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大年初一怎么过:为光绪皇帝包饺子
慈禧,这位统治清朝四十七年的皇太后过着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室生活,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凌驾于大清皇帝权杖之上的“老佛爷”每逢大年初一却要亲自下厨,为光绪皇帝包上一顿素馅的水饺。
图片来源于 ***
说起水饺,人们大都知道诸如“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围锅转”等流传的民谚。在现今中国不论北方,还是南方,饺子作为一种年节食品,仍然拥有举足轻重地位。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尤其是大年初一,必吃饺子不可。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当然要年年春节年年过,可为何饺子也要年年吃呢?其实大年初一吃水饺历史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饺子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美丽的名目,比如它在唐代时被称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罗角儿”;明末称为“粉角”;清朝为“扁食”。实际是源于古代的角子,且早在三国时期时,魏国人张揖著《广雅》就有提到,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演变而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饺子渊源流传最广的两种说法为“张仲景说”和“李世民说”。
图片来源于 ***
先说说“张仲景说”。历史上说饺子源自“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东汉时期,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就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人们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走到家乡白河岸边那天正好是冬至,见不少百姓饥寒交迫,耳朵都冻得溃烂了。当地当时还伤寒流行,病死的人甚多。于是在南阳东关,张仲景命弟子搭棚支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一锅同煮,熟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再煮制成“祛寒娇耳汤”,人们服用两只娇耳一碗汤,一直从冬至吃到除夕,既抵御了伤寒,又治好了冻耳。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并在每年的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再说说“李世民说”。唐太宗李世民喜欢吃丸子但又怕油腻,便令御厨在肉中加菜,结果炸、氽都不能成型。御厨灵机一动用面皮包住水煮,唐太宗吃时问此为何物,厨师答曰用面皮包的丸子,这样做牢固,叫“牢丸”。唐太宗吃后大为赞赏,从此“牢丸”便流传了下来,渐渐地成为重大节庆的标志性食品。
图片来源于 ***
明朝中期以后,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食饺最盛是在清朝。清朝过春节包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另有有关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有的史料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也就是说过年时吃饺子,有吉利,以示辞旧迎新之意。晚清文人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
到了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每年都要带领隆裕皇后等人为光绪皇帝包一顿素馅饺子。据清宫史料记载,当除夕之夜十二点的钟声将过时,御膳房就将事先预备好的各种素菜,排好在长案上,慈禧太后命皇后、嫔妃、格格等人全都来到大殿,一齐动手做素馅饺子,于是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上热闹非凡,一片叮当乱响。切剁好素菜,放到慈禧太后面前,由皇后、妃子、大公主等人拌馅儿,而口味的咸淡,则由慈禧太后亲自尝过后决定。
包好饺子后,慈禧太后命众人回宫更衣,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再回到殿上。当光绪皇帝给慈禧太后贺岁时,众人须躲避到屏风后面。等光绪皇帝向慈禧太后叩头完毕,慈禧会说一句吉利的话,然后命光绪皇帝在殿上吃素馅的饺子,众人便从屏风后面走出来,隆裕皇后和瑾妃则站在桌旁伺候。等光绪皇帝漱口净手后,隆裕皇后领嫔妃及宫女再来行礼贺年,宫中的太监们也口称“万岁新喜”给光绪皇帝叩头。光绪皇帝受礼毕才退出,另去别处接受群臣贺礼,当然群臣必须要先到慈禧太后这儿跪拜贺礼之后,才能去给光绪皇帝跪拜致贺。慈禧太后的大年初一就这样地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