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寇准:因哪两件事得到了宋太宗的赏识?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一生辅佐过宋太宗和宋真宗两位皇帝,但就感情而言,他还是和宋太宗关系稍微亲密些。而且,在他们相识的最初几年里,寇准也因为自己的耿直和忠诚,得到了宋太宗的认可和点赞。
寇准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早在少年时期他就以才思敏捷和为人好爽而闻名乡里。
十九岁那年,寇准从家乡出发,前往数百公里之外的京城汴京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进士考试。由于准备充分,再加上平日里不断的积累,寇准很快从全国数百人中脱颖而出,轻松通过了考试。
相对于年过半百才考中个举人来说的范进来说,寇准不仅是幸运的,更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聪明。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原来,和以往的皇帝不同,宋太宗在选拔人才时,喜欢自己亲自面试一遍。只要是通过了进士考试,宋太宗赵匡义就会简单的和每位考生聊上几句。
当然,宋太宗这样做的用意,一是防止出现科场舞弊案,二是自己大致了解一下考生的情况。
除此之外,宋太宗还有一个目的——发现年纪不大的少年进士,先让他们回家待几年,等过几年再起用。
宋太宗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自己的独特考虑的——因为在他看来,十几岁的进士,虽然脑子聪明,但毕竟经历的事情相对来说还比较少,不一定堪当大任。万一这些人在工作岗位上受到些挫折,不仅对他们自身有所 *** ,还很有可能会对工作单位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对于那些少年进士,宋太宗往往是夸奖一番之后,就让他们回家了——回去多在生活中磨练磨练,过几年再来考吧!
一同通过考试的人群中,有人知道宋太宗的这个习惯。所以,此人就悄悄地告诉寇准,让他在回答宋太宗的问题时,故意把自己的年龄报大几岁,这样宋太宗就不会让他回家了。
在一般人看来,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绝大多数人都会接受——为了留下来进入官场,实现父辈们光宗耀祖的梦想,在皇帝面前撒个小谎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寇准不打算这样做,他一口拒绝了那人的好意。表示自己刚刚被朝廷收录为进士,绝对不会做出欺瞒君上的事情。
幸运的是,宋太宗并没有让十九岁的寇准回家,而是给了他一个官职——大理评事(也就是大理寺评事,相对于现在的更高人民法院的一个法官),进入到了司法系统,参与侦破各种疑难案件。
从寇准拒绝向宋太宗撒谎这件事情上,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下面这个结论——寇准不仅为人实在,而且非常耿直。
他的这一性格,从少年起,一直陪伴到他老去。为人耿直,虽然后来为他赢得皇帝的信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让他在官场上得罪了很多同僚。
不久之后,他又被下派到地方,先后出任归州巴东县和大名府成安县知县。
很快,又因为治理有方,先后被升迁为郓州通判(郓州市市长)和盐铁判官(掌管天下盐铁等国家垄断资源,是一个肥得不能再肥的差事)。
就这样,寇准从七八品的小官,一步步走到了朝廷重要机关,开始了和皇帝直接打交道的日子。
很快,宋太宗就领会到了寇准的本事儿——每次宋太宗召集群臣商议国事儿的时候,寇准总能说中时下的利害要点,很是让宋太宗刮目相看。
多年不见,当年的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现在竟然历练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对此,宋太宗很是高兴,对寇准也是相当的赏识和器重(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不久之后,宋太宗又把寇准调进了自己的智囊团(枢密院直学士),成为了自己身边的一位智囊之臣,随时向宋太宗提供各种建议和方案。
当然,做为皇帝的一个谋臣,有些时候,在某些问题上,肯定会与皇帝的意见发生冲突。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如果这个谋臣是官场上的老油条的话,就会主动退让,服从皇帝的意志。
然而,前面我们说过,寇准是个为人非常耿直的人,一旦自己认定的事情,十头牛也别想拉回来。
于是,他和宋太宗的争执不可避免地就发生了。
有一次,寇准又和宋太宗就某件事情发生了争执,宋太宗认为应该这样,寇准认为应该那样,两人争来争去,谁也不肯让步。
宋太宗自认为自己是皇帝老子,大宋王朝都是老子的,老子怎么能够向你屈服呢?
而寇准又是一头倔驴,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己见,就是认为宋太宗的方案行不通。
后来,宋太宗被寇准给说烦了,起身就向后殿走去——烦死老子了,说起来还没完没了了。要知道,天下是老子的,老子想怎么样,那都是老子自己的事情,叫你来就是听听你的意见,你还给老子来劲了!
然而,寇准这个时候的倔劲儿又上来了——想走,门都没有!
只见他快步走上前去,用手死死地拉住宋太宗的一角,死活都不让他离去——今天咱们非得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不可,说不清楚,我走不了,你也别想走!
最终,宋太宗还是没有说得过寇准,只好同意了寇准的方案(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当然,宋太宗作为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事后想想,还是非常佩服寇准的这种倔劲儿。如果大臣们都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死事情,毫无自己的主见,那我要你们这些大臣们干什么。
所以,宋太宗经常的公开场合称赞寇准是自己的魏征,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得与失(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这是宋太宗之一次给寇准点赞。
几年之后的淳化二年(991年),宋王朝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春旱。
原本应该积极发动人力、物力,引水灌溉的宋太宗,此时却召集来一帮近臣询问时政的得失——古代帝王始终认为自然灾害是上帝对他的惩罚,只不过这种惩罚的直接受害者,往往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已。
但归根结底,受害的还是大宋王朝——旱灾发生后,百姓不仅没办法上缴公粮,而且国家为了养活他们,还要给他们进行巨额的补贴。
大臣们到来之后,纷纷开始发言,你一句,我一句,各抒己见。
当然,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这是“天数”,和宋太宗本人没有关系——谁要敢把这件事情往皇帝身上引,无异于是自寻死路。即使自己不想活了,还得要考虑一下家里的老老小小。
然而,众人说完后,寇准登场了。他先是引经据典,说了一套理论,接着便说出了自己对春旱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我们的刑罚上面出现了冤案(盖刑有所不平也)”
要知道,我国古代死刑犯的核准,最后都必须经过皇帝的批准,方可实施。也就是说,寇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宋太宗手中出现了冤假错案。
归根结底,是说如今的春旱,是和你宋太宗有着必然的联系,就是你宋太宗的过错。
闻听此言,宋太宗当场就不干了,起得立马起身向后殿走去——你这老倔驴,今天又吃错药了吧,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这件难堪的事情往老子身上扯!
然而,回到后殿之后的宋太宗,片刻之后便冷静了下来——既然寇准敢这么说,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于是,宋太宗便让人把寇准给召了进来,想让他把刚才的事情说清楚,也免得自己糊里糊涂的背上一个罪名,让天下人埋怨。
其实,寇准刚才之所以会说出那样的话,是有原因的:原来,一年前朝廷处罚了两个受贿的官员。一个是名叫王淮的官员,一个是叫祖吉的官员。
说来蹊跷的是,两人之中,王淮收受的贿赂相当巨大,最终只不过是挨了一顿班子就完事儿了,很快还就官复原职了;而情节相对较轻的祖吉,反倒被处死了。
这件事情朝中百官都很清楚——王淮在朝廷有关系,而且这个关系还非同一般——他的亲哥哥王沔乃是当朝百官中的老二——参知政事(副宰相)。
当然,在处理这两个案子的时候,王沔自然会对自己的亲弟弟手下留情,仅仅只是做了表面的惩罚而已。而祖吉这个没有靠山的倒霉蛋,就只有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然而,这一切宋太宗却毫不知情,被王沔结结实实地当猴给耍了一次。
当寇准来到后殿之后,宋太宗让他把刚才的话说明白,怎么就有冤案了?
然而,寇准表示自己现在是不会说的,想要让我说也可以,但你得先派人把朝中的两个主要负责人给叫来。
于是,包括王沔在内的几个主要官员被叫到了后殿。
于是,寇准把一年前的这两起案件,如实地说了出来——当然,靠山什么的也都给摆在了宋太宗面前,希望宋太宗可以当面再次裁决。
果不其然,宋太宗听后勃然大怒。没想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还发生过这种离奇、昏庸的案件。
经过宋太宗质问,一旁的王沔当即便承认了自己的罪责。
在训斥了王沔几句之后,宋太宗发现还是寇准敢于说实话,是一个真正忠于朝廷、忠于自己的臣子,心中也默默地为他点了个赞。
既然寇准敢于说实话、忠于朝廷,宋太宗肯定不会让他大材小用的。
很快,宋太宗便先后提拔寇准为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同知院事,进入中央权力核心,直接参预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一生辅佐过宋太宗和宋真宗两位皇帝,但就感情而言,他还是和宋太宗关系稍微亲密些。而且,在他们相识的最初几年里,寇准也因为自己的耿直和忠诚,得到了宋太宗的认可和点赞。
寇准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早在少年时期他就以才思敏捷和为人好爽而闻名乡里。
十九岁那年,寇准从家乡出发,前往数百公里之外的京城汴京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进士考试。由于准备充分,再加上平日里不断的积累,寇准很快从全国数百人中脱颖而出,轻松通过了考试。
相对于年过半百才考中个举人来说的范进来说,寇准不仅是幸运的,更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聪明。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原来,和以往的皇帝不同,宋太宗在选拔人才时,喜欢自己亲自面试一遍。只要是通过了进士考试,宋太宗赵匡义就会简单的和每位考生聊上几句。
当然,宋太宗这样做的用意,一是防止出现科场舞弊案,二是自己大致了解一下考生的情况。
除此之外,宋太宗还有一个目的——发现年纪不大的少年进士,先让他们回家待几年,等过几年再起用。
宋太宗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自己的独特考虑的——因为在他看来,十几岁的进士,虽然脑子聪明,但毕竟经历的事情相对来说还比较少,不一定堪当大任。万一这些人在工作岗位上受到些挫折,不仅对他们自身有所 *** ,还很有可能会对工作单位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对于那些少年进士,宋太宗往往是夸奖一番之后,就让他们回家了——回去多在生活中磨练磨练,过几年再来考吧!
一同通过考试的人群中,有人知道宋太宗的这个习惯。所以,此人就悄悄地告诉寇准,让他在回答宋太宗的问题时,故意把自己的年龄报大几岁,这样宋太宗就不会让他回家了。
在一般人看来,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绝大多数人都会接受——为了留下来进入官场,实现父辈们光宗耀祖的梦想,在皇帝面前撒个小谎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寇准不打算这样做,他一口拒绝了那人的好意。表示自己刚刚被朝廷收录为进士,绝对不会做出欺瞒君上的事情。
幸运的是,宋太宗并没有让十九岁的寇准回家,而是给了他一个官职——大理评事(也就是大理寺评事,相对于现在的更高人民法院的一个法官),进入到了司法系统,参与侦破各种疑难案件。
从寇准拒绝向宋太宗撒谎这件事情上,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下面这个结论——寇准不仅为人实在,而且非常耿直。
他的这一性格,从少年起,一直陪伴到他老去。为人耿直,虽然后来为他赢得皇帝的信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让他在官场上得罪了很多同僚。
不久之后,他又被下派到地方,先后出任归州巴东县和大名府成安县知县。
很快,又因为治理有方,先后被升迁为郓州通判(郓州市市长)和盐铁判官(掌管天下盐铁等国家垄断资源,是一个肥得不能再肥的差事)。
就这样,寇准从七八品的小官,一步步走到了朝廷重要机关,开始了和皇帝直接打交道的日子。
很快,宋太宗就领会到了寇准的本事儿——每次宋太宗召集群臣商议国事儿的时候,寇准总能说中时下的利害要点,很是让宋太宗刮目相看。
多年不见,当年的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现在竟然历练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对此,宋太宗很是高兴,对寇准也是相当的赏识和器重(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不久之后,宋太宗又把寇准调进了自己的智囊团(枢密院直学士),成为了自己身边的一位智囊之臣,随时向宋太宗提供各种建议和方案。
当然,做为皇帝的一个谋臣,有些时候,在某些问题上,肯定会与皇帝的意见发生冲突。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如果这个谋臣是官场上的老油条的话,就会主动退让,服从皇帝的意志。
然而,前面我们说过,寇准是个为人非常耿直的人,一旦自己认定的事情,十头牛也别想拉回来。
于是,他和宋太宗的争执不可避免地就发生了。
有一次,寇准又和宋太宗就某件事情发生了争执,宋太宗认为应该这样,寇准认为应该那样,两人争来争去,谁也不肯让步。
宋太宗自认为自己是皇帝老子,大宋王朝都是老子的,老子怎么能够向你屈服呢?
而寇准又是一头倔驴,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己见,就是认为宋太宗的方案行不通。
后来,宋太宗被寇准给说烦了,起身就向后殿走去——烦死老子了,说起来还没完没了了。要知道,天下是老子的,老子想怎么样,那都是老子自己的事情,叫你来就是听听你的意见,你还给老子来劲了!
然而,寇准这个时候的倔劲儿又上来了——想走,门都没有!
只见他快步走上前去,用手死死地拉住宋太宗的一角,死活都不让他离去——今天咱们非得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不可,说不清楚,我走不了,你也别想走!
最终,宋太宗还是没有说得过寇准,只好同意了寇准的方案(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当然,宋太宗作为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事后想想,还是非常佩服寇准的这种倔劲儿。如果大臣们都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死事情,毫无自己的主见,那我要你们这些大臣们干什么。
所以,宋太宗经常的公开场合称赞寇准是自己的魏征,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得与失(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这是宋太宗之一次给寇准点赞。
几年之后的淳化二年(991年),宋王朝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春旱。
原本应该积极发动人力、物力,引水灌溉的宋太宗,此时却召集来一帮近臣询问时政的得失——古代帝王始终认为自然灾害是上帝对他的惩罚,只不过这种惩罚的直接受害者,往往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已。
但归根结底,受害的还是大宋王朝——旱灾发生后,百姓不仅没办法上缴公粮,而且国家为了养活他们,还要给他们进行巨额的补贴。
大臣们到来之后,纷纷开始发言,你一句,我一句,各抒己见。
当然,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这是“天数”,和宋太宗本人没有关系——谁要敢把这件事情往皇帝身上引,无异于是自寻死路。即使自己不想活了,还得要考虑一下家里的老老小小。
然而,众人说完后,寇准登场了。他先是引经据典,说了一套理论,接着便说出了自己对春旱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我们的刑罚上面出现了冤案(盖刑有所不平也)”
要知道,我国古代死刑犯的核准,最后都必须经过皇帝的批准,方可实施。也就是说,寇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宋太宗手中出现了冤假错案。
归根结底,是说如今的春旱,是和你宋太宗有着必然的联系,就是你宋太宗的过错。
闻听此言,宋太宗当场就不干了,起得立马起身向后殿走去——你这老倔驴,今天又吃错药了吧,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这件难堪的事情往老子身上扯!
然而,回到后殿之后的宋太宗,片刻之后便冷静了下来——既然寇准敢这么说,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于是,宋太宗便让人把寇准给召了进来,想让他把刚才的事情说清楚,也免得自己糊里糊涂的背上一个罪名,让天下人埋怨。
其实,寇准刚才之所以会说出那样的话,是有原因的:原来,一年前朝廷处罚了两个受贿的官员。一个是名叫王淮的官员,一个是叫祖吉的官员。
说来蹊跷的是,两人之中,王淮收受的贿赂相当巨大,最终只不过是挨了一顿班子就完事儿了,很快还就官复原职了;而情节相对较轻的祖吉,反倒被处死了。
这件事情朝中百官都很清楚——王淮在朝廷有关系,而且这个关系还非同一般——他的亲哥哥王沔乃是当朝百官中的老二——参知政事(副宰相)。
当然,在处理这两个案子的时候,王沔自然会对自己的亲弟弟手下留情,仅仅只是做了表面的惩罚而已。而祖吉这个没有靠山的倒霉蛋,就只有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然而,这一切宋太宗却毫不知情,被王沔结结实实地当猴给耍了一次。
当寇准来到后殿之后,宋太宗让他把刚才的话说明白,怎么就有冤案了?
然而,寇准表示自己现在是不会说的,想要让我说也可以,但你得先派人把朝中的两个主要负责人给叫来。
于是,包括王沔在内的几个主要官员被叫到了后殿。
于是,寇准把一年前的这两起案件,如实地说了出来——当然,靠山什么的也都给摆在了宋太宗面前,希望宋太宗可以当面再次裁决。
果不其然,宋太宗听后勃然大怒。没想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还发生过这种离奇、昏庸的案件。
经过宋太宗质问,一旁的王沔当即便承认了自己的罪责。
在训斥了王沔几句之后,宋太宗发现还是寇准敢于说实话,是一个真正忠于朝廷、忠于自己的臣子,心中也默默地为他点了个赞。
既然寇准敢于说实话、忠于朝廷,宋太宗肯定不会让他大材小用的。
很快,宋太宗便先后提拔寇准为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同知院事,进入中央权力核心,直接参预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