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埋没的名将:三大难有作为的三国大将
将军的作为在战场,因此他们赖以成名的条件都来自于战场,所谓名将,就是因为他们有其成名的战役,而在这种战役中,他们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表现。不过,这需要有一个舞台,然后才看他们自己有没有成为名将的能力。比如说韩信,他在项羽手下不过是一个持戟郎中,这战役倒是参加了不少,可要是这样下去,恐怕到死也难以成为名将。后来到了刘邦这儿,刘邦一下子给了他一个大将军,这才有了日后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和“十面埋伏”,成为了千百年来少有的名将。但是有了舞台还要看自己的能力,比如说那个赵括,赵王给他的舞台是够大的,四十万大军抗秦!只可惜,这个人只会“纸上谈兵”,一仗下来,四十万兵士被坑杀,自己也成了一个“名将”的反面典型。如此说来,将军的英名,都是在战争中有机会有作为拼争出来的。可是话说回来,不是每个人都有赵括、韩信那般的机会和舞台,有些人就由于种种原因,让他们无从表现自己的军事才能,以至于陷于泛泛的军事将领人海之中而难有作为。且看三国三大难有作为的军事将领。
淳于琼
淳于琼是三国时期的老资格将领。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设置了西园八校尉,淳于琼担任右校尉。在这八人当中,还有两个赫赫有名的人,袁绍和曹操,你看,这样的资历,三国将领中有几人能比!后来,淳于琼追随了袁绍,成了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
在袁绍集团中,淳于琼是很有地位的。兴平二年(公元195),汉献帝逃离长安准备回到洛阳,在曹阳被董卓旧将李傕打败。这时候,沮授劝袁绍把皇帝接来,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淳于琼和郭图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应该是自己当皇帝而不是去迎接一个皇帝!如果把皇帝接来,有事就得上奏,等于是削弱了自己的权力,不服从就是违抗皇命,所以这不是一个好办法。袁绍同意两人的说法,结果没有迎接汉献帝,让曹操把皇帝接了去。迎接汉献帝是当时天下的大事,袁绍提出这个问题,更是当时的之一要务,淳于琼能够参与这种大事的讨论,说明了他在袁绍集团中的重要地位。能参加这种意见的人不一定地位很高,比如说秘书长(主簿)和参谋(从事),他们是主公身边的人,职责就是提出意见。但将军和这些人不同,将军是带兵打仗的,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是不可能有机会参与这种事情的讨论的,因为这种是“政治会议”,不是“军事会议”。
官渡之战前一年(公元199),袁绍准备进攻许都,遭到了沮授等人的反对。袁绍很不高兴。袁绍的另一位谋士郭图就进谗言,说沮授的权力太大了,简直是威震三军,如果再继续下去,会有什么 *** 控制他呢?袁绍于是将沮授的监军职权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郭图和淳于琼各管一军。后来虽然没有来得及实行,但也能够说明淳于琼在袁绍集团中的地位。
官渡之战,袁绍将淳于琼运来的粮食囤积在乌巢,并让淳于琼带着一万人在此驻守。此地在袁绍的大营以北,距离只有四十里远。两军相持阶段,袁绍的谋士许攸因为内部矛盾前来投奔曹操,并劝说曹操攻击淳于琼的乌巢粮仓。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自己亲率五千步骑兵连夜出击,天明时正好赶到乌巢。淳于琼做俘虏后被杀。
淳于琼的难有作为在于跟错了人。袁绍和曹操相比,具有各方面的优势,即便是谋臣武将方面,袁绍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可惜,袁绍有人不会用,有好牌不会出,最终被曹操打败。淳于琼跟着这样一个人,想有所作为,很难。
李严
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之一,协助诸葛亮负责军事方面事务,具体职务是“中都护”,职责是“统内外军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三军统帅”,或者说是总司令。
作为将领,李严在蜀汉国之前也没有让他成名的大战发生。开始时,刘璋让李严担任成都县令,后来让李严担任护军。刘备和刘璋公开破裂,刘备攻打绵竹,刘璋派李严到绵竹去督帅各军,拒敌刘备。到了绵竹,李严不但没有部署将领们抵抗刘备,反而率领众将投降了。刘备封了他一个裨将。攻下成都以后,刘备任命李严为犍为太守,军衔也提升为正式将军——兴业将军。后来,李严因为在平定内乱中有功,刘备升他为辅汉将军。刘备当皇帝后的第二年,跟随刘备的大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以及益州的法正等人先后死去,黄权和孟达等人转投魏国,刘封受孟达牵连被赐死,蜀汉国一时将星陨落,天光暗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严被招至皇帝行宫,任命为尚书令,并在刘备死前被遗诏为托孤大臣。
按理说,一个统管蜀汉国内外军事的人,可以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了吧?但刘备却不让李严住在成都,而是让李严驻守永安,一个蜀汉国最东部的边境小县城。刘备为什么要让李严驻守边境呢?可能的情况是,刘备经过关羽的荆州失败,自己的夷陵失败,蜀汉国已经大伤元气,战略上只能是采取守势。在他看来,蜀汉国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北和东两个方面。北部的汉中方向,威胁主要是魏国,这儿有魏延镇守。东部威胁既有魏国,又有东吴,因为荆州的北部归曹魏所有,江南及江北的沿江地区是吴国的势力范围,既然是双重危险,所以要由一个“总司令”来镇守。只是在这段时间,魏国和吴国表面上是处在一个联合状态,实际上却是相互猜忌。因为在他们双方来说,蜀国失败,等于是暂时解除了威胁,而魏、吴却成为了相互更大的危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蜀汉国在东方没有战事。没有战事,李严也就没有机会展现自己。
诸葛亮在平定了南部的叛乱以后,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刘备死后的第五年)亲率大军驻守汉中,准备北上伐魏,李严也由永安西移(移屯江州),以便策应配合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建兴八年(230),魏国大将军曹真率军向汉中而来,诸葛亮命令李严率领二万人奔赴汉中。诸葛亮打算第二年伐魏,就命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管理丞相府的公务。建兴九年(公元231),诸葛亮驻扎在祁山,李严监督催促运输前线军需。由于这年的夏秋之际阴雨连绵,运粮困难,诸葛亮撤军。李严由此被免职,被流放到梓潼郡为平民。建兴十二年(公元234),诸葛亮死后,李严认为别人不敢改变诸葛亮的决定,自己再也不会有被重新启用的那一天,所以心情极度悲愤,不久死去。
李严的难有作为,是既缺乏舞台,又缺乏机会。刘璋时期,益州将领都知道他暗弱无能,纷纷寻找靠山,另投明主,在这种大形势下,李严投降了刘备。刘备初期,关、张、马、黄等大将在世,不可能有他李严表现的机会。刘备死后,让他驻守东部边境,东部始终又没有战事。等到蜀国要北伐魏国,诸葛亮又总是亲率大军,李严没有了舞台。一个将军能够做到国家军队更高职务,统领全国军事,可以说,他是有可能成为名将的。可惜,李严先是没有机会,后来没有了舞台,究竟他有没有成为名将的才能,因为难有作为,也就不得而知了。
魏延
魏延是跟随着刘备来到西川的,因为在平定广汉的战斗中有功,被提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成为汉中王,要把行政中心安在成都,需要重要将领镇守汉中,就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开始,众人议论这个人选一定是张飞,张飞也认为一定是自己,结果任命下来,大家都很吃惊。魏延和张飞的资历战功根本无法相比,但他能和张飞“竞争”同一个职位,可见刘备对他是相当重视。等到刘备登基当了皇帝,魏延升至镇北将军。刘禅当皇帝后,魏延被封为都亭侯。建兴八年(公元230),魏延率军西入羌中,魏国的雍州刺史郭淮和魏延交战,被魏延打败,魏延也因此被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为南郑侯。这大概是魏延很少有的自己独立作战的机会,更多时候,魏延都是跟随着诸葛亮行动。
诸葛亮北伐,魏延数次请求让他带领一万人,从另一条道进行伐魏,然后和诸葛亮在潼关汇合,结果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同意。魏延也常常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感叹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诸葛亮死在伐魏途中,临死交代,大军要退回到蜀国,让魏延断后。魏延却认为,诸葛亮虽然死了,但是他魏延还在,不能够因为一个人而断送了伐魏这样的国家大事。于是胁迫费祎和自己联名,拟定了一份计划,安排哪些人员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成都,哪些人员留下继续作战?当他这个意见得不到任何支持的时候,魏延率先南归,其结果是士众皆散,魏延只好逃亡,途中,被马岱所杀。魏延和杨仪历来不和,两人又都认为将来代替诸葛亮的必定是自己,所以在南归途中,两人都上书皇帝刘禅,说对方叛乱。结果是刘禅所问的人都认为魏延有叛乱的嫌疑,而杨仪不可能叛乱。于是在魏延死后,被夷灭三族。
魏延的难以成名,在于他始终没有一个独立表现的舞台。在任汉中太守时,刘备的战略重点是东征吴国,夺回荆州失去的地盘,魏延在汉中只是防守,而魏国这时候又没有在这个方向挑起战事。刘备死后,诸葛亮无论是政事还是军事,都是亲历亲为,连李严这样的“统内外军事”的人都不用,魏延又怎能有单独表现的机会呢?到诸葛亮死,他的理想的替代者应该是行政、军事分离,以行政为上。行政方面,就是蒋琬之后是费祎的替代次序。至于军事方面,诸葛亮的理想人选是姜维,像魏延这种冒险型的人,不是诸葛亮属意的人。何况,让魏延这种老资历的人手握重兵,刘禅能控制住吗?
不能说这些人有机会有舞台就一定能够成为名将,只是说这些人难有作为,因而也就难以成名。至于他们的才能,也只能是和他们自身一样,必然会被历史的大浪所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