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晁错剥夺诸侯封地 晁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6-09)110

晁错(读chaocuo,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54年),河南禹县人,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关于晁错最有名的是主张剥夺诸侯王的封地,造成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国之乱,而他全家也因为这件事被杀,是西汉建国初期,更大的冤案。抵抗匈奴最有效的 *** ,我们在讲周亚夫和冒顿的时候就有提到过,从刘邦到汉文帝景帝,是匈奴最强大的时期,汉朝对付他们的 *** 就只是尽量躲在长城内,躲在城堡内,利用坚硬的城墙来阻挡匈奴人的进攻。匈奴人知道城堡肯定不好打,他们的目的只是抢劫,于是很happy的到每个村庄去大扫荡,扫完再一溜烟回去了。

晁错剥夺诸侯封地 晁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配图

针对这些情况,晁错提出了三个很牛逼的军事理论,应该说,此后抵抗草原部落的名将或多或少都采纳了这几个建议:

之一、劝降草原相对弱小的部落

草原民族有大大小小几百个,一个部落强大之后,就会开始占领吞并其他部落,当所有部落统一之后,就开始了侵略战争,包括进攻中原,这是冒顿、成吉思汗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宏图大略的草原首领都会采取的方式。

其中有一些草原部落因为弱小,但是又不想被吞并,于是只有向中原寻求庇护。晁错的意思,就是尽可能多的接受这些部落的投降。

第二、更好的利用地形

草原部落都是骑马出生,所以匈奴的部队都是骑兵,而中原的呢,是以步兵和重甲骑兵为主,就是无论走路的还是骑马的,全身上下都穿着厚厚的防弹衣,速度不快但是血很厚。

晁错的建议就是在适合骑兵打仗的地形呢,让归顺中原的草原部落去和匈奴人打;在山地等不适合骑马的地方呢,让步兵去和匈奴人打;在盆地或者包围战的时候呢,让重甲骑兵去打,总之就是尽量发挥中原部队的优势,反正匈奴人就一种兵,都是骑兵。

第三、迁徙囚犯或者贫民

将囚犯或者自愿的老百姓迁徙到河套,和匈奴交界的地方,提供粮食、种子和必要的生活用品,还给钱,让这些人自发的抵抗匈奴,因为匈奴的骑兵速度很快,如果看到哪里有很多士兵,就打马换个地方继续抢劫,所以让老百姓自发组织民兵,只要能杀死匈奴人,重奖,如果被匈奴抢劫了,损失, *** 负责。我们知道,囚犯当兵战斗力是很强的,在这里杀人不犯法,还有钱拿,只要抵抗到 *** 军支援,他们就可以光荣退休,继续种田,好事啊。

晁错剥夺诸侯封地 晁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配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晁错开始

今天看易中天老师的百家讲坛,里面讲到封建,什么是封建呢?封,就是划定疆域,建,就是任命国君,所以秦国之前,实行的都是联邦制。但是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就建立了郡县制,就是地方领导没有自己的军队,当然也不能随便任命谁当官,谁就做官,一切都需要听中央的,听皇帝的

1、晁错为什么要消番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对两种方式进行了改良,京城,皇帝坐的周围,实现郡县制,外边,就是国家的边境地区,实现联盟制。刚开始,汉朝刚建立的时候,这些地方都是封给异姓王的,后来刘邦怕江山不稳啊,就都把这些异姓王的封地给收回来了,封给了自己家的亲戚和儿子。

让刘氏家族的这些人去保家卫国,都是自己家的人,那应该不会造反了吧,于是刘邦很安心的去世了。

到了文帝景帝的时候,有几个邦国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尤其是吴王刘濞,不仅有强大的军队,而且自己铸钱,如果有人犯了法,杀了人,只要跑到吴国就行。这是明显要造反的兆头啊,筹钱、养人。

所以那个时候,皇帝的命令对于这些诸侯来说,没有太大的威慑力,天子只有京师周围的一亩三分地是自己的。

2、刘濞为什么要造反

这个刘濞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要造反呢?刘濞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当时原来的诸侯王在英布叛乱的时候,被英布给杀了,而刘邦的儿子又都年纪太小,刘邦觉得刘濞是个人才,打起仗来一点都不含糊,所以就让刘濞做了吴王。

人是有野心的动物,当你年薪只有五万的时候,想想要是年薪有个十万,那就好了;当你年薪十万的时候,你会希望有二十万、三十万,一直往上增加,当官也是一样,当你只是县长的时候,就想做市长,然后省长,刘濞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好青年,所以他想做皇帝。但是一个藩国就算再厉害,也没有办法和中央对抗,刘濞一直在等待时机。那么,这个时机是怎么来的呢。事情的导火索就是晁错向汉景帝建议,消弱藩国,因为这些刘姓诸侯王,有钱有兵,这么发展下去,就有可能会回到战国七雄的那个年代,所以汉景帝非常支持晁错的消藩行动。消藩就是将诸侯的土地,一点点的剥夺,今天要个县,明天再要个县,直到这些诸侯成为光杆司令。

晁错剥夺诸侯封地 晁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配图

不过很显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建文帝朱允炆没有读过这段历史,如果他们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的这场七国之乱,很可能也不会有朱棣的靖难之役。

手里的权利被慢慢夺走,这些诸侯王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又不敢造反,因为当时中央还是非常强大的。正当其他诸侯在犹豫的时候,刘濞开始行动了,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发动了著名的七国之乱。

晁错是怎么死的

因为事件的起因就是晁错的消藩运动,而且七国之乱在开始的时候,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皇帝被身边的小人晁错蒙蔽了,以至于要杀死自己的亲戚,我们都是姓刘的,一家人啊。所以这不是造反,只是想打到京城去,杀死晁错,帮助皇帝清理身边的小人。

皇帝一看,不会吧,这么多人来打京师,就只是为了杀晁错,好吧,那我现在就把晁错杀了,你们也不要造反了,大家都回去洗洗睡吧。

于是汉景帝派了公安部长陈嘉去家里找晁错,当时晁错官也是部长级,很大的官,看到公安部长来请他一起去见皇帝,想也没想,换上衣服就去了。出了家门口,就直接被陈嘉带到了东市,就是砍头的地方,直接把人给杀了。

自始至终,晁错都不知道什么情况,不是去找皇帝吗,怎么忽然要杀我,我要去找皇帝理论,没等晁错和皇帝说上话,就已经被杀了,连同一起被杀的,还有晁错的一家老小。

消藩最后的结局

不管怎么样,最后的七国之乱被周亚夫平定了,而这些在外面的邦国,也被汉景帝一步步的剥夺了作为诸侯王的权利,直到汉武帝时期,全国才真正开始了郡县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的命令才可以毫不保留的传遍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从此之后,汉武帝才可以集中全国所有的资源,对匈奴发起反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6/130261.html

“晁错剥夺诸侯封地 晁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相关文章

李商隐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李商隐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李商隐凭借自身横溢的才华和卓越的创作水平,在逐步走向衰亡的晚唐,把唐诗推向了最后一座高峰,为后世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诗名句。但为啥不到知天命年就溘然长逝了呢?是他的人生艰难困苦且不得意啊!(一)才华横溢仕途坎坷李商隐不到...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于谦不是忠臣吗?他为什么不去阻止“夺门之变”?,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夺门之变时,朱祁镇被囚禁在南宫。不管筹划政变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是从哪里出发,政变这个事件,是从打开南宫之门、迎出朱祁镇开始的。南宫位于现在北京东城区普渡寺位于南池子大街,原址是南...

石亭之战曹休为何会被周鲂所所骗?

石亭之战曹休为何会被周鲂所所骗?

石亭之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的战斗,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演义》中有“周鲂断发赚曹休”的经典桥段,描写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石亭之战。228年曹魏方面出动十多万大军,陆逊率五万人在石亭大破曹休,不久曹休羞愧而死,第二年孙权凭借此战声势称帝。石亭之战的主角是陆逊和曹休,...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武则天临死前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武则天传给自家人不行吗

武则天临死前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武则天传给自家人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为何最终把王位传给了李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想必大多数人都看过《武媚娘传奇》这部影视剧,剧中描绘了武媚娘一生的故事,她本是并州人士,唐太宗选才女充盈后宫时选入后宫,而后成为了唐高宗的妃子。唐高宗和武则天感情日笃,这遭到了宫中其他妃子的妒忌...

刘有诸葛亮曹有郭嘉 孙权身边的谋士是谁

刘有诸葛亮曹有郭嘉 孙权身边的谋士是谁

刘皇叔有谋士孔明,曹孟德有谋士郭嘉,那么孙权的谋士会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那个特殊的时代,杰出的文臣武将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若谈及大家对武将的喜欢,不外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但要将那个时候的文臣...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一对死对头,为何官渡之战时不计前嫌,投降了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曹操一生所打的败仗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宛城之败。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偷袭,险些丧失了生命。虽然他历经艰险逃脱了性命,但是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