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皇太极秘闻:皇太极为啥给12岁女儿大办婚礼?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1-20)220

376年前正月的一天,沈阳故宫皇苑内突然热闹起来。白天,喧天的鼓乐响遏行云;入夜,结彩张灯映红了半边天。沈城百姓们纷纷猜测:皇宫里究竟有什么大喜事?原来——

皇帝女儿要下嫁

那天,是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壬戌日。沈阳故宫皇苑内各个殿阁楼台,悉数大红灯笼高高挂;乐手们全班人马,在奏乐亭上吹吹打打;大政殿广场上,还临时搭建了9座“蒙古包”。如此豪华的景象,自沈阳故宫建造以来,尚属首次。

之所以如此热闹,是因为皇太极在为二女儿马喀塔公主举行盛大婚礼。其新郎,是蒙古林丹汗的儿子额哲。这一重大举动,惊动了朝野内外。于是,诸贝勒大臣、文武官员,均纷纷前来祝贺。一时间,沈阳故宫门外车水马龙;宫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这种场面,使新郎额哲大为感动;令蒙古察哈尔等部落的诸位贝勒羡慕不已。

其实,皇太极之所以举行如此盛大之婚礼,完全出于政治目的。

联姻意在扩实力

后金国兴起、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着一条“基本国策”:采取联姻方式,与蒙古诸部落和好,以便取得他们的支持。于是,努尔哈赤率先垂范,首先与蒙古联姻。建立后金国的第二年,天命二年(1617年),努尔哈赤便收纳了一位蒙古“额驸”、蒙古喀尔喀系统的巴特约部部长之子恩格德尔,将由他抚养的胞弟舒尔哈齐女儿嫁给了恩格德尔。恩格德尔成为后金国的之一位蒙古“额驸”,居住在新宾赫图阿拉城内北侧的“额驸府”。

额哲,是蒙古大汗林丹汗的儿子。林丹汗则是元朝太祖猛哥特木真的后裔,姓“博尔济吉特氏”。明朝时期,林丹汗辖有广袤的牧地,统领着诸多部落,并且受到明朝廷的庇护、支持。明朝廷打算,利用蒙古诸部落力量,牵制努尔哈赤的女真各部落势力。以往,林丹汗始终站在明朝一边,敌视努尔哈赤,并且多次协助明朝军队攻打努尔哈赤,致使努尔哈赤严重受创,损失惨重。因此,后金国与林丹汗结下了深仇大恨。

当年,漠南蒙古分为三个部分:林丹汗所在的察哈尔系统;明安所在的科尔沁系统;恩格德尔所在的喀尔喀系统。对于科尔沁部,努尔哈赤首先采取了消弭矛盾的联姻形式,从而结成良好的联盟关系,成为后金国的主要支持力量。继而,努尔哈赤将恩格德尔招为“额驸”,又与喀尔喀部结成联盟。于是,仅仅剩下林丹汗察哈尔部这个死敌,成为努尔哈赤的着力打击对象。

联军征伐林丹汗

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努尔哈赤迎娶了科尔沁部明安贝勒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妻。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又娶科尔沁部孔果尔贝勒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妻。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命第八子皇太极,迎娶科尔沁部莽古思贝勒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为妻。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继续执行努尔哈赤的“满蒙联姻”政策,先后娶了科尔沁部的3位女子为妻,致使“满蒙联姻”更加密切。与此同时,继承先父遗志,皇太极全力以赴,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林丹汗。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亲选精兵良将,发动了首次征伐林丹汗战役。同年二月,皇太极亲率八旗劲旅,会合科尔沁部、喀喇沁、敖汉、奈曼等部落,组成“满蒙联军”,浩浩荡荡向察哈尔部林丹汗进军。在大凌河上游,联军首先消灭了察哈尔部所属的多罗特部,俘获万余人;继而,将林丹汗西征后留在当地的察哈尔余部一举全歼,然后班师奏凯。

苏泰母子降后金

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极决定再次征讨林丹汗。他组成10万余人的“满蒙联军”,准备彻底消灭林丹汗。林丹汗得知后,觉得无法与皇太极的联军抗衡,便下令察哈尔部放弃本土,向青海方向撤退。林丹汗将归化(呼和浩特)城的牲畜全部运过黄河,携同牲畜一道逃亡。结果,联军到达归化城后,仅仅收降了林丹汗遗弃的老弱病残余部,战果平平,只好返回盛京(沈阳)城。

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通过“眼线”,多尔衮得知了林丹汗的另一位妻子苏泰太后的住地。于是,他便委派女真叶赫部贝勒南楮前去招降。苏泰太后是叶赫部贝勒金台吉的孙女、南楮的姐姐。姐弟俩相见后,苏泰随即同意归顺后金国,并让儿子额哲率众出营归降。多尔衮当即向额哲发誓:保证归降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二天,苏泰太后设宴招待多尔衮,席间,还献上无价之宝“传国玉玺”。多尔衮惊喜万分,立即派人快马加急,将苏泰太后、囊囊太后、额哲等人归降,并获得“传国玉玺”的天大喜讯,速报皇太极。

贝勒大臣抢美女

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初六日,皇太极率队来到阳石木河附近,亲自迎接凯旋大军,并于当天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尤其令皇太极喜出望外的是,多尔衮带回了“传国玉玺”。皇太极与出征的诸贝勒行“抱见礼”。前来归降的苏泰太后、囊囊太后、额哲等人,一一晋见皇太极,并敬献宝物。皇太极走出御营,迎接苏泰太后。因为,苏泰是皇太极舅舅叶赫部贝勒金台吉的孙女。之后,皇太极设宴,款待凯旋将领及察哈尔部归降诸位。

苏泰太后、囊囊太后、额哲等人归降,预示着林丹汗的势力已经瓦解。皇太极正谋算着改元称帝,恰在这时到手了“传国玉玺”,使得皇太极欣喜若狂。然而,皇太极的兄弟子侄们,却垂涎苏泰太后等人的美色及财富,猴急地恨不得立马揽入怀中。皇太极的二兄、大贝勒代善,首先向皇太极奏请,欲迎娶林丹汗的妹妹泰松格格。皇太极立即批准。随后,其他人也纷纷上奏,要求迎娶察哈尔部另外的归降女子:贝勒豪格,看上了察哈尔伯奇福晋;贝勒阿巴泰,相中了察哈尔俄尔哲图福晋。皇太极一一满足了大家的要求。皇太极侄子济尔哈朗的亡妻,是苏泰太后的姐姐。济尔哈朗以此为由,要娶小姨子苏泰太后为妻。皇太极一并允诺。

绝处逢生成额驸

在察哈尔部归降的诸位之中,皇太极最为重视的,莫过于额哲。当时,尽管林丹汗已在青海去世,但其影响力依然存在。妥善安置额哲,则能笼络蒙古诸部落。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第二天一大早,皇太极便宣布:将自己的二女儿马喀塔公主,下嫁额哲。

此时,身为“阶下囚”的额哲生死未卜,正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安。他万万没想到,一大早便天降喜讯,非但保住了性命,还意外得到了皇太极的女儿,成为后金国的“额驸”,真可谓绝处逢生、时来运转。当即,额哲向皇太极呈献蟒缎、黄金、珍珠、貂褂、甲胄、雕鞍、驼、马等贵重礼物,并大摆筵席,表示了接受“额驸”的欣喜心情。额哲的举动,使皇太极甚为满意,他亲自决定,选定良辰吉日,为二女儿马喀塔与额哲,举行隆重的婚礼。

舍出女儿换尊号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初九,马喀塔公主降生,生母是孝端文皇后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哲哲。结婚时,马喀塔年仅12岁。这位皇家少女,成为“满蒙联姻”的政治牺牲品。

结婚后,皇太极封马喀塔为“固伦公主”;额哲被封为“察哈尔亲王”,位居漠南蒙古16部49旗之首,成为归顺后金国的蒙古诸部更高头人。其后不久,蒙古诸部贝勒 *** 盛京(沈阳),以额哲为首,拥戴皇太极为蒙古可汗的继承者,并敬上“博克达·切辰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皇太极策划的马喀塔下嫁额哲计划,终于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次下嫁断芳魂

清代崇德六年(1641年),仅仅做了6年清朝“额驸”的额哲,尚无后裔便离开人世。当年,马喀塔只有17岁。清代顺治二年(1645年),按照满族当年“兄死弟妻其嫂”习俗,21岁的“固伦公主”马喀塔,再次下嫁给额哲的弟弟阿布鼐。改嫁后,马喀塔生有一子,取名布尔尼。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封马喀塔为“固伦长公主”;顺治十六年(1659年),封为“永宁长公主”,后改封为“固伦温庄长公主”。清代顺治五年(1648年),阿布鼐承袭哥哥额哲遗爵,受封为亲王。清代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二十六日,“固伦公主”马喀塔去世,年仅39岁。

马喀塔死后,她的儿子布尔尼,因“谋叛”之罪被诛杀;其父阿布鼐受到株连,一并被处死。皇太极法外施恩,准许阿布鼐家人收尸,并安葬在“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的墓地。至此,林丹汗的后人宣告终结。

陵墓无存留圹志

“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墓地,位于锦州义县九道岭镇庙儿沟山坡上,距义县县城9.8公里,建于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

原先,“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陵园四周,砌有高大的青砖围墙,陵内有寝宫、陵墓、享殿、碑亭等建筑。陵园宽敞向阳,苍松翠柏蔽日遮天,环境幽静。新中国成立之前,该陵园就遭到了严重破坏,墓葬、建筑遭毁,仅存一合“温庄长公主圹志”,于1949年出土,现存辽宁博物馆。

该“圹志”系青石雕制,分“志盖”、“志文”两块,均为方形。“志盖”70.5厘米见方,厚15.2厘米;“志文”长70.5厘米、宽70.4厘米、厚16厘米。“志盖”和“志文”均阴刻满、汉两种文字,字迹清晰。“志盖”右刻汉字篆文“温庄长公主圹志”;左为满文楷书,字义与汉字相同。“志文”右为汉字楷书,刻有10行计166字;左为满文楷书,刻有11行计147字。“志文”满、汉文字义相同。“志文”为康熙皇帝亲撰:“制曰:温庄长公主,太宗文皇帝之女,世祖章皇帝之姊,朕之姑也,生于天命十年八月初九日午时,卒于康熙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未时,春秋三十有九。卜以本年十月二十一日,窆(音扁,biǎn)于庙儿沟。呜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1/106093.html

“皇太极秘闻:皇太极为啥给12岁女儿大办婚礼?” 的相关文章

吕后为什么将戚夫人折磨成人彘 戚夫人最后活了多久

吕后为什么将戚夫人折磨成人彘 戚夫人最后活了多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后为何非要将戚夫人折磨成人彘?受此酷刑的戚夫人又活了几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建立汉朝的功绩值得肯定,但其人品也一直饱受诟病,尤其是他对待原配吕后和一对儿女的冷酷态度,这或许也是后来吕后“黑化”的原因,据《史记》记载,刘邦去世后,吕后曾残忍地将其宠妃戚夫人折...

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但均未被采纳

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但均未被采纳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对三件事让嘉庆必须杀和珅,为何嘉庆在15年后又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99年,89岁的乾隆在弥留之际,似对嘉庆交代着临终遗言,可是嘉庆一个字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叫来和珅。结果,无论乾隆嘟囔什么,旁人一概听不清,唯有和珅对答如流,嘉庆顿觉脊背发凉。嘉庆此刻心里...

阿济格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毒杀的原因是什么?

阿济格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毒杀的原因是什么?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与多尔衮、多铎为同母兄弟。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既是皇亲贵胄,又是满清建国的开国元勋,他能征善战,智勇有谋,拼得累累战功,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包括后来的多尔衮所器重。可是他却最终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这是怎么回事?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

后世是如何评价羊续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羊续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羊续(142~189年),字兴祖,泰山郡平阳人。东汉大臣、清官,太常卿羊儒的儿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凭借门荫入仕,起家郎中,迁大将军(窦武)府掾,因事免职;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囚禁十余年。中平元年(184年),出任太尉(杨赐)府掾,出任庐江太...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