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关羽的谥号是壮缪,有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1-02)210

谥号制度据说始于周,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死后,世人给予的评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盖棺定论。有的一两个字,个别的人会多达二十几个字。

不管多少个字,作用其实是一样的,就是用最言简意赅的字总结概括一个人的生平,或褒、或贬,比如文、武、明、睿这些都是褒义,灵、厉、炀则属于恶评了,还有一种是平谥,即公正客观,不过誉也不刻意诋毁。

关羽的谥号是壮缪,有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壮缪”是关羽的谥号,但这个谥号并非关羽死后即给予的,而是在建兴七年(229)。这时,距关羽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杀,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

时至今日,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快有两千年,但关羽谥号究竟是美谥还是恶谥仍然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

主张系美谥的学者认为:古代“缪”“穆”相通,《荀子-王制》:“分未定也,则有昭缪。”杨倞注:“缪读为穆。父昭子穆。”《礼记-大传》:“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郑玄注:“缪读为穆。”

明人程敏政以为:……缪、穆古通用,若秦穆、鲁穆在《孟子》,汉穆生、晋穆彤在史皆为缪。宋岳飞谥武穆,意与此同。今乃以为恶谥,如谥法武功不成曰缪,蔡邕《独断》:名实过爽曰缪,岂理也哉!若果为恶谥,则史不应云追谥之典,时论以为荣矣。

关羽的谥号是壮缪,有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同为明人的郭良翰在《明谥纪汇编》中却把“缪”列在“不常用字”之中,置于“愍”、“戾”之间,如此则似应视“缪”为恶谥。

清人梁章钜赞成此说,也认为“壮缪并非美谥”,并表示“不知当时何以取此”。当代学者金性尧也认为“穆是美谥,而缪非美谥”,并指出“古籍中的缪字也通穆,谥法则不可通”(《三国谈心录·关羽之谥》),只是金先生没有说明,为什么“古籍中的缪字也通穆,谥法则不可通”。

为什么古籍中“缪”、“穆”二字可以通用,而在谥法中则不可以呢?原来,“缪”“穆”各有各的含意,并不是随意相通和互相代替的。也就是说,如果它们可以互用,就没有必要一同保留至今了。《谥法解》称——“名与实爽曰缪”,“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可见,缪与穆在谥法中的意思完全不同,因此出现在谥号中时,是不能互用的。

关羽的谥号是壮缪,有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三国志》中,魏臣陈泰、赵俨、王昶、徐邈死后均谥为“穆侯”,而不是“缪侯”,很是说明问题;而且,而“缪”字为谥,仅见于关羽的“壮缪侯”。

在谥法中,真正相通的是“壮”与“庄”二字,《谥法》没有“壮”字却有“庄”字,因为从前“壮”、“庄”通,关羽的“壮缪”,其实是“庄缪”。《谥法解》称:“兵甲亟作曰庄,叡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名与实爽”,也就是说名实不尽相符,而名实不尽相符并不是关羽自己的问题,只是表明其所得声望与实际情况有一些出入而已。

阿斗追谥关羽为“壮缪”,应该是公允的。符合关羽“兵甲亟作”为国壮烈捐躯的史实。

关羽的谥号是壮缪,有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1/102868.html

“关羽的谥号是壮缪,有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当初选择休养生息不北伐 蜀汉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当初选择休养生息不北伐 蜀汉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如果诸葛亮不北伐,选择休养生息,蜀国的命运会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最悲壮的当属于诸葛亮北伐战役了,因为那个时代的曹魏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天下十分之七的领土,而且还因为军事力量很高,连早已经脱离东汉上百年历史的西域也被曹魏重新掌控。不论是蜀汉还是...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将,屡立战功,最后以身殉国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将,屡立战功,最后以身殉国

郭孝恪(?~649年),本名郭敬,字孝恪,许州阳翟人,唐朝初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徐世勣把守黎阳。归降大唐,授宋州刺史、阳翟公。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时,献上“固守虎牢,军临汜水,随机应变”策略,取得虎牢之战的胜利,拜上柱国、贝赵江泾四...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也是为人正直的官员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陶侃年幼而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家里很穷,父亲去世的早,和我们一样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末名将就不会死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别太想当然了魏忠贤不死明朝依旧要亡。魏忠贤是明朝末年阉党的风云人物,但是魏忠贤自上位后就没有干过有利于明朝的好事,魏忠贤此人是南直隶河北沧州人,他早年并不叫魏忠贤,魏忠贤这个名字是后...

历史上庞统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庞统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有云:“伏龙、凤雏,两人得一 ,可安天下。”伏龙即卧龙先生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庞士元的号。能与诸葛亮齐名,庞统的智谋应该是不容怀疑的。确实,伏龙、凤雏作为正副军师,一度共同辅助刘备建功立业。但诸葛亮是三国演义...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刺死了和珅,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身亡。乾隆生前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宠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么样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庆也难以掌握实权,嘉庆杀了和珅既可以重振朝...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