌邑王刘髆,虽然没有被废,但出了这么一起幺蛾子,昌邑王一系,自此自然就不怎么受朝廷一众公卿大臣的待见了。

七十岁才咸鱼翻身 《汉书》第五位清官龚遂

汉武帝死后,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最后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掌握了朝廷大权,甚至可以说是虽无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实(反正,更高权力是掌握在霍光手里了)。

当然,霍光在历史上是名臣,是贤臣,而且他本人最后好歹也得善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政治斗争中,至少表面上,霍光是不会乱来的,他是按规矩出牌,所以,人家抓不住他的痛脚。

比如说,做了13年皇帝年满20岁的汉昭帝病死的时候,霍光当然可以“徇私”,直接迎立自己的表兄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但是,他不,他淡定地表示,还是按规矩来办吧,所以当时迎立的乃是之一顺位继承人,汉昭帝的侄子而非侄孙,也就是昌邑王刘贺了。

叙述到这里,或许围观的吃瓜群众要纷纷表示淡定不能了:这不明摆着,昌邑王刘贺不可能有好下场,再怎么说,不满二十岁的半大小子也不可能是老谋深算权倾朝野的霍光的对手哇!

对咯!

所以,不论昌邑王是怎么的一个人,他的人生是注定悲剧的。

龚遂同志很不幸,跟了这样一个注定悲剧的小老板!

按照史书记载,刘贺这个人,由于从小缺乏管教,本身行为是很不检点的。要是他一直龟缩在自家的领地,那无论他怎么胡作非为,或许都不是个事。

可是,他的皇帝叔叔,年轻的汉昭帝死去了,却没留下子嗣,一时之间他成了最有资格的继承人,这下子他轻佻的性子和浪荡的言行,就变得很致命了。借用孟老夫子的话说,这样的人“望之不似人君”。本来,他没有毛病,最后估计也要被挑出一身毛病,何况他全身都是毛病,又怎么能够在权臣霍光的眼皮子底下顺顺利利地入继大统呢?

刘贺行为不检,直接苦了从小跟随在他身边的龚遂。

龚遂这个人,性子是有点一根筋的,他更大的喜好,是做一个忠直之臣,青史留名。

然而,跟了刘贺这样一个老板,这样的人生目标就太有挑战性了。

其实,从史书的记载看来,刘贺这个人,本性并不怎么坏。但是,他还在孩童时期就继承了王位,领地内他年纪再小也是大爷,其他人都得看他脸色,千方百计哄着他玩还来不及,又有几个人会像龚遂一样,直言正色告诉他如何做人的道理呢?

于是乎,刘贺从小就学会了纵情于声色犬马之间,奢靡无度,身边环绕的多是擅长捧哏的各色狗腿。

为了做青史留名的忠臣,龚遂其实已经很拼了。他一有机会就苦口婆心地劝导刘贺,给他讲做人的大道理,援引古时候的各种反面例子,痛陈祸福,常常搞到痛哭流涕的地步。

刘贺毕竟还只是个半大孩子,龚遂这么对他,要说他反感之余没有一点感动,那也是假的。然而,他有时候听取了龚遂的教导,规规矩矩做人,还没几天就烦透了,的确,从一般的人性来讲,哪有比酒肉人生更令人愉悦的呢?

就这样,时不时地夹杂着龚遂那有点惹人厌的哭谏,刘贺缓缓地打发着他愉快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被召进朝廷,继承刚刚病死的汉昭帝留下的宝座。

初登帝位的刘贺,一开始乐坏了,他完全搞不懂形势,以为还可以像在自己的领地那样任意胡来。当然了,要是他稳固了权柄,那他怎么乱来,别人也无可奈何,关键是这个时候权力还掌握在人家手上呢!

这期间,龚遂自是苦苦劝谏,自然是一点用也没有。

二十七天后,权臣霍光联合朝廷大臣,用太后的名义,把皇帝宝座还没焐热的刘贺赶下了台,废为庶人(后来又被封为海昏侯,对,就是去年广被报道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主人)。

刘贺的一众狗腿,二百余人,全被霍光喀嚓了。

龚遂还有中尉王阳两人,因为名声较好,又曾多次规劝刘贺,霍光念在他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意放了一马,把他们剃了头发,贬为罪犯,打发去搬砖修长城去了。这样过了五年,才刑满释放。

又过了许多年,霍光死了,霍光后来拥立的汉宣帝也早已稳固了手中的权力。

有一阵子,渤海郡年年闹饥荒,盗贼并起,搞得一心想做圣贤之君的汉宣帝脸面无光。于是,他要求大臣们赶紧推选出一位合格的人才,去治理好渤海郡这块地方。

丞相和御史大夫一致推荐龚遂可用,汉宣帝于是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从此,龚遂的人生才苦尽甘来,这个时候,他已经七十余岁了。

七十岁才咸鱼翻身 《汉书》第五位清官龚遂

龚遂上任之前,按照惯例,汉宣帝召见了他。

本来,由于大臣们的一致吹捧,汉宣帝头脑中龚遂的形象是比较伟岸的,然而,初次见面,瞅着眼前又矮又挫的小老头,汉宣帝不免大失所望。

孔圣人尚且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看到颜值远在水准线之下的龚遂,汉宣帝顿时感觉整个身心都不那么愉快了。

他有些冷淡地向龚遂发问:“渤海那地方乱得很,盗贼遍地,搞得我很忧心,你有什么办法能平定盗贼,让我满意呢?”汉宣帝的语气中散发的是弄弄的怀疑和瞧不上眼的味道。

要是阅历不足的一般人,迎面一盆冷水浇头,或许就六神无主惊惶失措了,但人家龚遂怎么说也是大风大浪闯过来的,因此,他不慌不忙地开口道:“渤海那个地方偏远,未蒙陛下教化,所以老百姓饥寒困馁,同时呢地方官吏为非作歹,根本就不懂得体恤老百姓,才使得您的海滨百姓不得已抢掠为生,他们就像小孩子盗窃了兵器,在池边挥舞一样,并非有意作乱啊!现在,您是想让我用武力讨平他们呢?还是想让我用德治安抚这块地方?”

这番话,语气谦恭,但话里话外其实很不客气了。

汉宣帝口口声声,言及渤海,不是盗贼,就是乱民。但龚遂一上来就打他脸了,哪有什么盗贼啊,都是您治下的百姓嘛(陛下之赤子)!

当然,龚遂早已不是愣头青,他很谨慎地把渤海老百姓饥寒困馁的原因,诿过于地方官吏头上,而没有汉宣帝什么事(海濒遐远,不沾圣化)。所以,汉宣帝听了这番话,不但没有生气,还觉得龚遂很有见地,说得很中听。

针对龚遂给出的两个选项,汉宣帝没有犹豫就在第二个选项上面打了勾。他告诉龚遂:“我让大臣们推荐有德行的人去渤海,就是想用德治安抚这块地方啊!”

龚遂得到这个回答,心里有底了,于是对汉宣帝提条件:“我听说治理混乱的百姓犹如清理没有条理的绳子,不能心急,只有一步一步地慢慢来弄,才能治理好;我希望上任之后,朝廷能够不做任何干涉,允许我便宜行事。”

龚遂提的这个条件是很不符合规矩的,但汉宣帝立马就答应了他,还给了他许多奖励。

于是,龚遂上任了。具体治理过程不去细说了,无非就是以身作则,力行教化,移风易俗,劝民农桑,困难时期开仓济民,以及约束好手下大小官吏,让他们不要胡作非为,等等(这些事情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所以非得龚遂这样的人物才能践行)。

几年过去了,渤海郡不但“盗贼悉平,民安土乐业”,而且老百姓都开始富庶起来,同时郡里打官司的都很少。(按:所谓富庶当然是指农业文明标准下的低水平的富庶,无非就是解决了温饱之外还有一点余裕,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汉宣帝看到渤海郡被治理得如此之好,不免龙颜大悦,把年迈的龚遂调到中央,升任九卿之一的水衡都尉(给皇帝管上林苑,实在是用非所长,不过用之养老,也算优待了)。

龚遂最后老死于水衡都尉任上,和黄霸一样,活到了八十几岁,而且实现了他最初的人生目标:以忠直之名,传扬后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12/99723.html

“七十岁才咸鱼翻身 《汉书》第五位清官龚遂” 的相关文章

朱敬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述了《十代兴亡论》

朱敬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述了《十代兴亡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敬则(635年—7...

唐代四大女诗人分别是谁?她们的诗作水平如何?

唐代四大女诗人分别是谁?她们的诗作水平如何?

据考证,唐朝至少出现了200位左右的女诗人,这其中有四人被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她们分别是:薛涛、李冶、鱼玄机、刘采春。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封建王朝,随着国力的增强,商品经济的繁荣,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多,社会风俗也愈来愈开化,女性也...

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简介:所著《诸蕃志》具有重要作用

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简介:所著《诸蕃志》具有重要作用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隐居于吴淞青丘,故自号青丘子。元末明初时期著名诗人,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一作:随君)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注释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译文及注释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

《从军行·其二》

《从军行·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其二》译文及注释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注释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呼延...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何会提到武将向宠?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何会提到武将向宠?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出师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北上伐魏前夕,给后主刘禅上书,表达自己矢志伐魏,希望后主能够“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在这份《出师表》中,“相父”诸葛亮给刘禅举荐了不少忠臣,如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关于武将,诸葛亮没有提到赵云、魏延、王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