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无双战神为何下场悲剧?绰号人屠
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编撰了《千字文》。其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来形容战国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白起初次崭露头角,是在公元前294年攻韩之役,攻下新城的白起被晋升为“左更”。次年伊阙之战,白起又大败韩魏联军,连拔五城,斩首24万,生俘魏将公孙喜,一战成名。
*** 配图
公元前280年,秦军大举攻楚,攻楚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白起率领,攻向楚国重镇鄢(今湖北宜城西南):另一路由蜀守张若率领,直至巫地、黔中,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两路互为声援,使得楚国不能首尾相顾。
楚军主力在鄢与秦军大战,白起攻城不下,遂采用水攻,在鄢城百里之外建立水坝,壅西山长谷水为渠以灌鄢城,滔滔大水从鄢城东北角冲开城墙一贯而入,“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
次年,白起再次乘胜攻楚,夺取安陆,并攻陷楚国郢都,大举进兵洞庭湖边,遂迫使楚国仓皇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从此,秦国以郢为南郡,白起因战功而被封为武安君。
此时的战国大格局中,曾经一度的超级大国魏、楚已经日暮西山,东方唯一的超级大国齐国因秦国连年的连横外交,也始终不与秦国正面为敌。
在阻碍秦国一统六合的道路上,最主要的强敌只剩下了一河之隔、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民风彪悍、军力齐整的赵国。
*** 配图
公元前260年,秦军在左庶长王齕率领下,进攻上党,虽然秦军主帅为王齕,但赵国朝堂之上,真正恐惧的还是白起。
平原君认为,白起之善战,简直到了“无解”的程度,上策是“可与持久,难与争锋”,为此平原君推荐了心目中更佳的统军将帅人选——勇鸷而爱士、知难而忍耻的老将廉颇,并制定了避免与秦军野战、坚守不出的正确战略。
老成持重的廉颇,将自己的大营设在今高平东南丹河东岸大粮山一线,并预计高平西北丹河一线为主战场,并设下空仓岭、丹河与百里石长城三道防线。
秦军在王齕率领下,于六七月间突破赵军之一道空仓岭防线,一鼓作气抵达丹河西岸,然而在此却未能再进一步,整整对峙了3年之久。秦军远道而来,粮食辎重运送不利,士气越发低下。
然而,就在廉颇的战略即将开花结果的时候,秦国的外交战略再次成为了决定战场天平倾向哪方的“场外因素”——秦王令人“使千金至赵为反间”,成功地使赵孝成王将廉颇的正确战略视为畏缩不战,以名将赵奢之子、年轻气盛而又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取而代之。在得闻消息后,秦国朝堂大喜过望,迅速秘密派遣白起至前线取代王齕。
*** 配图
在整个长平战役之中,白起率领秦军共歼灭俘杀赵军45万之众,使得在东方六国之中当时军力最为强盛、抗秦意志最为坚强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那么,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最终的下场如何?
长平之战后,秦王想要一口气灭掉赵国,而赵国则联合其他几国共同对抗。在苏秦之弟苏代的游说下,秦国国相范雎进谗言,将白起调回朝廷,致使秦国坐失良机。白起愤愤不平,直言进谏,更激怒了秦王。在秦国一败再败的情况下,秦昭襄王一怒之下,令赐白起死,使者风尘仆仆、快马加鞭于咸阳西十里杜邮将白起赶上,一代名将仰天长叹,慷慨引剑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