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周厉王与周幽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暴君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5-01)80

周厉王姬胡

周厉王,姓姬名胡,是周夷王姬燮的儿子,公元前879年,周夷王去世,传位姬胡,史称周厉王。而周厉王为历史所记住的,是他的暴虐成性,骄奢淫逸,以至于百姓起义。

周厉王与周幽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暴君

据史书记载,周厉王继位后,爱财爱权,亲近当时的诸侯国荣国国君荣夷公。当时的大臣芮良夫是忠臣,知道荣夷公是自私自利的人,所以劝谏周厉王,说:“周厉王若是再与荣夷公亲近,周朝必将衰微。那荣夷公是自私自利的人,是什么都想要独占的人,如今却用财利来诱惑您,势必是对您有所企图!身为皇帝的您不能看透人心,还与荣夷公交好,这是不对的。希望皇帝可以远小人,亲忠臣,为百姓和江山社稷谋福利啊!”

周厉王向来专制,不但不听,反而重用荣夷公,让他做了卿士,掌管国事。荣夷公教唆周厉王封山锁林,物产专制,当时百姓大多靠山林生活,山中物产能供养百姓,周厉王这一做法使得百姓失去了生活来源,百姓心中不满,开始议论纷纷。

周厉王专横,不允许百姓议论他的过失,找来巫师监视议论他的人,谁议论就杀谁,一时间都城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虽有谏官上谏,指责周厉王的过失和错误的做法终会引起民怨,将百姓比作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周厉王依旧一意孤行,不听劝谏,终于百姓起义反抗,要杀死周厉王。周厉王不能顺应民心,逃到彘地,最后死在彘地。

周厉王在位年数

史书记载,周厉王暴虐成性,骄奢专横,更是亲近小人荣夷公,封山锁林,致使民不聊生,哀声哉道。更有甚者,派来卫国巫师监视百姓,听到百姓议论他,就将此人杀掉。百姓起义,终于将周厉王赶到彘地,最后周厉王也死在了彘地。

周厉王与周幽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暴君

史学家认为,如果说武王伐纣是西周的开国史的开始,那么周厉王在位的年数以及最后被赶往彘地,就是周王朝衰落的开始,即西周的丧国史的开始,所以说,对周厉王在位年限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按理说,周厉王当政时期,周朝的史官等都有,考证继位和他死去的时间应该是不难的,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张汝舟《西周年考》中认为,周厉王在位三十七年。

可是学者戚桂宴在《厉王在位年考》一书中认为:周厉王即位后十六年被敢去彘地,十四年后死在了彘地,前后是在位三十年。

但是历史的权威《史记·周本纪》是这么记载的:周厉王在位三十年后,开始亲近荣夷公,三年后被赶去了彘地,四年后死在了彘地。这样算起来,周厉王在位三十七年。

按理说,《史记》的记载该是比较靠谱的,但是偏偏史记记载的时间与太多的历史事件无法对上号,有学者推测,司马迁考证周厉王的在位时间也是根据史料而来,也许是连司马迁都没能理解史料上的纪年方式,所以疑则传疑,直到今天,周厉王的在位时间依旧是个谜。

用来讽刺周厉王暴行的诗歌是

周厉王在位期间,亲近小人荣夷公,并且听信了荣夷公的教唆,封山锁林,不许百姓取山林中间的物产,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百姓大多靠山吃山,周厉王这一举动,无疑是动摇了百姓的根本。

周厉王与周幽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暴君

百姓心中怨愤,议论纷纷,指责周厉王。周厉王不喜欢百姓议论他的作为,请来了卫国的巫师,监视百姓,听到有人议论他,就杀谁,一时之间,都城的百姓人人自危,对面相逢,只敢用眼神传达怨愤。

周厉王以为自己完美的解决了这件事情,跑去告诉当时的大臣召穆公。召穆公是忠臣,见皇帝如此对待百姓,便引用了《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劳》中的话来讽刺周厉王的行为,规劝周厉王百姓是治国的根本,以水比作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周厉王应当亲贤民远小人,多位百姓谋福利!

召穆公说:用这样子的 *** 来堵住百姓的悠悠众口,就好像去堵一条河流,河流是堵不住的,一旦决口,将会遭受灭顶之灾。对待百姓的正确 *** ,是多倾听百姓的心声和建议,满足了百姓的愿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百姓是一国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久,才能一直安宁繁华下去。

但是周厉王反驳说:“我是天子,他们都是愚民,堂堂天子怎么能被愚民议论纷纷,还要去听他们的话呢?”于是周厉王继续他的暴行和暴政,最终被他眼里的“愚民”所推翻。

周厉王 周幽王

有关西周末年谁才是暴君,对此我们脑海里会出现两个人的身影,一个是第10位君主,那就是周厉王,第二个就是最后一代君主周幽王。针对他们两个人的生平,我们会发现周厉王才是真正的暴君。

周厉王与周幽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暴君

周厉王在位的时候,开始想着独占钱财,而不是把钱财分给百姓,重用荣夷公,对其他忠臣们的忽视,导致归附他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周厉王不会改变自己的恶习,依旧奢侈专横,致使百姓们都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始议论对周厉王的不满。召公就面见周厉王,劝谏道:“百姓们对大王您的政令都开始有所不满。”这样的话让周厉王听完之后,大怒,于是,他就找了一个巫师来,跟他说:“你替寡人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只要是你告发的,寡人就杀谁。”这样一来,百姓对此的议论就变少了,同时各诸侯也不敢来朝拜圣上。

在公元前845年,周厉王的管理更为严苛,导致百姓根本就不敢议论,在路上碰到,也只是互相用眼色示意。对此现状,周厉王甚为满意,认为百姓都不敢乱议论自己,以为是自己有本事,却不知道百姓是畏惧他的权力,怕惹上是非。在公元前842年,百姓不满暴政,开始相约起义,逼迫周厉王逃跑。

而作为末代皇帝的周幽王,他本身不是个暴君,我们更多的称他为昏君。他对朝局的不理睬,只是贪图美色,对自身生活的重视,而忽略了身为一国之君的义务,而且他只是剥削百姓,而没有实行武力镇压。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比自己的祖父好很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5/123561.html

“周厉王与周幽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暴君”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刘备的一生都战胜过哪些名将?

三国时期,刘备的一生都战胜过哪些名将?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一生,败过很多次,中平五年时(公元188年),还差点死于小反贼张纯之手,《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中的记载: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

嘉庆弄死和珅十五年后 嘉庆为什么又后悔了

嘉庆弄死和珅十五年后 嘉庆为什么又后悔了

对扳倒和珅15年后,嘉庆皇帝就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四年正月十三日,嘉庆皇帝公开宣布了钮祜禄·和珅的20款大罪,下令将其入狱抄家。面对内外诸臣“和珅罪当以大逆论”的建议,嘉庆皇帝并未采纳,反倒以“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为由对其宽大处理,命其狱中自尽。在...

刘备要是统一三国的话 刘备会不会除掉诸葛亮

刘备要是统一三国的话 刘备会不会除掉诸葛亮

对如果刘备一统三国,他会除掉诸葛亮吗?五虎上将中哪些人会倒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早在商王朝,枭已然作为王朝的图腾出现了。枭雄则是形容烈鸟一样的人物性格,逐步演变成为形容胸怀大志、内附机心、杀伐决断、不囿古今的人物。用通俗话来说,这类人往往有...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将军何进部将,蜀汉将领吴班的父亲。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诛杀宦官吴匡是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十常侍干预朝政...

崇祯在位时期如此勤政 崇祯算是一个好皇帝吗

崇祯在位时期如此勤政 崇祯算是一个好皇帝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皇帝真是好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朝历代的灭亡都伴随着一位极其昏庸的帝王,而朱由检则是一个特例。崇祯朱由检十七岁登基,33岁大明灭亡,十七年来勤勤恳恳,勤勤恳恳,日夜操劳,从来没有举行过任何娱乐活动。一个如此勤奋的皇帝,为什么会导致一个帝...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深得刘备器重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深得刘备器重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庞统初任郡功曹,后跟随周瑜,被周瑜任以大事 ,周瑜逝世于巴丘,庞统为其吊丧至东吴,与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结交而还。南郡借给刘备后,从事署理...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对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因听闻汉献帝刘协遇害(实际上是谣传)而愤愤不平,但群臣却劝谏他自立为帝。刘备开始还不太愿意,但在诸葛亮的极力劝谏下,刘备这才于221年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政...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210年或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