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曾国藩与学生李鸿章谈外交:要以诚打动洋人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1-20)150

谈话只在曾国藩和李鸿章两人之间进行,算是“私房话”,但论的全是如何办“国事”。在曾国藩与李鸿章交接直隶总督前后的某日,当年的学生仍以“学生”的身份,去拜谒请教“老师”。“老师”尽管这时被教案事弄得狼狈不堪,但在“学生”面前仍不想丧失斯文,还不忘摆点架子。见面后不等“学生”开口,他便先问道:“少荃(李鸿章字),你如今到了此地,是外交之一冲要的关键,我今国势消弱,外人方协以谋我,小有错误,便贻害大局,你与洋人交涉,作何主意呢?”李鸿章说:“门生就是为此特来求教的。”曾国藩道:“你既来此,当然必有主意,且先说与我听。”李鸿章说:“门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

所谓“痞子腔”,是李鸿章家乡皖中土语,即油腔滑调的意思。曾国藩听了李的话,沉默着以五指捋须,过了好半天才慢慢开口,拉长声音说:“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得如何打法,你试打与我听。”李鸿章听出曾国藩是不以为然,赶忙说道:“门生信口胡说,错了,还求老师指教。”曾国藩眯着眼,又不停地捋起胡子来,好久才抬起眼来看着李鸿章说:“以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圣人言,忠信可行于蛮貊,这断不会有错的。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尽你如何虚强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与他平情说理,虽不能占到便宜,也或不至过于吃亏。无论如何,我的信用身份,总是站得住的。脚踏实地,蹉跌亦不至过远,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李鸿章碰了钉子,受了这一番教训,脸上着实下不去。但他回心细想,觉得老师的话实在有理,是“颠扑不破”的,心中顿然有了把握,急忙应声道:“是,是,门生准尊奉老师训示办理。”

显然,此番津门论道,实际是曾国藩“主讲”,李鸿章“听课”。事后多年,李鸿章向别人作忆述时,还表现得对当年事情刻骨铭心,感慨不已。他说,别人讲到洋务,认为老师还不如我内行,“不知我办了一辈子洋务,没有闹出乱子,都是老师一言指示之力”。这神乎其神的“一言指示”为何?就是指曾国藩讲的“诚”字经。李鸿章对人说:“后来办理外交,不论英俄德法,我只捧着这个锦囊,用一个‘诚’字,同他相对,果然没有差错,且有很收大效的时候。古人谓一言可以终身行,真有此理。要不是我老师的学问经济,如何能如此一语道破的呢?”

李鸿章

如此看来,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外交之道,似乎奉若神明,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但揣摩起来,李鸿章这样对人言,多少也不免带点儿“痞子腔”。不错,李鸿章既在早年做过曾国藩的学生,后来又在曾国藩的幕下多年,他的起家与曾国藩的提携分不开。他对曾国藩始终不失起码的尊敬,也的确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从曾国藩的为官生涯看,他并没有太多地涉身外交事务,而在包括处理天津教案在内的有限外交活动中,也没有表现出太出色的身手。他的“诚”字外交说,一方面是基于他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的“学理”基础,特别是他理学伦理观的推衍,另一方面,也是出自慑于列强实力强大的无奈。其实,他也明白并说过外夷“论势不论理”这样意思的话。既然人家“不论理”,靠一味讲“诚”难道就真的能够打动它?外交,从古到今都是各方为争竞本国利益的较量,可能的敷衍、迷惑和欺骗,不但是外交活动中所不忌用的,而且是其“艺术”构成的一种内容。当然,不能靠胡侃乱说耍无赖办外交,“痞”亦有道,要有它的“游戏规则”。就此而言,总体上李鸿章要远比乃师到位。并且,李鸿章在为政方面受儒家学理的牵制远没有乃师那样明显,他的“功利”色彩要浓重得多。他的所谓“痞子手段”也好,“痞子腔”也罢,无非是想在办理外交中掺入一些敷衍、迷惑和欺骗对方的策略成分而已。在“弱国无外交”的残酷法则下,这种招数的大效用自很难说,但曾国藩的“诚”字说也未必真是什么“锦囊”。李鸿章对此想必也是心中有数的,他之所以如此“贬己褒曾”,除了“尊师”的因素外,或许也与他说话对象的身份有关,他是对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庚子西狩丛谈》的口述者)如此讲的,好话好听嘛!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认李鸿章会从曾国藩那里真的领受外交见识上的一些教益,也不是说他们两人的外交思想和行为迥相抵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1/106130.html

“曾国藩与学生李鸿章谈外交:要以诚打动洋人” 的相关文章

刘沆:北宋时期宰相,任相期间大力推行革新

刘沆:北宋时期宰相,任相期间大力推行革新

刘沆(995-1060年),字冲之,号庐山,吉州永新人,北宋时期宰相,刘素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舒州。累迁太常博士。奉命出使契丹,坐事出知潭州,镇压瑶民起义,累迁工部侍郎。宣祐三年(1051年),担任参知政事,支持张...

赵俨: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熟读经史,精明强干

赵俨: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熟读经史,精明强干

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熟读经史,精明强干。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历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等职。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历任魏国侍中、驸...

关羽到底输在张飞哪里 蜀汉灭亡后两家后人为何完全不同

关羽到底输在张飞哪里 蜀汉灭亡后两家后人为何完全不同

对蜀国灭亡后,张飞家族无人敢动,关羽却满门被杀?关羽输在哪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63年,司马昭制定三路伐蜀计划,当时姜维迅速提出战略防御措施,但是刘禅呢?却听从宦官黄皓的意见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最终蜀国被曹魏所灭。在刘禅宣布投降之后,张飞家族没有人敢动,...

杜甫的人生经历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杜甫的人生经历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 录。与李白合称“李杜”。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高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李白,一个是杜甫。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描写了唐代的社会现实。而李白发挥了他浪漫主义的性格,他们的诗歌一直...

朱高炽的弟弟敢争夺皇位 朱瞻基的弟弟们为何都很安分

朱高炽的弟弟敢争夺皇位 朱瞻基的弟弟们为何都很安分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高炽的弟弟敢夺位,而朱瞻基的九个弟弟皆安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网友看《大明风华》还以为朱高炽就朱瞻基一个儿子,张氏一个妃子,但是其实历史上,朱高炽有八个妃嫔,十个儿子。张氏是朱高炽的妻子,所生子女为嫡出,他为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朱...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杨贵妃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请听我详细道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诗的前半段详细描写了杨贵妃的部分经历。杨家这个漂亮姑娘生的倾国倾城,美到整个大唐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容貌,肯定...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