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竟拥有秘密武器?打得司马懿吐血
三国时期的军事指挥家中,没有哪个人像诸葛亮那样对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花费那么大的心血,付出那么大的努力,取得那么大的成效。经诸葛亮改善的蜀军武器装备,有弩机、刀、斧、剑、铠甲、蒺藜等。弩这种兵器在诸葛亮以前很早就使用了。《太公兵法》说:“弩之神名远望。”《墨子》说:“二步一木弩,必射五十步以上。”《墨子·备城门》。《汉书·李广传》记载李广与匈奴右北平之战说:李广命令将士弓弩上弦,引满勿发,自己则“以大黄射其禆将”。孟康注说:“以大黄参连弩也。”服虔和晋灼认为,黄即黄间弩,大黄,即大黄间弩。魏明帝诗说:
*** 配图
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发机若雷讯,一发连四五。诗中所说“百石弩”显系文学夸张,但从后两句看,三国曹魏时弩的发射机关,同时射出四五支箭,已比以前有了改进。在上述基础上,诸葛亮对弩机又做了改进。史书记载说: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1964年3月,在四川省郫县太平公社的一座晋墓中,出土的一件蜀汉铜弩机实物,证实了上述史书的记载不虚。这个铜弩机是蜀汉后主景耀四年(261)制造的,弩机的郭上刻有铭文:景耀四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兴业、刘纪业,吏陈深,工杨安作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从铭文拓片上看,“中作部左兴业刘纪业”似应为“中作部左典业刘纯业”,为 *** 兵器 *** 部门中主管连弩制造的官员,“陈深”是这件或这批弩机的督造官,“杨安”是具体的制造者。
弩机是弓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望山”(即瞄准器)、“牙”(起勾住弓弦作用)、“悬刀”(扳机)等部件组成。弩的发射程序是:先将弓弦拉开,扣在“牙”上,把箭放在弩臂的沟槽里,经过“望山”瞄准后,扳动“悬刀”,“牙”松开弓弦,将箭射出。从出土文物及文献记载看,诸葛亮改造过的弓弩已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之一,以前的弩一次只能发射三至五支箭,而诸葛亮改造过的弩一次能发十支箭。第二诸葛亮改造过的弓弩射击力量大,有“十石”之重。一石是一百二十斤,蜀汉一斤约合现在九市两,十石,就是约五百三十四斤,这么大的力量,射程要比墨子所说五十步远,穿透力也大大提高。十石弩的力量很大,杀伤力也很强,它在当时是一项重要的军器 *** 技术的革新,诸葛亮北伐,使曹魏名将王双、张合死于伏弩,可见其在对魏作战中所发挥的威力。
*** 配图
由于十石弩的力量很大,它在 *** 上的技术质量要求很高。古代的弩比一般的弓力量大,由于弩力的大小不同,拉开它的 *** 也不同,力小点的用手臂拉,力大些的用足踏都不易张开。颜师古注《汉书?申屠嘉传》中的“蹶张”一词说:“今之弩,以手张者曰劈张,以足踏者曰蹶张。”但十石弩这么大的力量,用手臂或用足踏都不易张开,恐怕得用专门的绞车。弩的使用有个特点,它不是像普通的弓一样临用时才拉开,而是事先把弦扣在扳机上,射击时才把机扳开,由弓把箭射出去。
就像现在的枪一样,事先顶好子弹,临用时再扣动板机。由于弩张开的时间很长,这就要求弩的弓 *** 在长时间张开后弹力不减,还要求弩机的“牙”具有良好的性能,否则就会发生不该射出而箭射出的现象,如同今天的手枪走火一样。正因为十石弩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每铸造一个弩机,都要在上面刻上主管制造、监督制造、亲手制造诸人的名字,以便对产品质量负责任。这说明诸葛亮对军器 *** 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 配图
诸葛亮在兵器制造的质量方面也是有过教训的。那是在攻打武都的战役中,先锋部队用刀斧砍斫敌人的防御工事鹿角时,一千多枚刀斧因质量不行,不但没有破坏敌人的鹿角,反而自损而不能用,几乎误了战机。后来,诸葛亮还专门下教令说:前后所作斧,都不可用。前伐鹿角,坏刀斧千余枚,赖贼已走。间自令作部刀斧数百枚,用之百余日,初无坏者。尔乃知彼主者无意,宜收治之。此非小事也,若临敌,败人军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