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东周墓殉马坑:从齐景公殉马葬式看古齐雄风
孔子故乡中国山东。位于临淄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河崖头村的东周墓殉马坑。这座殉马坑据考证是春秋晚期齐景公墓穴的一部分。专家根据已清理出的228匹殉马,推算坑内共有殉马600余匹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河崖头村一带,已探明30余座大中型墓葬和3个殉马坑。1976年发掘的五号墓,是一座甲字形土坑积石木椁墓,墓室和墓道系在人工挖掘的大坑中版筑而成。墓室的东、西、北有三面相连的殉马坑,坑长约215米,宽4.8米左右。墓早年数次遭盗掘,随葬品已荡然无存,唯有殉马坑保留完好。
1964年和1972年,专家分别发掘了殉马坑北面54米和西面南端的30米,共清理殉马228匹。按殉马排列密度平均每米地段2.8匹以上计算,坑内殉马总数不下600匹,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据专家考证,殉马多数是6--7岁的壮年马,是人为处死后,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记者在展厅内看到,殉马坑内马按顺时针方向分两列埋葬,侧卧,头朝外,昂首作行进状,呈临战姿态,前后略有叠压,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气势雄伟壮观。
从填土出土遗物分析,该墓年代约在春秋晚期。经考证,墓主是齐景公。齐景公名杵臼,是姜齐的第25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下,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他在位后期“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论语·季氏》也有“齐景公曾有马千驷”的记载。
从庞大的殉马葬式,可以看出齐景公的奢华,也反映了齐国当时国力的强盛。殉马坑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历史,特别是对齐国的经济、军事和殉葬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1983年,有关部门将已清理出的三十多米殉马坑,就地建起古朴大方的“东周墓殉马坑”展厅,并对马骨作了防腐保护处理,以供人们永久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