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臣巧施妙计,竟然帮李世民解决两大难题
贞观初年,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后,一面积极休养生息,一面假装继续对突厥称臣,实则暗中积攒力量,准备相机而动。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立刻使李世民君臣焦头烂额起来。
一天,李世民在朝堂上满怀忧虑地说:“诸位爱卿,旱情来势如此凶猛,百姓流离,饿殍千里,朕痛心疾首。”说到这儿,他又瞅着眼窝深陷的房玄龄道:“房爱卿,赈灾事宜还要抓紧啊。”房玄龄连忙出班,详细地述说了赈灾情况,然后说:“不是我无能,实在是银子太紧缺。”李世民一听,眉头紧皱,大唐从被打得稀巴烂的隋朝手中接过“神器”,好不容易才有了一点钱,可这点钱哪能抵挡得住这场百年大灾?
见皇帝犯愁,少府监裴匪舒走上前说:“微臣倒有一个想法,几日前,臣听说御马监中的马粪堆积如山,臣想军中的马粪肯定更多,不如把我大唐官府、军队中的马粪都收集起来,当肥料卖掉,肯定能卖得一大笔钱。”李世民一听大喜,忙下旨以宰相房玄龄为主,大将军尉迟恭、少府监裴匪舒为辅,全权负责卖马粪事宜。于是,轰轰烈烈的卖马粪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半个月后,李世民突然下旨暂停卖马粪。原来有人上书李世民—万岁,您是想留下万世贤名呢,还是想留下一个“马粪皇帝”的别称?李世民一听,幡然醒悟,宣告官府不得再参与贩卖马粪事宜,违者立斩,于是官方轰轰烈烈的卖马粪运动戛然而止。可民间的卖马粪运动却愈演愈烈,马粪身价陡涨,惹得平民百姓你争我夺。各地贩卖马粪的人为争夺市场冲突不断,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官府四处“救火”,忙得不可开交,但也无济于事,只得不断上书。
李世民一面下旨严办闹事者,一面下令各地官府加强监控、疏导,可事态非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各地大马粪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甚至为垄断马粪市场不惜大打出手。
面对如此形势,李世民下旨要少府裴匪舒统筹全国卖马粪事宜。裴匪舒的确是个人才,他立马制订出整顿方案,使得马粪市场很快有序地运转起来。可时隔不久,马粪来源紧缺,价格猛涨,裴匪舒忙禀告房玄龄。房玄龄听了,摇头晃脑地乐了—只要对万岁言明,明天就会有大批马粪运来。裴匪舒听了,十分不解。房玄龄哈哈大笑:“这是万岁化解灾情的妙招,不然区区一污秽马粪,如何能成为万人争夺的宝贝呢?”
原来,李世民想让百姓在灾难中自救。他先成立了一个专业马粪班子,为马粪市场开路,待有一定成效后,便借故停止以让利于民,顿时全民涌入,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让无数失业者有事可做,灾民自然不断减少。卖马粪运动,既治理了内患,又威慑了对大唐领土虎视眈眈的突厥人—看到大唐有如此多的马粪可卖,他们自然以为大唐兵强马壮,不敢轻举妄动。
裴匪舒听后恍然大悟,当天就把马粪缺货的消息报告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急令尉迟恭把军方的马粪投入市场,几天后,马粪短缺危机果然解除。
一晃几年过去了,大唐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不久李世民又大败突厥,一战雪耻,大唐威名传遍四方。李世民卖马粪,不但“一卖双赢”,而且还卖来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可谓千古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