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宋英宗皇后高滔滔:为何被《宋史》评为女中尧舜

诗词文献8年前 (2017-02-28)650

提起历代皇室的女强人,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其实还有一个治政比这两人更强的宋英宗高皇后。她是声名显赫的高琼的孙女。她的母亲是仁宗曹皇后的同胞姐姐。

高皇后自幼在宫中陪伴曹皇后。当时,英宗赵曙还是太子,和高皇后同岁。仁宗见二人恰似天生一对,十分喜欢,就对曹皇后说,将来一定要他们结为夫妻。长大后,他们在濮阳行宫举行了婚礼,后来生了神宗赵顼、岐王赵颢、嘉王赵君和寿康公主。英宗即位后,于治平二年(公元1065)册封高氏为皇后。

高皇后极为英明贤德,治政严明,自律性强。她的同胞弟弟高士林担任内殿崇班已很久了,英宗打算给予提升,高皇后却极力阻止。神宗即位后,尊称高皇后为皇太后。神宗多次要为高氏家族建造庞大的府第,高太后又加以阻止。过了很久,神宗又把京城望春门外空地赐给高氏建造府第,结果一切建筑、工役费用,全部由高太后的宝慈宫支出,未从国家税收中挪用一文钱。

元丰八年,神宗病重,宰相王珪等人进宫探病,建议立延安郡王赵煦为太子,由高太后垂帘听政,得到神宗批准。次年,哲宗赵煦即位,尊称高太后为太皇太后。高太后大刀阔斧,施行改革:遣散扩建京城的工役,削减禁卫军,停止皇宫楼阁的建造,减少宦官宫女等等;同时,又禁止对内对外的横征暴敛,放宽民间保甲制度,使百姓得以宽松安居;还起用年老的旧臣文彦博。

高太后的从父高遵裕曾由于元丰四年征讨西夏失利而降职,有朝臣建议恢复高遵裕的官职。太后说:“遵裕灵武一战失利,致使百万军民遭受损失,先帝神宗得到战报后,震惊得马上起床,在房中踱步,彻夜不眠,还引发一场大病。这是遵裕的罪过,不被处死,已是万幸了。现在先帝尸骨未寒,我怎么可以为了亲情而违背民意呢?”旧臣司马光、吕公著奉高太后之召返回京城后,均被任命为宰相,一时,知名人士汇集于朝廷,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她对于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施行的一些新政:如“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等不很妥当的,陆续予以废除,使天下得到安定。辽国国主惊呼:“南朝已完全恢复仁宗时代的政策了。”告诫臣下千万不可在边界上挑起事端。

高皇后一贯为人谦逊,遵循礼法。当举人进行殿试时,主管此事的官员建议依仁宗天圣年间的旧例,太后和年幼的皇帝一同在金殿上就坐,高太后予以拒绝。主管官又提议在太后的文德宫受册宝,太后说:“母后过于出头,对国家不是什么好事,何况皇帝已登基,母后怎能过多插手呢?在崇政殿上受册宝就够了。”上元灯节举行晚宴,太后的母亲已应邀出席,但高太后阻止说:“夫人如果上楼来,皇帝就必须行礼,不很方便,这会由于我而违背礼仪制度,我心中不安。”只是下令赐给母亲一些灯烛,每年都照此办理。高太后的侄儿高公绘、高公纪该提升为观察使了,高太后也极力阻止。皇帝再三提出,也只升一级。直到高太后去世,也无人再敢提晋升。当时官员太多,人浮于事,高太后决定栽减,并下令在自己家族中因出身高贵而授予官职的人中减少四分之一,在宫廷内部树立榜样。

由于高太后的英明贤德,在她垂帘听政的九年中,朝廷政务清明,国家形势稳定。宋用臣等官员被撤职后,求神宗的奶妈进宫说情。高太后对奶妈说:“你是不是想和过去一样'走后门’,干扰国家事务?如果再这样,我就杀你的头!”从此以后,“走后门”的现象绝迹了。文思院历年送来的物品,不论贵贱,高太后从来没有动用过一件。

高太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谨守礼法,忠心为国,不谋私利,辅政三朝,一切为了国泰民安,一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恶习。时人觉得她比武则天高明,便誉称她为“女中尧舜”。(见《宋史·后妃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2/112791.html

“宋英宗皇后高滔滔:为何被《宋史》评为女中尧舜” 的相关文章

宋庠的诗歌是何风格特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宋庠的诗歌是何风格特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太后赏识,被越级擢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

陈尧叟:北宋官员、诗人,曾主张迁都益州,被寇准斥责

陈尧叟:北宋官员、诗人,曾主张迁都益州,被寇准斥责

陈尧叟(961年-1017年5月10日),字唐夫,阆州阆中人。北宋初年官员、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尧叟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与其弟陈尧佐同科,又与父亲同日获赐绯衣,历官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淳化四年(993年),任交州...

李绅:唐朝诗人、宰相,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重要人物

李绅:唐朝诗人、宰相,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重要人物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党重要人物。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

苏味道:唐朝时期宰相、诗人,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

苏味道:唐朝时期宰相、诗人,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朝宰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味道出自赵郡苏氏。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房融:唐朝时期宰相,爱好佛法,参与翻译《楞严经》

房融:唐朝时期宰相,爱好佛法,参与翻译《楞严经》

房融(?~705年),字号不详,河南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人,唐朝时期大臣,宰相房琯父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博识多闻,进士及第。武周时期,亲附宠臣张易之兄弟,累迁正谏大夫、同平章事。神龙初年,追究坐罪流放岭南钦州,病死于高州。平生爱好佛法,参与翻译《楞严经》...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谯周简介: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谯周简介: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谯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

赵云在《三国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迹?

赵云在《三国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迹?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跟随刘备近三十年,立下赫赫战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志》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许多行为,给人以性格忠勇为主、平和善良、和谐统一成为经典形象的感觉,其实质是对儒家道德的追寻。赵云勇敢、多才多艺,又忠诚、勇敢、仁义,他的精神形象继承和...

本是人人喊打的浪子,却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他是谁?

本是人人喊打的浪子,却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他是谁?

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代诗歌繁荣,代表了当时最高文学水平,尤其自盛唐开始,唐诗发展已经成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影响力最大的两个诗歌流派——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其中,边塞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岑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