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与国史之狱:南北朝军事谋略家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450),北魏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出生当世之一流士族-清河崔氏。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之一流军事谋略家”。
能体现他军事才能的事件不少,比如说刘裕北伐后秦,向魏假道,崔浩献“隔岸观火”之计。北魏不用,结果3万骑兵被刘裕“却月阵”击溃。等到刘裕兵进关中,崔浩判断出了刘裕北伐的战略意图,和桓温一样,只是邀名图晋,不会久留关中,关中最终还是会为北魏所获,北魏可暂避刘裕锋芒。结果完全正确。
崔浩制定了先灭夏、后征柔然的军事策略,扫清了北魏同意北方两大腹心之患。
除了以上事件中以外,崔浩在平息薛永宗,盖吴暴乱,征讨吐没骨部落,吐谷浑以及南征刘宋等战争中屡献奇谋,屡建奇功。
出身北方 *** 士族的他,深得北魏皇帝重视与信任。
拓跋焘曾对崔浩说:'你才智渊博,历事我的祖父与我父亲,尽忠三世,因此我对你特别看重。希望你凡有所思,直言相告,助我治世。我有时脾气不好,也许不能采纳你的建议,但过后静思,却总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他还曾指着崔浩,对新归降的高车酋长们说:'你们别看此人纤弱不堪,手无缚鸡之力,但他胸中所怀,却远远胜过甲兵。但我征战前犹豫不决之时,都是他使我下定决心,而且总是大获全胜。这都是他的功劳!"他曾召集众尚书,下令道:"日后凡属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然后再可实施'。"
拓跋焘对崔浩不仅是信任,而且很亲近。他有时到崔浩家中向他请教,崔浩接待皇帝仓促之间,来不及 *** 精美的食品,就搬出家常菜肴,拓跋焘总是高高兴兴拿起来就吃。崔浩进宫见驾,地点也不限于朝堂,可以出入卧室。真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君臣相得。
只是,美好的表象背后透露出来的真相总是让人心惊,一场“国史之狱”就如镜子一般照出拓跋氏与崔氏之间相互信任的原形。
风起于飘萍之末。
拓跋焘曾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崔浩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极力劝告拓跋焘要加大打击佛教的力度。崔浩掌权后,"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卢玄劝阻他,但他不听,得罪了众多的鲜卑贵族。其实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他本身的缺陷,太过相信皇帝对他的宠爱,却忽略了“三人成虎”的危害。
崔浩之弟崔恬嫁女儿给王慧龙,王氏是太原大族,世代遗传齄鼻,在江东被称为"齄王"。崔浩见王慧龙时,一看到他的齄鼻,就说:"的确是王家男儿,真是贵种!"又多次对朝中的鲜卑诸公称赞他长得俊美。司徒长孙嵩听了大不高兴,就向太武帝告状,说王慧龙是从南方归降的,崔浩叹服南人,是"有讪鄙国化之意"。
拓跋焘大怒,把崔浩传来训斥,崔浩脱帽叩头,自责了一番才得到宽恕。其实在此期间,我们已经隐约看到了崔浩的悲剧,但是他自己感觉不到,太子拓跋晃监国时,崔浩自恃才略及拓跋焘所宠任,专制朝权。一次曾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拓跋晃不同意,崔浩固执己见,最终把他推荐的人派出去任职。与太子之间的不合,注定会成为一场悲剧,而悲剧的主人公绝不是太子,而是他自己!
当然给崔浩带来杀身之祸的直接原因,是《国史》事件。
公元439年(太延五年)十二月,拓跋焘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拓跋焘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崔浩他们按照这个要求,把北魏上代的所有事情如实写下,包括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本来这些都是给皇族内部的人看看的,毕竟发家史是有些血腥的,但是崔浩不这样认为,既然皇帝爷已经把这个权力给他,他自然可以处理,于是让人把它刻在石碑上,放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拓跋焘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拓跋焘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拓跋焘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明白,皇帝的话能信吗?他说的照实写,是官话,没想到崔浩这个书生相信了,而事实上,不止这一场修史,更多的是北人对阵南人的战争。当然这场战争注定了南人的失败,与狼共舞,很危险。
公元450年7月5日,太武帝诛杀崔浩。在送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北方士族在"国史之狱"遭到了沉重打击。
令人奇怪的是,崔浩的口才是相当了得的,但是在这次 *** 前,他却什么话都没说,他只能嗷嗷叫,相信稍有判断的朋友会明白,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不能说,因为他早就被割掉了舌头!一个没有舌头的辩士,拿什么去做武器?
崔浩的死非常可惜,他本是军事谋略家,没能将他的军事思想等等发扬光大,最终却惨死在异族的屠刀之下,或者说还连带着北方所有一流士族,全部陪葬,从此一蹶不振,而这,正是历史前进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