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更大的失误,直接导致蜀汉的更先灭亡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7-23)140

诸葛亮作为蜀汉中期的“擎天柱”,事无巨细,大权独揽,他为了实现“复兴汉室”的夙愿,屡次北伐,虽然皆无功而返,甚至最后病死于军前,但却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赞誉。

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但也历来为封建文人尊崇,认为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确实,历史上的诸葛亮人品道德著于史册,无可辩驳。但是,人无完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蜀汉灭亡的根源恰恰就是因为诸葛亮。

笔者这么写估计很多亮粉要口诛笔伐,义愤填膺了。但是且慢,看完文章再骂不迟。

我们说诸葛亮“误”蜀汉,并非无中生有,刻意抹黑。诸葛亮治理蜀汉,更大的失误是:没有关怀巴蜀士族,没有人尽其才,没有实现刘氏与巴蜀本土豪强的融合。

我们先看诸葛亮的代表作《出师表》,在表中,诸葛亮特意提及四个人推荐给刘禅,他们分别是:郭攸之、费祎、董允和向宠。

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暢军事。”

诸葛亮最大的失误,直接导致蜀汉的最先灭亡

*** 配图

我们会发现,诸葛亮特意推荐的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荆州人士。

郭攸之,南阳人。

费祎,江夏鄳县人。

董允:南郡枝江。

向宠:襄阳人。

我们再看诸葛亮掌权时重用的人才,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荆州人士!

马谡,诸葛亮的贴心小伙伴,襄阳人。

陈震,为诸葛亮出使东吴,南阳人。

廖立,被诸葛亮称赞为与庞统齐名的人才,武陵人。

杨仪,诸葛亮幕府高级参谋,襄阳人。

从上面这个名单不难发现,诸葛亮似乎对于荆州出身的人有种特别的感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诸葛亮本身就是荆州派的代表人物!

汉代以乡土之情为纽带,形成政治集团,在“老乡”观念的作用下,本土之人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直到一千八百年后的近代,蒋介石仍秉承这一思维,重用浙江人。

也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诸葛亮之一次北伐曹魏,在关键的街亭之战中,才会“违众拔谡”(违背众人意愿强行提拔马谡),目的就是为了使马谡立下大功,将其培养成未来荆州派的代表人物。但是,马谡不争气,使得诸葛亮的苦心变成了悲剧。

诸葛亮作为荆州派领袖,重用荆州人本无问题,领导嘛,总要用自己人。曹操就重用谯、沛之人。

但是,诸葛亮作为一个统筹全局的人物,是当时蜀汉实际掌权的人,他的这一人事任用方式,直接导致巴蜀本地士族的抵触。

蜀汉中后期,以谯周等为代表的益州本土士族,对于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十分不满,原因就是他们对于蜀汉没有归属感。在他们眼中,诸葛亮甚至是刘备,始终都是外来户。

诸葛亮最大的失误,直接导致蜀汉的最先灭亡

*** 配图

我们要知道,汉末三国时代,基层权力其实是控制在那些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的手中,如果当地豪强和大族不支持一个政权,那么这个政权就会举步维艰。

当年曹操之所以能战胜袁绍,就是因为获得了以荀彧为代表的颍川士族的强力支持。而赤壁之战时,以张昭为代表的东吴士族力主投降,是因为当时孙氏政权与东吴士族尚未融合,大家离心离德。

我们客观的说,诸葛亮对于益州士族并非一概不用,他掌权的时代,也确实任用了一批益州本地人,但是,对于诸葛亮的任用,我们会发现很多猫腻!

诸葛亮任用的益州本地人多为赳赳武夫,目不识丁的粗人,比如王平、马忠和张嶷。

王平是个文盲,最开始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诸葛亮用这种人,难道不是出于便于指挥的目的吗?

相反,对于那些有思想,有政治诉求的益州人氏,诸葛亮的任用就慎重的多。

即便诸葛亮任用了一小部分如杨洪等益州士族,但是也绝对无法掩盖诸葛亮重用荆州人,打压益州人的事实。

这一点,我们对比刘备的用人就会看得更加清晰。

刘备入主益州后,作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力提拔益州本地人,其中以法正、李严为代表。

很长一段时间中,法正的官职和地位甚至与诸葛亮并驾齐驱。

诸葛亮最大的失误,直接导致蜀汉的最先灭亡

*** 配图

在刘备时代,益州人获得了空前的政治地位,正是因此,刘备才能以巴蜀半州之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血战两年打赢汉中战役,没有益州当地士族的支持,这是难以想象的。

反观刘备死后,诸葛亮先是打压益州派的代表人物李严,要知道,李严是刘备托孤大臣之一。结果先是被诸葛亮架空(刘备临终前任命李严为蜀汉更高军事长官),后又贬到东部,最后找借口将其免职。

还有,益州派的另一位重要级人物孟达。孟达投降曹魏后打算重新归蜀汉,就在诸葛亮之一次北伐曹魏之战前夕,孟达暗中联络诸葛亮,愿意出兵呼应北伐。结果,这件事败露,被司马懿奇袭。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司马懿围攻孟达的近两个月中,诸葛亮竟然按兵不动,坐视孟达灭亡。

很多人认为是孟达灭亡太迅速,所以诸葛亮来不及救援,根本不对,《三国志@费诗传》已经给出了答案:“亮亦以达无诚款之心,故不救助也。”

也就是说:诸葛亮压根就不相信孟达。

民间谚语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是蜀汉后期人才匮乏。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真的是蜀汉无人可用吗?当然不是,益州户口百万,总能选出几个能臣干吏,忠臣良将吧?

诸葛亮最大的失误,直接导致蜀汉的最先灭亡

*** 配图

看看人家东吴孙权,前期与南方士族不对眼,后来改变策略,以招抚联姻,高官厚禄,立功封侯的方式,将“四大家族”尽数笼络到自己麾下。使得孙氏这个基层武人出身的政权,获得了江东世家大族的认可和鼎力支持。

孙权敢于任用江东大族的代表人物陆逊独自镇守荆州十余年,诸葛亮敢吗?孙权敢于任用另一江东大族顾家的顾雍为丞相,诸葛亮有这种魄力吗?江东大族朱家,为了保孙家江山,大冬天光着膀子直言进谏,益州士族有这样保蜀汉江山的吗?就连铁杆投降派张昭,后期都被孙权收服了,诸葛亮呢?

诸葛亮处理荆州和益州冲突的方式,只有两招:之一,道德上赞扬,第二,流放他乡,永不叙用。

相比较刘备、孙权处理本土士族的手段,诸葛亮确实有很大差距。

所以说,诸葛亮说到底只是一个军师谋士,做不得君主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7/137834.html

“诸葛亮更大的失误,直接导致蜀汉的更先灭亡” 的相关文章

曹操原本留下四个人能防止司马懿谋反 他们最后为何都被杀了

曹操原本留下四个人能防止司马懿谋反 他们最后为何都被杀了

对曹操留下四人防止司马懿谋反,本可万无一失,无奈全被曹丕杀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中包括一代枭雄曹操的死。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改国号为魏,三国时代正式开始。然而,曹丕能够建立魏国,要感谢他的父亲曹操。曹操在他的一生中完成了北方的...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千叟宴”,一定要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体现仁孝天下,更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皇帝干了一件事: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时值康熙六十大寿,他突发奇想,为了与民同庆,他与众大...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明代文学史家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讲到了一件事:“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者三……”这里的张乖崖,就是宋朝开国初期的大臣张咏。宋朝建国以后,四川很不平定,爆发了多场动乱。规模最大的莫过于王小波...

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弘光帝朱由崧,南明首位皇帝,是明季政治舞台上一位昙花一现的人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死国,北都沦陷,消息传到南京后,各方大为震惊,然而天子蒙凶,事关重大,不可不察。四月二十五日,崇祯死讯最终确认,“壬午北信报确,史可法约南京诸大臣出议...

士壹:三国时期官员,因士徽叛乱牵连而被免为庶人

士壹:三国时期官员,因士徽叛乱牵连而被免为庶人

士壹,苍梧广信人,士燮之弟,汉末至三国时期人物。曾因恭送刺史丁宫而后被宫召入朝廷,因董卓之乱,士壹逃回故里,领合浦太守。后随兄降吴,最终因其侄士徽叛乱牵连而被免为庶人,数年后因犯法而被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士壹是士燮的弟弟,起初为郡督邮。刺史...

福全是什么身份?他与康熙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福全是什么身份?他与康熙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爱新觉罗·福全是顺治皇帝次子,康熙的异母兄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虽说是次子,但由于皇长子年钮只存活了89天便夭折了,因此福全又是事实上的皇长子。福全从小性格柔顺,对孝庄太后和顺治帝都颇有孝心,按说要立储君,他是最有资格的。可是当顺治帝问他长大有什么志向时,年幼的福全朗...

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俞通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俞通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知道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俞通海,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是大明开国名将,以忠勇和凶悍著称,曾经为救朱元璋,被大船所压,同行的人全死光了,但是他活了下来!大约在元至正十一年的时候,在汝、颍一带,盗贼肆虐,老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叫作金花小姐的人,她自称自己懂得很多神通广大的妖术,可以造福...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909年—987年),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