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何理解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注重实用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2-28)210

各代历史名家对曹操均有比较中肯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基调基本一致,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就个人性格而言,窃以为,陈寿的“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和郭嘉的“外易简而内机明”,评价比较靠谱。前者好理解,后者有些文言。官渡之战时,袁绍手下有个谋士叫许攸,大概是因为经济上有些问题,在河北混不下去了,就叛逃投奔曹操。听说许攸深夜“来访”,曹操高兴得鞋也来不及穿就跑出来迎接。“跣足迎友”的典故就出在这儿。曹操的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随意、率性之余,还有一点点小做作,说他矫情也成,但“外易简”似乎更为主流。

许攸一到曹营,果然就解了曹操的大难题。他一共给曹操献了两条计,先是建议曹军假扮袁绍大将蒋奇的部队去烧毁乌巢的屯粮,再就是提出决漳河水灌城,使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完胜,功劳是不小的。但许攸这个人不光经济上有问题,还有居功自傲的毛病。在进入冀州时,他没大没小的,一时兴起,跃马曹操之前不说,居然还扬鞭大嚷什么“阿瞒,汝不得我,安能人此城来?”曹操只是大笑,可“众将闻言,俱怀不平。”

曹操此时为何“大笑”?赵炎思量了一下,不禁毛骨悚然,隐约记得他对付击鼓骂曹的祢衡,也大笑过。表面看来依旧是他的“外易简”,显示有度量,无所谓嘛,但内心是怎么想的呢?后来许褚一剑砍死许攸,曹操也只是“深责之”,并未真正追求,说明他心中对许攸是反感的,许攸有大功,这种反感不能表露出来。这就叫“内机明”,心里比谁都明白。陈寿说曹操“不念旧恶”,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对于有用的人才,不管杀妻盗嫂、不忠不孝、鸡鸣狗盗之徒,曹操都会用。

比如这个许攸,跟袁绍是老朋友,临阵倒戈,卖主卖友,不讲信义,还是个贪官,曹操照样用他。郭嘉呢,曾被为人正派的陈群多次公开批评“行为不检点”,郭嘉却依然故我,丝毫不悔改。可曹操不管,更加看重他。荀彧的问题更严重,是政治问题,准确地说,是立场问题。汉献帝想通过自己的老丈人伏完联络一帮人对付曹操,荀彧知道这事,没有及时报告。曹操听说后很生气,但没有深究,因为荀彧有用。

“不念旧恶”只是曹操“外易简”的外衣罢了,他是不屑做表面功夫,“内机明”才是曹操的真性格。比如,对于那些没有用的和不能为他所用的人,他就不再“外易简”了,说杀就杀,毫不客气。赤壁之战前,曹操在铜雀台横槊赋诗,刘馥偏要去多嘴,说什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是如何不好,曹操当即就火了:“汝安敢扫吾兴”?举槊刺死了他。那个倒霉蛋杨修也是如此,多大点事呀,就让人家流血。

对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品。逢乱世,做大事业,得用人啊,想让人家跟着自己去玩命,不宽容点咋行?不拘小节,不问过去,人际关系简单一点(外易简),容易招揽人心。还得想着给有用的人来点实在的好处,境界可以不高,待遇一定要高,再把那些光吃闲饭没有用处的家伙赶走或者找借口杀掉(内机明)。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两个字:实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2/112763.html

“如何理解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注重实用” 的相关文章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炀帝杨广其实非常有作为,却为何隋朝在他手上会迅速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隋炀帝,许多人会把他批判得一无是处。其实,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作为一代帝王,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甚至把“尚秦汉之规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许多为了夺得帝位而...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藩王造反 两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藩王造反 两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藩王造反,为什么说李世民和朱棣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严格来说,李世民和朱棣一样,都属于藩王造反上位。李世民和朱棣,不仅都是藩王身份,也都是开国皇帝的儿子,也都弓马娴熟满腹韬略,在王朝的建立或巩固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李世...

历史上项羽是真的想杀刘邦猜设鸿门宴的吗?

历史上项羽是真的想杀刘邦猜设鸿门宴的吗?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鸿门宴大家都耳熟能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历来为人津津乐道。在学习高中课本上鸿门宴一课时,大家对于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场景也好像身临其境,后世也有很多人在不停的假设如果项羽在宴会上杀了刘邦,或许也就...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还不知道:刘备取益州时,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只选用中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后,刘备之所以只选择中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上中下三计刘备前半生,一直颠沛流离,虽然他有关羽张飞这种绝世猛将相助,但苦于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他...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蜀汉统一天下刘禅会是明君吗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蜀汉统一天下刘禅会是明君吗

还不知道:如果蜀国统一,刘禅会被视为明君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豪雄迸发,天下英雄逐鹿大江南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时势,孙家三代占据江东,天险护佑,民意顺遂,落魄皇室刘备知人善用,从微末之中崛起,占据富饶的巴蜀之地,国富粮食足。天下三分,孙刘联合...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西汉初期曾经发生了一起外戚被汉朝大臣联合围攻的事件,史称诸吕之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襄有获得皇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当时的情况,皇位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刘盈的儿子一个被吕后杀了,一个不被大家认可。重新选择,只能在第三代中寻找最恰当...

刘邦如此宠爱戚夫人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全她?

刘邦如此宠爱戚夫人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全她?

无论是在正史里还是野史中,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就连吕后都无法相提并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后即吕雉,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刘邦虽然喜欢戚美人,也了解吕后的心狠手辣,但刘邦从政治上考虑,始终没有将吕后处死来保全戚姬母子。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此事。一、刘邦没有理由处死...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被打的溃不成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