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历史上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7-07)80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历史悠远,不缺笑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传承着诸多的文化记载和典故传说。帝王是一个国家的更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在常人眼中,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宫妃嫔成千上万,恣意玩弄;朝中大臣黎民百姓,尽在掌控。

揭秘:历史上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 配图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皇朝的更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帝只有一个,而觊觎皇位的往往有一群人。政权的更替、皇位的传接,通常充斥着血腥味。一个皇帝被废后,其一般结局是失去那至高无上权力的同时,往往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因为新皇帝会不留后患而将之杀害,而像汉废帝刘贺、汉献帝刘协、蜀汉后主刘禅等被废帝位而又能颐享天年的却不多见,由于被废后而自缢身亡的,也许你没听说过(笔者注: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因李自成起义军兵临城下即上吊自杀),不过今天小编诉你,还真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成汉皇帝、成幽公李期同志。

两晋时期,中国在完成短暂统一之后重新回归到四分五裂的状态,而东晋(316-420年)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与周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西晋末年,巴西宕渠人李特率领因齐万年之乱受害的流民进入巴蜀,和当地刺史赵广发生冲突,之后李特便率部攻破成都,斩杀赵广。李特牺牲后,其三子李雄(272-334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建都郫城。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平西将军罗尚派兵攻打李雄,李雄击败罗尚的进攻,占领了成都,僭称成都王,在境内特赦,建年号为建兴,废除西晋的法规,设立约法7章。封拜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及其他各类职官。

两年后,李雄僭即帝位,改年号太武,国号大成。东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李雄患病而死。李雄共生有十个儿子,但没有一个合他的意,生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而立二哥李荡的四子李班为太子,封四子李期为安东将军。李班为人谦虚能广泛采纳意见,尊敬爱护儒士贤人。李班性情博爱,行为符合轨范法度。李雄卧病不起的时候,李班日夜侍奉在身边。

成汉武帝、太宗李雄死后,太子李班承嗣帝位,任命堂叔李寿(300-343年)为录尚书事来辅佐朝政。当时镇守江阳的李雄之子李越(?-338年),因对李班不是父亲李雄的儿子,心中很是不满,回成都奔丧时和李期(313-338年)合计杀死了李班。史载:“班非雄所生,意不服,与其弟安东将军期谋作乱”。

揭秘:历史上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 配图

发动政变,李越是主谋,也是操刀者,李期只是同伙;再者李越是李期的兄长,无论是看功劳还是看次序,李越最有资格当皇帝,李期和众人也想立李越为皇帝,“众欲立越”,但李越不干,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李越认为,李期虽为庶出,却是任皇后所养大,且“多才艺,有令名”,自己的威望、才能及个人势力远不如李期,故“越奉期而立之”,李期白捡了个皇帝当。于是,李期即皇帝位,大赦境内罪犯,改年号为玉恒;封堂叔李寿为汉王,拜为梁州刺史、东羌校尉、中护军、录尚书事;封兄长李越为建宁王,拜为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

李期,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自幼聪慧好学,弱冠时就能作文章,轻财物而好施舍,虚心招纳人才。初任建威将军,李雄让儿子们和宗室的子弟们各自凭恩德信义聚集徒众,多的不到数百人,可是李期单单招到了上千人。他推荐的人,李雄多半任用,所以长史列署有不少出自他的门下。能力强,人脉旺,尽管在诸子中李雄对李期高看一眼,但没有让他接班的意思。而称帝后的李期似乎想换了个人似的,他“骄虐日甚,多所诛杀”。

他毒死兄弟李霸、李保,令大臣们心怀恐惧,内心不安;他诛杀夷灭了很多人家,抄没他们的妇女和财物来充实自己的 *** ,宫内宫外人心惶惶,路上相见也只敢用目光打招呼,劝谏的人都定了罪,人人只想苟且免祸;他让宫中的猪和狗相交配;他又毒死汉王李寿的堂弟、安北将军李攸,并多次派中常侍许涪到李寿那儿去,察看他的动静;为了巩固自身地位,李期排除异己,党同伐异,并重用了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等一班庸才,致使朝政黑暗,纲纪紊乱,成国形势江河日下。

揭秘:历史上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 配图

咸康四年(338年),成国三朝元老,素来忠心耿耿、职高位重、享有“贤相”盛名的汉王李寿率领一万步骑兵,从涪城出发前往成都,声称景骞、田褒扰等乱朝政,发动晋阳之甲,以清除君主身边的恶人,任命李奕为先锋。李寿到到达成都,李期、李越没料到他会来,一向不加防备,李寿于是占领成都,驻兵到宫门前。李期派侍中慰劳李寿,李寿上奏章说相国建宁王李越,尚书令、河南公景骞,尚书田褒、姚华,中常侍许涪,征西将军李遐和将军李西等人,都是心怀奸诈扰乱朝政,图谋倾覆社稷,大逆不道,罪该诛杀。李期顺从了他的意见,于是杀了李越、景骞等人。李寿假托太后任氏的名义下令,将李期废为邛都县公,幽禁在别宫里。李期叹息说:“天下主乃为小县公,不如死!”,同年(338年)李期自缢而死,时年二十五岁,共在位五年。废掉李期后,李寿即帝位,将李雄的儿子全部诛杀,改国号为汉,改元汉兴,是为成汉昭文皇帝。

史载:“班以宽爱罹灾,期以暴戾速祸,殊涂并失,异术同亡。” 李期从皇帝跌为县公,从人主沦为囚徒,身遭幽禁,心遭打击,自觉窝囊,无颜苟活,在发出这一番无奈的感叹后不久,便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三年半前,李期伙同其兄长李越发动政变将堂兄李班废杀,风风光光地当上了皇帝;而今,他因暴戾无道又被汉王李寿废黜,灰灰溜溜地选择了上吊自杀,成为中国史上之一个被废后选择自杀的皇帝。李期死后,无庙号,谥号幽公,李寿赐给他鸾辂和九旒,其余以王礼下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7/135124.html

“揭秘:历史上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对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没有攻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得神乎其神,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似乎诸葛亮是个神通广大的神人。其实,历史上诸葛亮也是个普通人,只是在治国理政和带兵打仗方面非常有才能而已。他的宿敌司马...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对曹操为何斩杀聪明绝顶的杨修,却不杀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出兵汉中时,命人抓住主簿杨修,手起刀落,砍掉了他的脑袋,并将头颅挂于军营门外。杨修被杀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鸡肋”,不过背后还有两个真正的原因。杨修的罪名是“扰乱军心”。曹操此次出...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对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为什么要叛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荆轲为什么能够接近秦始皇呢?那是因为他献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樊於期本来是秦国非常重要的将领,他的地位甚至...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孟德为何能统一中原?不只是挟天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一位口碑两极分化的枭雄,他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世人都说曹操是乱臣贼子,以要挟天子来得到天下,这样一个人就算成就了大业,但也因此遗臭万年。可是纵观他在三国...

朱琏:宋钦宗赵桓的皇后,为了捍卫尊严宁死不屈

朱琏:宋钦宗赵桓的皇后,为了捍卫尊严宁死不屈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历史上最惨烈和屈辱的事件莫过于“靖康之难”。靖康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破都之耻,第二是被俘之耻,第三便是“献乳礼”和“牵羊礼”。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陷汴京城,除了烧杀抢掠外,还俘虏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三千余人北上金国。汴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还不知道:朱棣为何选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而非战功卓著的朱高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明朝历史的人想必对朱棣这位皇帝并不陌生。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后来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地。按理说朱棣是不会继承皇位的,但是他的野心勃勃使他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从而从...

李世民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李渊是什么态度?

李世民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李渊是什么态度?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储之位。关于这次事变,唐朝官方参与修纂的史书记载的十分隐晦含糊,致使事变真相千年迷离。为此,史学界曾进行了长期努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