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关羽 关羽是曹操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曹操和关羽是两个不同阵营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敌人,在投降曹操的所有将领中,关羽的赏赐几乎是更高的,不仅如此,当关羽表达想要,离开曹操,继续追寻刘备的时候,曹操并没有阻拦: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曹操对关羽的格外看重,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是一篇知乎上的文章,讲的很好,历史崔拿出来分享一下,如果你也喜欢历史,你也欣赏名人,请关注我在文章最下方的公众号为了方便理解,有件事要解释一下,我知道很多人都懂,反正我是翻了资料才了解的,大家见谅:
*** 配图
陈寿,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在刘备的蜀汉担任过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蜀汉投降西晋后,陈寿被征入洛阳,在西晋担任著作郎的职务,也就是这个人,写了史学巨著《三国志》。
曹操为什么特别欣赏关羽,首先是关羽的性格特征,我们对关羽的了解来自陈寿的刻画,而陈寿对关羽的了解基于以下几个来源:
之一,蜀汉大臣和士兵的评论,当时刘禅在位,关羽后代仍然活着,关羽的主簿廖化在蜀汉地位显赫,关羽的好基友张飞的女儿,是刘禅的夫人。
第二,是蜀汉的官方历史档案(不要相信陈寿说蜀汉无史官的话,理由另说)。
第三,是敌国人物的评价,陈寿后来来到了北方,奉张华命修史,著作郎的便利让他可以接触到大量北魏和东吴人物对关羽的评论。
基于这些东西而出现的关羽性格,又成为了罗贯中和后世刘关张崇拜者对关羽进行想象和再塑造的源头。
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基于这段话,我们来挖掘一下关键词。万人之敌(军事成就卓著),为世虎臣(刘备的左膀右臂),国士之风(这个评价极高,萧何论韩信,国士无双,即强调了关羽的军政才干。关羽并非许褚甘宁这样的斗将,而是韩信一般可以匡正国家的能臣。),刚而自矜(谈到缺点,陈寿非常锐利。刚,意味着不善处理挫折,自矜,说明容易看不起他人。)。
那么这些特点又是通过什么事件体现出来的呢?看史书。
万人之敌的事迹有(阵斩颜良,歼灭曹操荆州军,俘虏于禁,消灭庞德,赤壁前以水军万人掩护刘备撤退,赤壁后同曹仁相持七年,在周瑜围攻江陵时,绝曹军北道)。为世虎臣(蜀汉集团第二人,独当一面,类似韩信),国士之风(报效曹公,在刘备最艰难的时候再次追随刘备),刚而自矜(荆州谈判,和鲁肃对峙事,鄙视糜芳事,封爵时质疑黄忠地位事,诸葛亮写信劝慰后把信给诸将公开事)。那么,关羽的形象丰满起来了。以西方人的观点,关羽类似阿克琉斯,他勇猛无敌,品德高尚,忠诚可靠,但也存在着致命的缺点。他形象伟岸,声若洪钟,爱惜士卒,藐视士大夫,谋略长远,善于策划和指挥,也深得军心。那么,在我看来,曹操心中的关羽,是一个他理想中的自己。
*** 配图
为什么呢?看史书。
和关羽相同的一点是,曹操出身也很低,在同袁绍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曹操心中浓重的自卑感一直无法消除。他游乐放荡也好,忠于王事也罢,这种感觉折磨着他。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自卑又引发了曹操疯狂的上进心,在练武,学文的过程中,曹操的军事,文学天赋逐渐显露,让他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相反,在同袁绍后来相处的日子里,曹操对这些出生高贵,却满腹机心的同伴,慢慢产生了一种鄙视和孤独感。
他出身宦官,却同士人的儿子混在一起,他一心报国,身边这群人却包藏祸心。
这种孤独,自卑,鄙视,自大的复合心态一直伴随着他,有一天,他遇到了刘备和关羽。
那个时候,曹操仿佛看到了知己,看到了同类人。
历史记载曹刘的之一次相见是伐董卓前的洛阳(汉末英雄记,献帝春秋(貌似))。历史没有透露更多的东西,留出空间,我们可以想象。
当二人再次会面的时候,有了青梅煮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这既是一种坦诚,也是一种试探。刘备的反应并不让他意外,他也许会暗暗认同之余,又有了一些不应该有的遗憾——我们知道,曹操的浪漫主义病一直很重。这之后,曹刘很快决裂,曹操对刘备的快速打击,可以说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说是一种赞赏(刘备人杰也,必先击之)。
*** 配图
这之后,有了关羽降操。
曹操长的矮小猥琐,而关羽容貌雄伟。曹操这辈子都没能找到一个值得效忠的君主,好让他去做征西将军曹侯(曹操的人生理想),而关羽很幸运,他从一开始就认识了杰出的君主刘备,并决心与他相终。有时候,曹操不愿意承认刘备的魅力,以及关羽对刘备的感情,而种种试探(封赏和交心)后,关羽的大义又逼迫他承认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我想要做却不可能做到的人。
这是一个我想动摇而动摇不了的人。
他比我要幸运。
最后,曹操开始真心实意地欣赏起这个人来,他甚至愿意用纵敌的行为来完善关羽的完美。
于是,有了那句苍凉而大气的话,彼各为其主,勿追也。除了关羽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并用余生来完善自己,而曹操从一开始就走向扭曲,最终变成一个自己不想变成的人这一点外,两个人非常相像。他们都出生不高,才华横溢。他们都对军旅生活抱有憧憬,从小有着建功立业的英雄梦。他们都鄙视士大夫,相对草根。甚至,他们都很好色,连对女人的品位都很像(关羽同曹操攻打吕布时,曾向曹操要一个女人,曹操开始答应,后来发现这个女人也是自己的菜,就自己要了)。甚至,他们都是读书人,热爱左传,热爱孙子。但是,重点是但是。
*** 配图
关羽一生无悔,死得其所,他的墓碑上注定要刻上那些华丽的头衔,从汉寿亭侯,前将军,到我们熟知的武圣大帝。
而曹操知道,自己的墓碑和后世评价不可能太好。他是权相,他是汉贼,他是魏武帝,但是,他永远不可能成为汉征西将军曹侯。
有时候觉得,曹操身上的无奈,就是那个时候华夏民族的无奈。他力图维持的帝国统一,很快毁于司马氏的乱政。他力图坚持的法家集权,很快崩毁于自己儿子喜欢的九品中正。他一心想坚守的大汉的武功和帝业,最终为南下的胡人所荼毒,曹操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那句话,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曹操最欣赏的人,无论是刘备,关羽还是荀彧,都最终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他们缠斗一生,为了复兴一个大一统帝国捐尽了心血,但是他们不能胜利。
那么,让几个片段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建安二十三年,白发苍苍的刘备和曹操最后一次相逢于汉中战场,烈士暮雨,卷水苍苔。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威震华夏。
一年后,年迈的魏王最后一次看到了关羽。
君侯别来无恙。
对于曹操来说,他心中的理想人格在那一刻轰然破碎,雷击火焚。那个活在曹操心中的,汉征西将军曹侯彻底死去了,他杀死了内心中那个荣誉,崇高的自己,也杀死了长期以来激励着他不断前进,不断杀戮的英雄梦。
几个月后,魏王薨。谥武。
又过了几个月,他一生的宿敌,汉帝刘备崩,谥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