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欧阳修与范仲淹是什么关系?范仲淹变法为何失败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4-07)210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故事有很多。范仲淹家世不是很好,他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生活艰苦。但他却乐观向上,刻苦读书。他年少时在应天府书院读书的时候,昼攻夜读,面对观望皇帝的众人,他没有随波逐流,只道:日后再见,也未必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在年少时就已目光长远。做官后的范仲淹不辞辛劳为民治堰,整治学风,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的故事中指出他官运鼎盛时期是他经晏殊推荐后任右司谏,上书言事无所畏惧,多次犯言直谏,被谗受贬,却至死不悔,可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后来李元昊称帝谋反,他平定叛乱,驻守边陲立功,国家却因边防开支过于庞大而元气大伤。他就认真总结提出改革,还得到了皇帝的允许。但改革损害了贵族官僚的利益,他们勾结在一起在皇帝面前说傅作义的坏话,致使范仲淹被贬为知州。被贬期间的范仲淹应滕子京邀约写下《岳阳楼记》。

而范仲淹的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是他一生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徐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范仲淹的故事至此终了。他一生忧国忧民,值得后世的人们尊敬与学习。

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做滁州太守时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在其远在京城之外时,写下了不少名篇,流传至今。那么欧阳修与范仲淹是什么关系呢?欧阳修参与范仲淹变法,受到牵连,被贬成为县令,在此期间广游名山,写下不少文章,也是北宋文学史上最早开创新一代文风的领袖,他所作散文语言简洁凝练,却又不失风骨,继承和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在此基础上革新,新的一种散文体应运而生。后人将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的成就不仅仅在文学上,他通晓史书,主持修撰《新唐书》,欧阳修用易懂的词语,一改当时宋代文坛生僻难懂,空话满篇的文风,使得大家都能读懂这本书;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招考了苏轼兄弟,曾巩等人,对北宋的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欧阳修与范仲淹是什么关系?范仲淹变法为何失败

范仲淹也是北宋时期人,曾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力主改革,却屡遭奸人所害,数次被贬。64岁时病逝于滁州,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范仲淹虽然比欧阳修大18岁,但二人却是忘年之交,他们政见一致,兴趣相投,彼此欣赏,范仲淹仕途坎坷,几次被贬之时,受到排挤压迫的时候,欧阳修几次仗义直言,为其抱打不平。两人交情深厚,才情豪迈,同一时间写下《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著名散文,范仲淹病逝后,欧阳修悲痛难当,失去这一知己好友后,欧阳修的思想趋于保守。可见欧阳修与范仲淹的关系非同一般。

范仲淹变法是宋仁宗庆历期间的改革。宋仁宗时期官僚体系庞大冗杂,行政效率很低,人民生活贫困,西夏和辽严重威胁了西部和北部边疆地区,北宋处于内忧外患的非常时期。范仲淹变法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历时一年半,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主持的,当时范仲淹正任职参知政事。最终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官员接连被贬黜,各项变革也被废止。范仲淹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但是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为后来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效的启示和借鉴。

范仲淹出身贫寒,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改嫁。直到他三十岁才得知自己的真实出身,从此离家自立门户。他性格外柔内刚,心中既有远大的抱负,又有不喜名利的正义,对于国家大事总是有勇敢谏言,并且在处理政务时有自己独特的 *** 。范仲淹变法就是范仲淹凭借他这远大的抱负和独特的处事 *** ,认真总结了自他从政二十八年来的改革思想,向朝廷呈上了变法的纲领,提出的改革主张约十余项,如抑侥幸、均公田、择官长等。宋仁宗指示他们“太平”的政治利益的一些新的内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先后被贬至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他转移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徐州,不幸病逝,终年64岁。

谈到范仲淹死后谥号,就要先了解什么是谥号。谥号是指人去世后,由后人给予其评价性的称呼。其字数长度不一定,有的一两个字,有的甚至二十来字,这要根据其官位而定。谥号最早出现在东亚古代国家,其国王、王子、大臣、皇后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去世后,根据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性格修养,评价其优劣,并给予其一个富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此外,一些受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的邻国也在使用,但并非每个古代王国都采用谥号。范仲淹死后谥号是文正,是在范仲淹死后由朝廷赐予的,这个谥号很好的反映了范仲淹的伟大功绩和刚正不阿的形象。范仲淹不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帅领,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改革运动为后来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他制定的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部边境得到长期的稳定。

欧阳修与范仲淹是什么关系?范仲淹变法为何失败

他培养出大量的顶尖学者,为宋代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的理论和崇高的理想以及仁人道德,是中国文明的光辉,朱熹称他为史上天地间之一流人物。作为这样一名胸怀大志、刚正不阿的文人名将,朝廷将范仲淹死后谥号定为“文正”恰到好处,“文”字体现了范仲淹“经天纬地”的才能文略以及勤学好问的优良品德,“正”字,巧妙地反映出他不慕名利、正气凛然的气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4/119445.html

“欧阳修与范仲淹是什么关系?范仲淹变法为何失败” 的相关文章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刘墉,清朝乾隆时期重臣、书法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开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举,并在朝为官,被历任皇帝所倚重,至刘墉这一代时,已是4代进士了。刘必显是顺治九年的进士,一度官至户部员外郎。其膝下有4子。其中老二刘果在...

甘夫人: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妾室,在赵云保护下幸免于难

甘夫人: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妾室,在赵云保护下幸免于难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长坂坡之战时刘备于逃亡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刘禅及甘夫人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几人是什么关系?在东吴是是什么地位?

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几人是什么关系?在东吴是是什么地位?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读三国,经常会对一些人物有些模糊不清的感觉。比如颍川荀氏的荀彧、荀攸、荀谌、荀悦等子弟,之前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进行了介绍。今天我们再来介绍一下,东吴朱氏的大将们,朱治、朱然、朱桓、朱据。朱治——孙坚旧将,三朝元老朱治,字君理,丹杨郡...

韩信统领军队时能够抗衡其他两人 韩信为何没有能三分天下

韩信统领军队时能够抗衡其他两人 韩信为何没有能三分天下

还不知道:韩信统领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什么道德、忠诚之类的鬼话,只有鬼会相信。真正的原因是,韩信并没有三分天下的实力。韩信打仗是天才,这不假。一个时代,产生两个军事天才,“既生瑜,何生亮”,真是上天弄人。除了军事才...

耿恭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永不叙用是因为什么?

耿恭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永不叙用是因为什么?

耿恭东汉大臣、名将,上谷太守耿况的孙子,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最终率领仅剩的13个将士回到玉门关。可以说,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是最能体现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气与精神的一次行动。然而,当耿恭于76年回到洛阳,两年...

武则天当初权势那么大 李治为何没有敢废掉武则天

武则天当初权势那么大 李治为何没有敢废掉武则天

对武则天后来权势很大,唐高宗李治为何不废掉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李治并不是没有废掉武则天的打算,而是武则天太懂拿捏李治的办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看下李治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武则天又是如何“臭味相投”赢得李治的宠幸。后宫佳丽三...

陈叔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陈叔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陈后主陈叔宝,南朝陈末代皇帝,582年~589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南朝陈氏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后主陈叔宝,字元秀,小名黄奴。陈叔宝是宣帝陈顼的嫡长子,母亲是柳敬言。光大二年(公元568年),陈叔宝的父亲陈顼废掉侄子陈伯宗的皇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第二年,即正式册...

雍正皇帝一共有十个儿子 雍正难道看不出乾隆无能吗

雍正皇帝一共有十个儿子 雍正难道看不出乾隆无能吗

雍正有10个皇子,为什么选弘历继位,难道看不出弘历的享乐德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皇子夺权的,往往会头破血流,到清朝也不例外,如雍正就是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的,最终做了皇帝,后雍正选继承人的时候,显得并不明智,按古人的礼仪制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