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何风流才子苏东坡在司马光和王安石间左右为难?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8-18)120

一道东坡红烧肉,让人记住了这位吃货中的大文豪。

其实,苏轼何止是吃货,简直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

其在文艺各领域才学、成就之全面、精湛,放眼全世界亦罕见。

然而,尽管如此全能,却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因“满肚子装着不合时宜”,

与当时旧党、新党均政见不同,无数次被贬至杭州、密州、徐州、

湖州、黄州、惠州、琼州、常州等地,最后终老于江南常州……

比如他自己的——《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为何风流才子苏东坡在司马光和王安石间左右为难?

*** 配图

说到他的仕途,不得不说另外两位大家了,

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一位叫王安石,一位叫司马光。

(PS,是不是想起了司马缸砸光,额,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变法大家都知道,显然这两位一个是革新派,一个是保守派。

那咱们的苏大才子,怎么一下子把两位都得罪了呢?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均年轻时考中进士,两人同在朝廷任职,两人的争端始于不同的政见。

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政见上趋于保守的苏轼便一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因而被迫离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16年的杭州当通判。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在杭州,苏轼待了2年零9个月。熙宁七年(1074年)到密州任太守,当时38岁。

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然而,被贬的苏轼并没有结束厄运,相反遭来更大的、差点“灭顶”的灾难,从而开启了他人生三起三落的之一落,其原由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宋神宗驾崩,苏轼东山再起。

这一年,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次年改元“元祐”,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

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祐更化”,并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

为何风流才子苏东坡在司马光和王安石间左右为难?

*** 配图

他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

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然而这时候,正扶摇直上主人公,我们的苏大才子,

却又与现任宰相司马光结下了梁子,再次演绎了与宰相“交锋”被贬的悲剧。

司马光上任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苏轼却认为新法也有可取之处,

于是,司马光对苏轼产生了不满。不得志的苏东坡又主动请辞外放。

元祐四年(1089年)七月至次年二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这便是苏轼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至于三起三落中的第三起、第三落,与两任宰相无关,在此不做赘述。

看懂了吧,咱们的东坡居士真的是个老文青,一股子执拗脾气,

王安石在的时候吧跟王安石做对,说新法不好偏向保守派;

等司马光上台了吧,又怀念新法的好,偏向革新派……这是个可爱的紧~~~

不过,文人终究是文人,尽管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之间政见不和,

为何风流才子苏东坡在司马光和王安石间左右为难?

*** 配图

但并不影响双方之间惺惺相惜。多年后,王安石的宰相之职被免,告老还乡。

此时的苏轼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去拜访了这位曾经让他遭受磨难的“冤家对头”。

不料,这一拜访搭起了彼此重新认识之桥。

为此,王安石曾慨叹:不知道从此几百年后才会再出苏轼这样的人才。

苏轼则投桃报李:认为世上真正有才华的人是王安石。

而苏轼为司马光撰写墓志铭也是表达尊敬怀念的感情,在他写的3000字《司马温公行状》中,

充满了对这位年长自己10多岁的师长之褒奖。末尾写道:

“轼从公游二十年,知公平生为详,故录其大者为行状。”

表达了自己对司马光最了解。这不但直抒苏轼对司马光的敬意,同时也显示了苏轼光明磊落的品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8/142351.html

“为何风流才子苏东坡在司马光和王安石间左右为难?” 的相关文章

刘秀27岁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了皇帝 刘秀是运气太好了吗

刘秀27岁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了皇帝 刘秀是运气太好了吗

还不知道:刘秀仅用三年就建立东汉,30岁成了皇帝,是运气好还是能力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旧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朝代改名换姓,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瓦解,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无能,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出现了问题,有的国家因...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对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给了韩信一份“三不杀”的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在看得见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杀韩信、金属兵器也不能用来杀韩信,这不等于就是黑了韩信一块“免死金牌”吗?到底是谁要杀韩信史...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禄山长得人高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国语言,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让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几乎靠一...

乾隆死后嘉庆不听嘱咐对和珅下手 嘉庆后面为何会后悔

乾隆死后嘉庆不听嘱咐对和珅下手 嘉庆后面为何会后悔

还不知道: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在乾隆之后,清王朝再也无力回天,这一点其实从乾隆皇帝那里就能够看出来。乾隆皇帝自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可他其实有...

司马炎后宫美人达到上万 他到底有多少子女

司马炎后宫美人达到上万 他到底有多少子女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炎后宫有上万美女,靠拉羊车去宠幸妃嫔,他到底有多少子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之后,又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天下,此时的司马炎志得意满,于是,便开始大肆享乐,生活奢侈腐化。司马炎的腐化生活,导致晋朝的官员也开始奢侈...

后世对晏殊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晏殊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