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难得糊涂解:对仕途不满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2-22)180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看来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了。

“难得糊涂”,原是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刻在一方闲章上的一句“心”语,是由他所觉、所悟、所感而抒发的一种情怀。说起“难得糊涂”,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来历。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二人交谈十分投机。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白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因砚台过大,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请老先生也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推辞便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之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段文字传下来,人们感慨其中富含哲理,便将“难得糊涂”词写成横联挂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传越广,成为一些人的座右铭或一种时尚。然而,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词语,人们似乎莫衷一是,甚至某些人还存在糊涂的理解。那么郑板桥通过“难得糊涂”这一“心”语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目前大致有三种看法。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难得糊涂解:对仕途不满

之一种看法认为是郑板桥的自我解嘲。

乾隆十六年(1751),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七品知县时,一日正值“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郑板桥从不糊涂,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徐”,自有其苦衷。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迸发出的愤激之词。”可见,他是想做些有益于地方、百姓的事,但囿于情势所迫又往往无能为力,内心十分矛盾。所以,这“难得糊涂”一语,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正直士大夫的仿徨与苦闷。

第二种看法则认为这是郑板桥对于现实的 *** 之声。

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郑板桥见百姓家破人亡,忧心似焚,不免心力不支。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闻之怒言道: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郑板桥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他所说的这句话,后来就成了“难得糊涂”的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台湾徐兰州说:“这句话文义,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所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读,聪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赖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聪明并不容易。”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聪明人难做。

什么是糊涂呢?糊涂就是不精明。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懵懂不辨,即由‘聪明转入糊涂’了。依照郑板桥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 *** 之声”。

而第三种则是“心安理平”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向兴化县县令求情,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处“难得糊涂”指难得装一次糊涂,它具有为所当为的积极涵义,不可为而为的胆识。因此,这种“心理调节”乃是试图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暂安宁。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看来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要有正确的解释,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2/111822.html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难得糊涂解:对仕途不满” 的相关文章

姜维和邓艾多次展开对战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

姜维和邓艾多次展开对战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

还不知道:姜维和邓艾相比,谁更厉害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在三国的历史中,诸葛亮与司马懿可以说是宿敌,后来两人年迈,便逐渐退出了三国的舞台,而接替他们的便是姜维与邓艾两人。这二位也曾多次展开对阵,那么他们究竟是谁更厉害呢?邓艾此人出生于普通百姓家,从小就...

王娡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王娡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汉初王室之中,能够算得上真正幸运的,刘启的第二任王后王娡理应被提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王姪是一个正面人物形象,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受到汉景帝刘启的宠爱。在宫中,由于处处谦让,不与人计较,不但得到皇帝的万千宠爱,就连婆婆窦漪房都对她落落大方的表现赞不绝口。但这...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此战的结果是让刚刚崛起的刘备集团,瞬间衰落。魏、蜀、吴三方势力在夷陵之战后整体实力相差不多。在发展上蜀是不如魏、吴的,可是西蜀有着天然...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 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

赵云真的不配五虎上将吗 刘备为什么只给赵云一个杂牌将军

赵云真的不配五虎上将吗 刘备为什么只给赵云一个杂牌将军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为何只封赵云为杂牌将军?他真的不配为“五虎上将”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里,赵云是家喻户晓的偶像级战将。说他是偶像,因为但凡三国题材影视剧,必由一位帅哥演绎赵云这个角色,但凡赵云出场,必是白袍白马,挺一杆长枪,魅力四射。赵云赵云早年追随刘备,战功赫赫,比如...

王应麟: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一生著述颇富

王应麟: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一生著述颇富

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书少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

魏徵为何会被称为功臣?一生有何贡献?

魏徵为何会被称为功臣?一生有何贡献?

魏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徵是唐朝时的名臣,以直言敢谏出名,多次劝谏唐太宗李世民,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形成。李世民对魏徵的建议大多予以采纳,还称赞其是贞观年间第一功臣,更在魏徵死后亲自为其撰写碑文。但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