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 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9-02)191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进帝号,称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称帝后的秦始皇直至病逝都未册立太子,给秦帝国的权力继承留下了巨大隐患,最终导致长子扶苏被赵高、李斯合谋赐死,其他子女也都被二世诛杀。在始皇去世仅4年零3个月后,秦帝国大厦轰然倒塌。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秦始皇不可能不知道确立继承人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那么,秦始皇为什么到死都没有立太子呢?有说法是始皇恶言死,所以不立太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出巡都有寻找仙药的意图,渴望长生不老。的确,秦孝公44岁病故,始皇的父亲庄襄王34岁即去世,而统一天下时,始皇已经39岁了,这不得不让秦始皇产生巨大的危机感。不过,《史记》中所载“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告诉我们的只是秦始皇不愿听到“死”,更不愿接受自己也会死这一事实,毕竟,有哪个帝王愿意听到臣子跟自己“言死事”呢?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 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 配图

但就此解读为秦始皇不立太子与“恶言死”有关,似乎牵强。战国时期秦国就已有立太子先例,如秦孝公太子赢驷、秦昭襄王太子赢柱,这些都是先王在世时就册立太子的案例,可见,立太子并不等同于“立遗嘱”那样会让秦始皇觉得忌讳。何况秦始皇在世时就已开始大修陵墓,显然,他对死亡是有准备的。

那么秦始皇究竟怕不怕死呢?怕!凡人尚且怕死,何况是帝王呢?汉武帝、唐太宗,哪一个不是幻想着吃仙丹以图长生不老呢?秦始皇遍寻方士,不也是为了寻找仙药吗?但这只是一个人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时的正常心理状态,并不等同于秦始皇怕死怕到连立太子都忌讳的地步。这个问题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时,在博浪沙遭遇刺杀,但幸免于难。这次刺杀并没有让秦始皇放弃出巡,反而在此后又两次出巡。可见,秦始皇并没有因为这次暗杀就怕死怕到从此躲在深宫之中不再外出。

张良策划的这次袭击行动,并没有改变秦始皇的行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秦始皇的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秦始皇一生遭遇三次著名的刺杀,一次是在尚未统一六国前的荆轲刺秦,第二次是高渐离刺秦,第三次就是张良策划的博浪沙刺秦。这三次刺杀时间跨度长达八年,特别是第三次刺杀,已是秦统一的两年以后,这不得不让秦始皇认为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六国的贵族子弟还在为了“故国之仇”进行着各种反抗和报复。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 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 配图

在秦始皇众多儿子当中,长子扶苏是最有潜力成为继承人的一个,他不仅时常跟在始皇身边,甚至针对国家大事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与秦始皇主张的铁腕政策不同,扶苏主张以怀柔安抚六国遗民,这也导致了“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的结果,这一结果让扶苏远离了朝堂,但并不意味着远离了继承人之位。因为蒙恬说的很明白:“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如果秦始皇真的放弃立扶苏为继承人,又岂会授其军权,让他成为30万大军的监军呢?

那么秦始皇究竟恼怒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让扶苏北上监军呢?明朝张居正在评价扶苏时用了“仁懦”二字。的确,过于仁慈的扶苏让秦始皇不得不担心他继位后能否镇得住蠢蠢欲动的六国贵族。秦始皇有理由产生疑问:在如此高压的政策下,六国人士尚且敢对秦始皇发动报复袭击,那推行仁政的扶苏能让秦帝国继续平稳吗?他能斗得过那些六国贵族吗?

事后证明,过于仁孝成为扶苏更大的性格缺点。当赵高和李斯的假诏书传来时,扶苏甚至都没有怀疑就要自尽,这种心态对于一个即将面临残酷政治斗争的储君来说,是不合格的。因为在接到诏书时,蒙恬就首先起了疑心,毕竟在未立太子的情况下,始皇怎么会突然做出让30万大军的监军自尽的决定?这完全不符合常理。但扶苏却没有听从蒙恬复核诏书真伪的建议,快速自尽。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扶苏身上所表现出的“仁懦”就让秦始皇不得不担心秦帝国能否真的延续万世。始皇真正恼怒的是扶苏所主张推行的宽仁,所以,让扶苏北上监军,应当是秦始皇有意的历练,他希望通过现实的残酷,让扶苏认识到目前的危机,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成为秦始皇心中那个完美的继承人。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 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 配图

始皇沙丘病逝前,要求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这已经明确表明了始皇是有意让扶苏继承帝位的。可见,扶苏从一开始就被秦始皇当成了继承人来培养,但扶苏治国理念与自己相左,不得不让秦始皇暂缓了立太子的决定,反而用更多的时间来让扶苏去亲历帝国目前的现状。可惜,始皇的这种想法,却给了赵高改朝换代的机会。在明知扶苏、蒙恬手握30万大军的前提下,赵高、李斯却仍然相信一份假诏书就能将其诛杀,足见赵高、李斯是知道扶苏的软肋的,而这也正是秦始皇所担心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9/145010.html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 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元朝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元朝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重八,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不要贬低元朝,我们的父母皆靠他生养”,原话并不是这么说的,也不是朱元璋所说。《明实录》里记载着朱元璋这样一句话: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虽古有献俘之礼,不忍加...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参与了哪些战役?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参与了哪些战役?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人物生平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

关羽在华容道上如果没有放走曹操,会发生什么?

关羽在华容道上如果没有放走曹操,会发生什么?

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时。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正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的确败走华容道,但此时追击他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刘备。这里单从小说《三国演义》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很精...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644年4月15日,清摄政王多尔衮接到了这样一封书信:……流寇逆天犯阙……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之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国与北朝通好,二百余年,...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过几次皇后?分别都是谁?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过几次皇后?分别都是谁?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世宗的三位皇后都没有得到善终,各自命运多舛。陈后心胸狭窄,张后没有赢得欢心,方后死于非命。她们三位在历史上虽然没有被沦为政治牺牲品,可凄惨的结局总不免让人觉得些许惋惜。拨开历史迷雾,一起走进那个王朝。...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

薛居正:五代至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薛居正:五代至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薛居正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历官谏议大夫、刑部郎中、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等职...

卢多逊:北宋初年宰相,他与赵普之间有何恩怨?

卢多逊:北宋初年宰相,他与赵普之间有何恩怨?

卢多逊(934年―985年),怀州河内人,北宋初期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卢多逊博涉经史,喜任术数,于后周显德年间进士,授秘书郎、集贤校理,迁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北宋初,擢知制诰。屡知贡举。乾德六年(968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开宝二年(969年),从征太原,知太原...

评论列表

陈丽
陈丽
2周前 (11-09)

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深感秦始皇不立太子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决策,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看,秦王嬴政恶言死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仁懦的扶苏与始皇治国理念相左,或许更接近真相吧?然而无论如何解读这段历史事件都有其局限性因为历史的真实情况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对于历史人物的行为和选择我们只能尽力去理解而不能简单地下定论感叹一句世事难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