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魏名将张既:鲜为人知却威震边陲的国之良臣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3-07)230

他十六岁做了小吏,后来举孝廉,他没去;曹操做司空时,又征召他,他也没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新丰令,并且考核成绩在三辅中之一。

他叫张既,字德容,雍州冯翊高陵人。名字虽然少为人知,但能文能武,深有谋略,立下许多功劳。

游说马腾 屡出良策

袁尚和曹操在黎阳相持不下,袁尚又派郭援、高幹和匈奴单于攻打平阳,并遣使联合关中诸将意欲联合马腾、韩遂等抗曹,如此曹操后方危急。钟繇派遣张既前去游说马腾等人联合攻击高幹、郭援,张既为马腾陈言利害,马腾等答应,并派马超带一万多人与钟繇共同进军,郭援被斩首,高幹和匈奴投降。其后高幹据并州反,河内张晟带一万余人,寇崤、渑间,河东卫固、弘农张琰各起兵响应。曹操又让张既为议郎,做钟繇参军,再次到西凉召集马腾等,会击张晟等,卫固、张琰临阵授首,高幹逃亡荆州。张既两次出使,说服马腾,归顺曹操,会击高幹等,基本平定了河东,因此被封武始亭侯。

曹操欲攻荆州,担心关中马腾等为害,就派遣张既说服马腾,脱离部队,入朝为官。马腾虽然答应,但迟迟不肯动身。张既担心迟则生变,让各县储备粮食,做好准备。并让二千石以上官员出郊迎接马腾,马腾只得入朝,儿子马超统率部队。

马超反凉州,张既跟随曹操在华阴打败马超,向西平定关右。曹操让张既为京兆尹,招怀流民,兴复县邑,百姓都很感激。

张鲁投降后,张既劝曹操拔数万户汉中人民充实长安及三辅。

张既与曹洪破吴兰,又与夏侯渊别攻并平定临洮、狄道。当时曹操想迁徙百姓充实河北,陇西、天水、南安百姓人人恐惧,扰乱不断。张既使三郡内为将校官吏者免除民众税捐,让他们整治屋宅,筑水碓,显示无迁徙陇右郡民之意,民心才安定下来。

刘备占据汉中,曹操数攻不克,不得已放弃汉中,又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人而进逼关中,问计于张既。张既答道:“可劝氐人迁出,到粮食充裕的地方避敌。并且对先至者予以重赏。氐人必争相赶往。”曹操依计行事,遣张既至武都,徙氐人五万余至扶风、天水两郡定居。

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举郡造反,互相攻击。颜俊遣使送老母孩子为人质,求助曹操。曹操问计张既,张既说:“颜俊等人表面想借国威,其实内心傲慢悖逆,此时只是因为形势所逼而已,以后还会反的。不如坐山观虎斗,最后再来个卞庄刺虎,坐收其毙。”曹操称赞,一年后,和鸾杀颜俊,王秘又杀和鸾。

平定河西 战功赫赫

曹 *** 后,曹丕即魏王位,以邹岐为凉州刺史。张进胁持郡守举兵拒邹岐,黄华、麹演亦驱赶本郡太守,举兵响应。张既领兵至凉州,为护羌校尉苏则壮大声势,苏则因此而成功平定叛乱。

凉州卢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曹丕说:“非张既不能安凉州。”乃召回邹岐,以张既代之。并说:“昔日贾复请兵攻打郾县贼寇,光武帝笑着说:‘执金吾去攻打郾县,我还有什么烦恼呢?’现在您智谋胆略都胜过别人,正是你施展之时,您可以便宜行事,不用请示。”

曹丕又派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跟随。张既率军到达金城,要渡黄河,部下都认为“兵少而路险,不宜深入”,张既说:“路虽险,却不是像井边灶台那样不容人过,夷狄都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智谋,武威郡如此危急,应该快点到那。”下令过河。

卢水七千余胡骑在鹯阴口迎击张既的部队,张既扬言要由鹯阴口渡河,却悄悄地到达武威。胡人都以为遇到了神仙,退到显美。张既已然占据了武威,费曜的接应部队才赶到,而夏侯儒的部队还没到达。

张既犒劳赏赐部下,打算攻击胡人。部下都劝说:“士兵疲惫不堪,敌人又锐气正盛,无法争锋啊。”张既说:“现在我们没有粮食,应该取敌人的以为己用,如果敌人发现我们兵力聚集,就会退往深山。那时候如果再追就会又饿又累,路途还险恶,如果退兵不追就会被敌人掩杀。那样的话,我们就进退维谷了,而且还会一日纵敌,几世为患。”于是进军显美,数千胡骑要趁风放火烧营,将士都很害怕。张既夜间埋伏下三千精锐士卒,让参军成功英率一千余人挑战,并假装逃跑,胡骑果然追击,张既伏兵四出,攻其首尾,大获全胜,斩首一万多。

曹丕高兴的说:“您历险过河,以劳击逸,以寡胜众,功过南仲(周文王时开拓周国西方疆域的名将),勤逾吉甫(西周军事家)。您不但打败了胡人,更让河西永远平定,使我从此不用担忧河西了。”

酒泉苏衡反,与羌豪邻戴及丁令胡人率万余骑攻边县。张既与夏侯儒击破,苏衡及邻戴等皆降。张既遂上疏请与夏侯儒修建左城,筑关隘,置烽火台、粮仓以备胡人。西羌惊恐,率众二万余投降。

西平麹光等杀其郡守造反,诸将打算出兵攻打,张既道:“反叛的只有麴光等人,郡中的百姓不一定愿意跟随他们。如果因为这样就兴兵讨伐,当地的官吏百姓、羌人、匈奴人就会说国家不辨是非,就会联合起来,这等于为虎添翼。麴光等人想让羌人和匈奴人援助他们,现在我们先让羌人和匈奴人包围攻击他们,用重金招募奖赏应征的,把俘虏也都送给羌人和匈奴人。从外面扼止他们的势力,从内部离间他们的盟友,就一定会不战而平定这个地方。”

于是便发布檄文通告各部落的羌人:原谅被麴光等人诱惑欺骗而加入叛军的,能够杀死敌人将帅送来首级的加倍封赏。檄文发布以后,麴光的部下杀死了他并送上了他的首级,其余的人都像过去一样安居无事。

张既治理凉州、雍州有二十多年,施政惠民,他以礼征召的扶风庞延、天水杨阜、安定胡遵、酒泉庞淯、敦煌张恭、周生烈等,皆有名位。

张既在魏国功勋卓著,军事能力和为政能力十分出色,虽然不是很出名,但陈寿在《三国志》里盛赞,说他和贾逵、温恢等“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3/113976.html

“曹魏名将张既:鲜为人知却威震边陲的国之良臣” 的相关文章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陈庆之,白马探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童谣,陈庆之由此得了一个“白袍将军”的外号。这首童谣也让人们对这位将军产...

微子:周朝宋国开国始祖,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微子:周朝宋国开国始祖,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微子,子姓,宋氏,名启,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殷微子。今河南商丘人。是宋国开国国君,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宋微仲)居中,受德(商纣王)最小。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的身份,...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戚姬:两千年前被做“人彘”,两千年后依然是让人心疼的大汉女子。发生在戚夫人身上的遭遇,堪称“奇”。众所周知,戚夫人替子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在没有刘邦的庇护下,吕后对其制造了“人彘”事件,被吕后被关进厕所。所以...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临死前说的狠话,为啥让刘邦后背发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它孕育出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无数传奇的人物。然而最初,秦朝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而秦朝的倒塌,也就使...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末清初的时候,施琅在反清和降清之间反复不断。最后因为收复台湾有功,而被封为靖海侯。那么,施琅为什么会反复不断呢?他那样做,清朝稳定局势以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呢?客观来说,施琅的反复无常,实际上很多都...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