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初循吏白登明:有事与百姓商量 受到百姓爱待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3-03)170

在《新刘河志》中,编者顾士琏提到一故事,说顺治十三年冬,太仓知州白登明召开过一次群众大会,核心议题是该不该治理娄江水患。

娄江旧名浏河,其北边支流叫朱泾,即范仲淹兴修的新塘,至清初早已淤塞,白登明到任,组织百姓重凿了五十里。巡按御史李森先知道后,非常高兴,说白大人如此能干,何不再接再厉,将浏河整治整治?于是下了硬性指标——开挖六十里。领导要政绩,而浏河确实需要浚淤,白登明也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然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一是浏河涉及太仓、嘉定、昆山三地,协调工作不好做,二是岁荒严重,百姓没饭吃,纷纷叫苦,怎能负担劳役?白登明一边与嘉定、昆山的长官商量,由太仓负责工程的三分之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一边召开群众大会,分说利弊,开导民众,广泛征求意见,并写诗一首:“苦劳民力导泾沟,虽日时艰利万秋,若个今朝含怨报,他日方晓白知州。”

他坚信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与他们商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群策群力之下,终于有了方案:由同善会募集一部分粮食,州库出一部分粮食,保证民工口粮,并赈济孤贫,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与百姓商量的效果很快显现,感情上贴近,物质上帮扶,百姓安能不拥戴?顺治十四年春,工程启动,白登明天天住在工地吃在工地,与群众同甘苦,唇齿相依,用时一个月即告竣工。此后,太湖西水得以畅通入海,东南七邵百姓得利颇多。

白登明,奉天盖平人,属汉军镶白旗,顺治二年拔贡国子监,因成绩优异而得官,其治理地方之策,或谓领导艺术,正可以用“有事与百姓商量”以蔽之,不搞“家长制”、杜绝“一言堂”,体现出一贯的务实作风。

所谓“民不安,国必乱”。欲使民安,必先予民活路;欲使民安,必先疏导民意。此千古不移之定律也。

清初循吏白登明:有事与百姓商量 受到百姓爱待

顺治五年,他任河南柘城(今属于商丘)知县。

当时是,“削发易服”已然完毕,强力作用下的民怨多有反弹,加之灾荒频仍,役使繁重,民不堪其苦,处处骚动,人人不安。白登明采取的绥靖 *** ,还是与百姓商量。他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百姓中间听声音,以百姓疾苦定政策,“悯遗黎荒残,多方招抚,停止增派河夫”,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劝耕读”的乡规民约,不久即实现境内晏然。

后去太仓安民,由于多和百姓商量,也同样少走了许多弯路,特别是有效扭转了“嘉定三屠”所形成的民心痼疾,为时人所推重,终以区区州县小官而跻身名宦。也正是人心之凝聚,他才能在顺治十年台湾郑氏攻击刘河堡的战役中沉着应对取得完胜;也正是人心之凝聚,他才敢于“独驾一艘夜半往”驰援崇明,吓跑了围城之敌。可惜的是,清淤朱泾,库藏消耗太多,他又不忍心摊加赋税于民,致使战端一开,需饷无出,巡抚蒋国柱只得以云南协饷应之。这件事让他遭受了弹劾,削职为民长达20多年,饶是太仓百姓极力为他辩护也是无效,清廷在涉及军事的事儿不容商量。

到了康熙十八年,朝廷下决心 *** 问题,在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的保举下,白登明才被起复为高邮知州。这里面还有个插曲,高邮是吴三桂的老家,“三藩”初平,人心未定,先闹旱蝗,继而大涝,是个极容易出乱子的地方,姚启圣老成谋国,认为只有白登明方堪其任。

而白登明也确实没有辜负姚启圣等人的推荐,甫上任,即深入百姓,与百姓商量治理之策(登明与民约),解决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他倾听百姓呼声,筑堤御水,劝富民赈灾,严禁胥吏克减劳役用度;他吸纳百姓智慧,采取吹笳召集驿夫的办法,以免耽误农时;他依靠百姓,攻克难题,同时切实保护百姓利益,“上官有所徵调,不轻给”,终使高邮获得“大治”。白登明去世时,“贫无馀赀”,还是高邮百姓醵金以殓,殊为感人!

明末重臣叶向高曾认为,要收拾民心,根本 *** 是减轻他们的负担。想想也是,明末六十年,百姓负担有多重?单是“辽饷”和名目繁杂的附加税,就使得民力枯竭殆尽,民心丧失殆尽。然而他还是只说对了一半。庄子云:“中和民意以安四乡。”“中和”,即指调和取中之意,此乃与百姓商量之结果。苏东坡也说:“虽官守有限,不获趋外庭以称觞,而民意所同,亦能抒下情而作颂。”“同”,也是商量之意,与百姓意见一致。可见只有百姓的力量,才是社会安定和谐的不二动力;只有百姓的智慧,才是振聋发聩的历史回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有事与百姓商量,以百姓利益为中心开展工作,顺应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作用,事业就发达,建设就顺利;反之,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走向百姓的对立面,那必将遭至挫折和失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3/113340.html

“清初循吏白登明:有事与百姓商量 受到百姓爱待” 的相关文章

宋朝和明朝之相差百年 两个王朝给人感觉为何相距甚远

宋朝和明朝之相差百年 两个王朝给人感觉为何相距甚远

还不知道:宋朝和明朝之间,明明只有九十年的相隔,为何感觉两朝相距甚远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279年宋王朝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从时间方面来看,宋王朝和明朝仅有89年。宋朝和明朝相差时间并不短,但却不少人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这到...

苏亮: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苏亮: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苏亮(?-551年),字景顺,京兆武功人,西魏大臣。泰山郡太守苏祐之子,中书侍郎苏湛之兄。出身武功苏氏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魏时期跟随约齐王萧宝寅,后跟随宇文泰西入关中,历任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秦州司马、黄门侍郎、都官尚书、使持节、代行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对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最为传奇的一位帝王了,完完全全的草根逆袭记,从毫无背景毫无资本的农家孩子起家,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终一步步地走上了九五之尊之位。正如我之前所说,每一位开国皇帝都...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还不知道:清朝遭人诟病,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雍正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雍正呢,历史上文治武功强于雍正的皇帝是不在少数,可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士绅集团拼个你死我活的,开罪天下读书人,最后还能干成的,千古唯雍正一人而已,就这份勇气...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什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嘉庆帝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当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很快,嘉庆帝的雄心壮志就被击碎了,他拿着手中的“乾隆实录”怀疑人生:“...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要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

刘备借的荆州该不该还 刘备算是失信吗

刘备借的荆州该不该还 刘备算是失信吗

对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该不该归还?借而不还是否说明刘备失信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现在很有一些满脑子是屎的人见不得人为仁圣。〈当然,便是在古代这种人也不少〉所以,但凡历史上略有点名气的圣人都是他们贬斥的对象,而但凡历史上出了名的流氓恶棍,汉奸国贼,都是他们吹捧...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正宫皇后,名完者忽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奇氏出身于高丽大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奇子敖在朝中担任总部散郎。奇氏早在高丽时便艳名远扬,一些两班贵族都曾向奇子敖求娶她。但奇子敖认为她奇货可居,所以一心想把她献给高丽王,以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自元朝建立后,弱小的高丽国便主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