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操批三国大将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7-28)120

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侠客勇士或许管用,但如果是统兵大将也这样做,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起码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张辽曾经只身前去招降一个叛将,事情虽然成功,但回来后曹操却批评了他,说这种事情不是大将所为。张辽被称之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一生战功卓著,为曹操父子所倚重。

曹操批三国大将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

图片来源于 ***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早年曾经从属丁原、董卓、吕布。曹操攻破徐州的都城下邳,吕布战败被杀,张辽率部归顺了曹操。官渡之战以后,张辽在跟随曹操征讨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的征战中有功,逐渐被曹操任用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打败袁谭以后,曹操派张辽率军攻打海滨地区,讨平了辽东的柳毅。回到邺城,曹操亲自出来迎接,拉着张辽同乘一辆车,同时任命他为荡寇将军。后来,张辽又率部攻入了灊山,斩首陈兰、梅成,平定了淮南,曹操当众予以表彰。

张辽作为历史名将,使他成名的战役是合肥战役。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曹操西征汉中的张鲁,留下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七千人守卫合肥。临行前,曹操交给护军薛悌一份手令,在外封上写着:“敌军到来再打开”。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众将一起打开命令函,见上面的命令是:如果孙权来到,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准出战。众将疑惑不解。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经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要趁敌人尚未形成包围圈就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就可以坚守了。成败的关键,在此一战,大家有什么可疑惑的?”李典也赞成张辽的意见。

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死的士兵,共得到八百人,杀牛犒劳将士,饱食后准备第二天大战。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连杀几十名敌兵,斩杀两名敌将。张辽大呼着自己的姓名,冲入敌人的营垒,直到孙权的大旗之下。孙权及其将领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登上高丘,众将用长戟护住孙权。张辽喝斥孙权下来接战,孙权不敢动。望见张辽带领的兵少,孙权的部下渐渐聚拢,把张辽包围起来。

张辽左冲右突,奋勇向前,冲开缺口,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余下的士兵高声呼喊说:“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身杀回,再入重围,救出余下的士兵。孙权的兵将望风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大为受挫。张辽退回去修筑防御工事,大家心情也安定下来,将士们都很佩服张辽。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眼见得不可能攻破,便领兵撤退。张辽率领各路兵马追击,几乎抓获孙权。曹操后来听说后,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任命张辽为征东将军。第二年,曹操再次率军征伐孙权,来到合肥,巡视张辽当年作战的地方,感慨叹息很久。于是给张辽增加了军队,让他驻军居巢,长期防守东吴。

曹操批三国大将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

图片来源于 ***

此后,张辽多数时候都是在防守孙权,直到曹丕继位当皇帝,仍然如此。曹丕对张辽更加器重,除了任命他为前将军,封都乡侯,还赐给张辽的母亲舆车。曹丕还派兵马护送张辽的家眷到张辽的驻军地,命令张辽的母亲到达的时候,要用仪仗队出迎,所部官吏、将军都要在道边罗列下拜。这是皇帝对大将的更大的信任,他既体现了皇帝对驻守边境将领的关怀,也表明他不担心这个将领会有异心。过去大将带兵在外,家眷留在京城是常规做法,这一方面是为了安全的需要,也有让大将为家人考虑不会产生异心的考量。

东吴方面始终对张辽忌惮不已,尤其是孙权,当听说张辽病了,还不忘告诫众将:“张辽虽然有病,还是勇不可挡,应当谨慎行事。”自合肥之战后,终张辽一生,孙权都不敢对张辽军开战。就是这样一个听到他的名字都让东吴人胆战心惊的人,早年却受到了批评,说他的一个行为不是大将所为。那么,张辽是哪一件事受到了曹操的批评呢?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以后,东海郡太守昌豨却背叛了。曹操派遣张辽与夏侯渊围攻昌豨的东海郡,一连数月,粮食用尽了,夏侯渊打算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最近几天,我每次巡视阵营,昌豨总是很专注地盯着我看,而他们射出的箭也一天比一天减少了,这一定是昌豨心中犹豫,拿不定主意是该战还是该降,所以才不奋力抵抗。我想诱使他和我对话,或许可以劝降他。”张辽于是派人传话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昌豨果然从城上下来和张辽谈话。张辽对昌豨说:“曹公神武英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势力,先归附的可以受到大赏。”昌豨答应投降。张辽于是来到昌豨的家,向他的妻子儿女致礼。昌豨非常高兴,跟随着张辽去见了曹操。曹操接受了昌豨的投降,让他回去继续担任东海郡守。曹操却责备张辽说:“这不是大将应该采用的 *** 。”

曹操为什么要批评张辽呢?从曹操的话中可以看出,张辽虽然说动了昌豨投降,但一个大将只身前往叛将首领家中,这实在太过冒险。假如昌豨把张辽扣下,是不是会造成军中一部失去统帅?张辽可能有一种以诚相待的想法,但曹操更了解昌豨,这个人反复无常,诚心对他不一定管用。在此前昌豨已经多次背叛,后来这个昌豨还是背叛了,假如昌豨当时歪念头一动,张辽还真是很危险。

图片来源于 ***

曹操虽然不赞成张辽的这种冒险,但是否从中也看出了张辽的胆略?合肥之战,曹操让张辽和李典出战,让其他将领守城,应该是知道张辽的勇武的。曹操是什么时候知道张辽勇气过人的,会不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曹操批张辽,其本意是爱将惜才,他不愿意为了东海郡一时的得失而损失一员勇将。三国勇将不少,但像张辽这样因为勇气而成为一代名将的却不是很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7/138687.html

“曹操批三国大将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 的相关文章

刘备要是没有死还统一了天下 刘备会先对谁下手

刘备要是没有死还统一了天下 刘备会先对谁下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刘备没死,还统一了三国,有两个功臣绝对第一时间被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三国时期总是会出现很多意外,比如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当时袁绍佣兵二十万南下,而此时的曹操只能抽出4万精兵抵御,在这悬殊的兵力对比下所有人都不认为曹操能够赢得战争,但...

苏绰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苏绰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从兄苏亮并称为“二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绰年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早年担任行台郎中。后得仆射周惠达的举荐,被任为著作佐郎。此后愈发受到西魏权臣宇文...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对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没有攻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得神乎其神,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似乎诸葛亮是个神通广大的神人。其实,历史上诸葛亮也是个普通人,只是在治国理政和带兵打仗方面非常有才能而已。他的宿敌司马...

历史上许平君是怎么死的?与霍氏有何联系?

历史上许平君是怎么死的?与霍氏有何联系?

许平君,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任皇后,汉元帝刘奭的母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前75年,16岁的刘询终于脱单了。说起来,刘询虽是皇族之后,可他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在他出生不久,便受巫蛊之祸的连累,以罪人的身份被养在关押在监狱里。还是个不会说话的奶娃娃,被丢到监狱里,结果可想...

许褚为何要杀许攸?事后曹操是如何对他的?

许褚为何要杀许攸?事后曹操是如何对他的?

许褚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许攸背叛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当时在睡觉,来不及穿鞋,赤脚跑出来迎接。许攸建议曹操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粮草,这一招釜底抽薪,使得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击败了袁绍,立下大功,也因为有功,所以许...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她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她

还不知道:李治为何要赐死风姿绰约的姐姐高阳公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治赐死姐姐高阳公主,源于一场香艳的“风流案”。贞观年间,长安城里抓获了一名小偷,按说偌大的长安城,抓个小偷也是正常的事,但关键是,从这名小偷的赃物里,搜出来一件特殊的东西。这件东西是一个枕头,...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