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则天为何改唐为周,废皇帝儿子李旦为皇嗣,自己登基直接做了皇帝?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1-07)200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改唐为周,废皇帝儿子李旦为皇嗣,自己登基直接做了皇帝。

为了把武则天说成“弑君篡国之主”,两《唐书》和《资治通鉴》都在武则天如何立太子上做起了文章。一是指责武则天一门心思想要立娘家侄子为太子,二是指责武则天的两个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挖空心思营求太子之位。

武则天为何改唐为周,废皇帝儿子李旦为皇嗣,自己登基直接做了皇帝?

对于之一个问题,可以明确地回答,武则天从没有立侄子的打算,而且对于天授二年武承嗣营求太子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据《旧唐书•李昭德传》:延载(694年)初(综合有关材料,这里实际应为天授二年),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庆之固请不已,则天令昭德诘责之,令散。昭德便杖杀庆之,余众乃息。再据《旧唐书•列传之一百三十三•外戚•武承嗣传》“承嗣自为次当为皇储,令凤阁舍人张嘉福讽谕百姓抗表陈请,则天竟不许。”这说明,武则天态度明确,太子之位非他的儿子莫属,其他任何人都不允许染指。

继续往下读《武承嗣传》,就会发现,事后,武则天给予了武承嗣严厉的处罚:“如意元年(692年),(武承嗣)授特进。寻拜太子太保,罢知政事。”

如意元年,就是武承嗣活动当太子失败的第二年,武则天拿掉了武承嗣有实权的职事官——内史(为正二品,执掌中书省,即宰相)职务(罢知政事),仅仅给了他一个荣誉职务——特进(位在三公下,为散官),当然,还给他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身份。太子太保别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是东宫官职,职责是负责教 *** 。当时的太子就是皇嗣李旦。这意思很明确,你就好好伺候皇嗣吧。想当皇太子,没门!

这时的武承嗣不过44岁,武则天就让他养老了。虽然生活待遇不低,但政治上的失意让武承嗣很不爽。于是就在圣历元年(698年)一命呜呼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其实也就有了答案。是,在武则天登基之初,武承嗣确实不自量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托人活动营求太子身份,但结果呢,由于触碰到了武则天的底线和高压线,反赔了卿卿性命,那就叫活该!而武三思呢,多精明的一个人,堂哥中枪倒下了,他自然会知难而退。所以,武三思一直到死都没有敢觊觎太子之位。

据《旧唐书列传之一百三十三•外戚•武三思传》,武承嗣去世那一年,即圣历元年,武三思任检校内史。即 *** 宰相。但是到了第二年,就和他堂兄武承嗣一样,进拜特进,兼太子宾客。实权全没有了。那意思也一样,照顾好太子吧,就别打当太子的主意!当然,武三思这时候伺候的太子就不是李旦了,而是原庐陵王李显。为啥李显二次为帝后,和武三思关系那么好,政见那么一致?也许就是武三思在当太子宾客时,二人结下了友谊。

太子李显是圣历元年三月二十八日从房州回到洛阳的。按照《旧唐书•狄仁杰传》的说法,李显之回归,狄仁杰规劝武则天功莫大焉。这样说倒也正常。奇怪的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却借此各自给武则天安排了一个梦,前提都是建立在武则天由于受到两个侄子的干扰,而对立谁为太子犹豫不决。一个说“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一个说“武承嗣、三思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你想啊,如果武三思上蹿下跳地活动要当太子,一定会引起李

显的不满。到李显践祚以后,还不想方设法刁难武三思,给他穿小鞋,令人奇怪的是,二人合作得忒好。这说明啥?说明所谓的武三思营求太子之位是后来人的造谣。说到这里,就得再说说《资治通鉴》凭空捏造出的一些东西。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记载:神功元年(697年)六月“戊子(二十四日),特进武承嗣、春官尚书武三思并同凤阁鸾台三品。”“七月,武承嗣、武三思并罢政事。”可是,上边引用的《旧唐书•武承嗣传》说的是,武承嗣早在六年前的如意元年就罢知政事了。不仅如此,《资治通鉴》还在中间 *** 了“特进”武承嗣“同凤阁鸾台三品”的一段经历。需要指出的是,司马光在这里犯了一个小小的“技术性”的“笔误”。“同凤阁鸾台三品”也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按照唐高宗、武则天时的惯例,任“同三品”者必另 *** 事官衔,也就是说,只有职事官才会被任命成“同凤阁鸾台三品”。而特进是散官,就是现代所说的虚职,后边是不会带“同凤阁鸾台三品”这个尾巴的。因为当一个官员被授予特进的时候,就表示拿掉了他的实权。拿当下的情况作比的话,就是不可以让他既是“国务院副总理”,又是“人大副委员长”;但可以是“国务院副总理兼××部长”。正确的说法一如《新唐书•狄仁杰传》:“召拜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前面的“鸾台侍郎”是职事官,即实职,后面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表示提高了其身份,等同于宰相。这样一分析,就明白了,所谓六月“戊子(二十四日),特进武承嗣、春官尚书武三思并同凤阁鸾台三品”的话说得有点外行了。为什么会这样,显然是子虚乌有。滑稽的是,武承嗣、武三思这个“同凤阁鸾台三品”只干了一个月,到了七月,就都被罢免了。这不是开玩笑吗?给他们加这一个月的职事官宰相没意思啊!所以,《资治通鉴》这段话,说得好听点,是画蛇添足;说得难听点,只能当垃圾看待。同样,《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所说的,“久视元年(700年)正月,戊寅(二十八日),内史武三思罢为特进、太子少保”的时间,也与《旧唐书》不合。后者为圣历二年,而且说武三思是由检校内史直接罢为特进的。

总之,武则天那么聪明,难道一当皇帝智商就清零了?请问历史上还有哪一个皇帝,放着好好的儿子不让当太子,而老是想着把太子之位给侄子的?根本就没有啊!所以可以肯定,武则天自始至终都没有给侄子们当太子任何可乘之机。而武三思不管心里咋想,面上也始终没有任何谋求太子之位的言行。因为,太子之位非常敏感。从唐太宗开始就对此看管得非常严厉,一旦发现哪位皇子有谋求太子之位的心思,马上就会出重拳打击,使其下场非常可悲,更何况是侄子!所以,诬陷、诋毁武三思等不能太小儿科,办法更好再高明一些。否则一戳就穿,就没意思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1/103755.html

“武则天为何改唐为周,废皇帝儿子李旦为皇嗣,自己登基直接做了皇帝?” 的相关文章

明孝宗朱祐樘是如何开创出弘治中兴的局面?史书怎么评价他?

明孝宗朱祐樘是如何开创出弘治中兴的局面?史书怎么评价他?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朱祐樘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明孝宗朱祐樘是如何开创出“弘治中兴”的局面?史书怎么评价他?请听我详细道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

梁潜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什么还会被朱棣杀掉?

梁潜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什么还会被朱棣杀掉?

朱棣虽然是明朝的一代明君,但是死在他手里的无辜官员也不少,就比如梁潜一生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最后还是被朱棣杀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梁潜是明朝初期一个为政清廉的官员,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梁家,洪武二十九年成功考中举人,第二年便被朝廷委派到四川苍溪县一个小小的训导,后在别人的举荐下,相继去当...

马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马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之子。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建安十六年(211年...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赵匡胤义社兄弟之一,他也是众兄弟中出身最好的。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熙四年(987年),北宋名将刘廷让在被流放的途中绝食而亡。刘廷让是北宋名将,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助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立下大功。那么刘廷让为何会被宋太宗赵光义逼得绝...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她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她

还不知道:李治为何要赐死风姿绰约的姐姐高阳公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治赐死姐姐高阳公主,源于一场香艳的“风流案”。贞观年间,长安城里抓获了一名小偷,按说偌大的长安城,抓个小偷也是正常的事,但关键是,从这名小偷的赃物里,搜出来一件特殊的东西。这件东西是一个枕头,...

历史上朱元璋为了屠杀开国功臣,都准备了哪些策略?

历史上朱元璋为了屠杀开国功臣,都准备了哪些策略?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大肆诛杀开国功臣,可以算是历史上对开国功臣最残酷的帝王。他为什么要屠杀功臣?原因很多,本文不分析他杀功臣的动机和原因,主要聊聊他杀功臣时采用的策略。明朝开国功臣中,最让朱元璋头疼的,毫无疑...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你真的了解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曹魏却是年轻人才层出不穷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估计都对三国前中期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到了三国后期,大家都有一种落差的感觉,因为作者是站在蜀汉为主线来开创的故事线,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名臣良将的后代很少有出彩的人物,反观曹魏...

宣华夫人是什么身份?她与杨广之间有何故事?

宣华夫人是什么身份?她与杨广之间有何故事?

宣华夫人陈氏,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之女,陈叔宝的同父异母妹,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宣华夫人陈氏是杨坚的后妃,在杨坚病重的时候,太子杨广调戏了陈氏。陈氏把这件事告诉杨坚,杨坚非常生气,准备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重新把废太子杨勇立为太子。这件事最终引发了“仁寿宫变”,杨坚离奇死亡,杨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