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想保一个贪官不死 费的劲超乎你的想象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曾任云南粮储道和贵州按察使的官员海宁,揭发云贵总督李侍尧在云南专横跋扈、贪赃枉法。乾隆派出户部侍郎和珅和刑部侍郎喀宁阿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奔赴云贵两省查案。
经查,李侍尧贪污纳贿总额达到35000两银子。《大清律例》规定赃80两死罪,如果依法治罪,李侍尧贪贿金额总共35000两,死多少次都够了。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官员们从上到下,贪贿成风,3万多两银子对一个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简直是小菜一碟。
*** 配图
再加上乾隆觉得李侍尧不仅是大清国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忠臣,因为35000两银子而杀掉一员大将有点可惜,自己也确实喜欢李侍尧,想保他一下。
他开始暗示和珅,不要杀了李侍尧,和珅当然明白了,拟出“斩监候”的判决意见。因为李侍尧是大学士兼总督,级别很高,属于特别重大的案件,按规定,这种特别重大案件都必须经过九卿会审才能最终定案。
中央九个主要部门的主官都来了,乾隆把和珅所拟的“斩监候”的判决意见一并交给大家讨论,暗示大家和珅的意见和我心意。
没想到,李侍尧平时骄横惯了,大家都烦他,会审的结果格外集中,大家一致认为:和珅所办李侍尧一案,证据确凿,事实清楚,量刑过轻,应依法改判为“斩立决”。
这一下,乾隆尴尬了,他想了好久,突然想到不久前湖广总督富勒浑在接驾时,为李侍尧求情的一番话:“李侍尧历任封疆,实心体国,认真办事,在各省督抚中并不多见。臣以为李侍尧虽晚节不够谨饬,但罪不至死,若皇上开恩弃瑕录用,将来未必没有其报恩之处。”
*** 配图
乾隆想如果将如何处置李侍尧放在数十名总督、巡抚范围内再加核议一番的话,他们之中至少可以确保有富勒浑一人会站出来公开表态反对将李侍尧即行斩决,到那时,自己就可以顺坡下驴了。
谕旨写得婉转周折,颇费了一番心思,肯定李侍尧过人的才能和受恩之深重:“李侍尧历任封疆,在总督中最为出色,是以简用为大学士,数十年来受朕倚任深恩。”
下面转入李侍尧贪黩营私,婪索下属,盈千累万的罪款,这一层语气严厉,让人感觉到皇上对李侍尧绝无偏袒姑息之心。然后,从李侍尧让自己失望入手,说:“天下督抚又何能使朕深信乎?”
最后,让各督抚对李侍尧一案表态:“所有此案核拟原折即著发交各督抚阅看,将和坤照例原拟之斩候及大学士、九卿从重改拟斩决之处,酌理准情,各抒己见,定拟具题,毋得游移两可。”其实很明白,就是问大家和珅拟的“斩监候”合适呢,还是大学士、九卿拟的“斩立决”合适呢?
这一下,乾隆更失望了,你不能为了保护一个人,说大家都不让人信任,还说李侍尧最得宠,好吧,这一次,大家嫉妒心效忠心都上来了,结果也很统一,那就是“斩立决”!
让乾隆厚望的富勒浑,也是坚决要求斩立决,因为当时他求情的时候,看见乾隆面无表情,这令富勒浑日后深悔失言,这一次,终于有机会了,立刻纠正错误,让乾隆痛苦不堪。
*** 配图
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有一位开窍了,那就是安徽巡抚闵鹗元,他摸准了乾隆的脉搏。闵鹗元上书希望皇上能依据“八议”的规定,考虑一下李侍尧的功劳和能力,对李侍尧适当减刑。
“八议”是中国古代由皇亲国戚、官僚贵族所享有的一种司法特权,即对法律规定的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这一下提醒了乾隆,终于有法律依据了,长长出了一口气,立刻作出决断,饶了李侍尧一命。至此,这场闹剧才草草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