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背锅侠赵括:在长平之战后背了几千年锅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9-15)210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旌旗麾指,所到之处无不臣服。

这不,秦国又看韩国不爽了,一顿胖揍,韩国不想挨揍,乖乖交出上党郡,可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是个不安分的人,(城会玩)他不愿献地入秦,而是祸水东引,献上党之地于赵。

背锅侠赵括:在长平之战后背了几千年锅

图片来源于 ***

本着不占便宜是王八的原则,赵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欣然受地,派赵胜前往接受上党,将上党郡并入自己的版图。这样秦国就不高兴了,小伙子皮痒痒了,二话不说,直接开打。赵国也不怕,来就来,谁怕谁。

表面上看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事实力迅速崛起,是战国唯一能跟秦国正面抗衡的国家。可自家事,自家人知晓,真跟秦国打赵国还是虚。

所以秦赵对抗中,赵国一开始就没打算打,自然而然处于下风,虽然赵国先得了上党,但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反倒被秦国算计。

秦国的战略一直很清晰:“远交近攻”,早都想对赵国动手了,此战就是要重创甚至攻灭赵国,而赵国的战略目标却是摇摆不定,一方面,赵王深知秦强赵弱,只能联合各国不可一力抗秦,而另一方面,自阏与之战赵奢大破秦军之后,赵人便以“首胜强秦”自诩,心中怀有和秦国一争天下的豪情壮志。

此次占据上党俯瞰河内,已经占据先机,未尝不可一战。其实就是给自己壮胆,(装13)秦军打自己也不一定能打过,也许秦军不会大举进攻,可这只是赵国一厢情愿而已。

高层博弈,未战先败

在战役前期,战争不利,老将廉颇只能秉持这个战略,抱着侥幸心理,不和秦军硬拼,只是尽量拖延,打消耗战,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军,迫使长途跋涉的秦军退军,秦军是来要东西的要不到怎么肯回去,(龟孙子躲什么躲有种出来打,有种你进来跟我打啊)两支军队就这么耗着,谁也不打谁,可惜廉颇错判了形势,也低估了秦军的决心,秦军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干就是14个月,双方就大眼瞪小眼的对峙着,廉颇老眼昏花瞪不过白起,赵国就派个年轻人来对付白起。

背锅侠赵括:在长平之战后背了几千年锅

图片来源于 ***

秦赵两军对垒使得这场突发战争,慢慢变成一场大决战,秦国高层更先发现这点,他们开始谋划一个惊天计划,这个计划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历史走向,秦军粮草船载以进,不耗人力牛马,大量向前线输送粮草,准备发动一场决战。

反观赵国高层并没有决战的想法,却屯重兵与秦军对峙,这是什么想法?装13吗?要守只需十万大军固守要塞即可,要打应主动出击,发挥优势,赵军胡服骑射名动天下,且坐骑多塞外良马。若主动出击也许能与秦军一战,而秦军秦军更以强弩硬弓著称,特别适合山峦隘口之地的壁垒攻防战,以己之短,攻敌所长,焉能不败。

众所周知,赵国的战争潜力远远要低于秦国,(看看战国地图)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数代积蓄的大势,坐拥关中八百里秦川,收自韩魏的河东河内两郡,取楚国的南郡,综合实力冠绝各国,而赵国只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军事上勉强能与秦国对等,好比冷战时的苏联和美国,可赵国却放弃仅有的优势,不速战速决,反而与秦国比拼综合实力,打消耗战,即使路途遥远,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家见过骆驼没),轻松耗死他,可赵国却仍保持着别扭的对峙长达14个月,由战役演变为战略决战时赵国就已经输了。

赵国自知决策失误,可如今已是进退两难,庞大的军队需要消耗的粮草、物资赵国再也供应不起,后方也因大量劳动力参军而陷入生产停滞。

赵国开始向各国借粮,因为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附近的韩、魏两国不敢借赵国粮草,燕国国力微弱有心无力,楚国鞭长莫及,齐国却又与秦国交好,不肯借粮,赵国只得寻求战机,速战速决。老将廉颇知道先机已失,山隘攻防战赵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交战必败所以不肯出战。

战争一开始,谁都没有决战的想法,秦国只是奉行着远交近攻的战略不断削弱诸国,可赵国贪心上党,秦国什么时候吃过这亏,自然而然派军进攻,果然秦军连胜数战,可上党城坚易守难攻,强攻肯定损失惨重,白起怎么可能干这种傻事。

背锅侠赵括:在长平之战后背了几千年锅

图片来源于 ***

白起并没有攻城而是请求秦王增援,秦国高层立刻心领神会,不断增兵,面对秦国源源不断的援军,赵军士气大跌,(本来就打不过别人,现在他人还比我们多),赵国高层不想上党有失,也不愿被秦军压着打,也增派了大量援军,向秦国证明他们坚守的决心,希望路途遥远的秦军知难而退,可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已经中了秦军的计。

他们低估了秦军的战争潜力,更先撑不住的是他们,可是他们无路可退,秦国这计策环环相扣,他们兵临城下,你退我进,你不退我耗死你,这是 *** 裸的阳谋,可是赵国君臣没有办法。

40万赵军不能退,也没法退,那只留下一部分军队固守要塞行不行?也不行,大军一走士气必跌,没有人傻谁愿意留在这送死。而且也守不住,这就是一步死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像象棋里被困住的子,明知必死还不如拉个垫背的。

非战之罪,英雄喋血

赵国高层开始谋划,决定启用血气方刚,主张进攻的赵括来代替老将廉颇。

诸位请看当时的赵国,其正处于上升期,赵王身边还有一群精英谋臣,当听信谗言的赵孝成王准备撤换廉颇,竟然得到了决策层的一致通过。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蔺相如并非支持廉颇,只是不看好赵括。

其实在赵国高层心中已经为赵国精锐部队的覆灭做好最坏的打算。丢卒保车,他们只是想让这些军队能重创秦国,使其短时间内无力东进,其实他们也算完成了这个目标。

背锅侠赵括:在长平之战后背了几千年锅

图片来源于 ***

是赵国必败才用的赵括,并非民间广为流传的赵王用赵括导致长平之战失败。

赵括听从赵王命令准备主动出击,可是他的对手是白起,而赵军一开始就犯下了更大的战略性错误,一直被秦军牵着鼻子走。白起几年前就料到赵军会主动进攻,在与赵军对峙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对付赵军的骑兵的 *** 后,即步步为营,以壕沟、弩兵封锁的战术,限制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赵军已经彻底丧失了战场中唯一的一点优势,战争结果可想而知。

赵军突围被秦军包围,秦国再次爆发了它恐怖的战争潜力,秦王得悉赵军主力长平被围后,悉数征召15岁以上的男子组成临时兵团并亲往前线。从赵军两翼直插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赵军的退路。而赵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40万赵军被秦军消灭。

赵括意识到情势之危,将部队分为四个部分,殊死突围。此时战争已经进入到最惨烈的阶段。40万赵军被秦军团团围住,多次突围均告失败。疲惫,饥饿,伤兵等一系列绝望在四处蔓延。绝望中的赵括决定组织最后一次突围。在秦坚不可摧的军阵前,万弩齐发,赵军一个个倒下。更高统帅赵括也是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赵国没有完败,透支战争潜力的秦国也损失惨重,无力控制投降的赵军全部被坑杀。

站在秦国的角度白起并没有错,此战就是为了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放了战俘就会功亏一篑,而看押战俘,全民参战,战争潜力过渡透支的秦国也养不起这几十万战俘。

可怜赵括,当他接到命令的那一瞬间命运就已注定,母亲苦劝赵王不是看不上他的能力,她明白此战有去无回,他又何尝不明白,但他是赵奢的儿子,他的父亲曾打败秦军。他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虽死犹荣,不堕军人风采!

他背了几千年的锅,也该放下了,尊重历史,还历史一个公正。

秦赵交锋,其实一开始胜利的天平就已向秦国倾斜,无论是君王的决断,高层的谋划,将领的计谋,以及两国的综合实力,秦国都是完胜,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是偶然也是必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9/147141.html

“背锅侠赵括:在长平之战后背了几千年锅” 的相关文章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正式起兵反叛,掀起了三藩之乱的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战的猛将...

诸葛亮三气周瑜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三气周瑜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三气周瑜”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里,正史没有这一出。周瑜之所以被气到吐血,实则为气上加气,导致旧伤严重复发而亡。诸葛亮“穷追猛打”《三国演义》将正史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的...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

都说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假的 三国时期就没有人怀疑吗

都说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假的 三国时期就没有人怀疑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的皇叔有没有可能是假的,难道没人怀疑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刘备在面见汉献帝时说道:“在下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后汉献帝命令手底下的人去查看族谱意外的发现论辈分刘备竟然还是自己的叔叔,从此“刘皇叔”这个...

明朝魏忠贤掌权时期军队是什么实力?

明朝魏忠贤掌权时期军队是什么实力?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宦官,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627年8月,天启帝朱由校驾崩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将老宦官魏忠贤押送到凤阳安置。魏忠贤的十大罪状随即被崇祯一一列举出来,公之于众。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最终吊死在阜...

八王寺是什么地方?与阿济格有何关系?

八王寺是什么地方?与阿济格有何关系?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宗室将领。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坐落于沈阳大东区小北街上的八王寺,是一座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佛寺。据辽宁档案馆的档案记载,八王寺本身应该称为大法寺,那么它又是怎么成为了八王寺?而“八王”又指的是谁呢?说起来,大法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

李广利是一个草包吗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李广利是一个草包吗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对李广利真的是草包吗?如果李广利真的那么菜,汉武帝为何要重用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著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其实并不完全是草包。如果他只是一个纯粹的草包,汉武帝也不会让他领兵讨伐匈奴。李广利在战场上也是有高光时刻的,只不过闪光点确实不多,才能平庸也是真的。李...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刘文静,李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决策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文静是唐朝名相,也是晋阳起兵的重要角色,为促成李渊反隋立下巨大功劳。可以说没有刘文静的督促,李渊后来就不能建立大唐,成为皇帝。那为何李渊还要处死立有大功的刘文静呢一,效力隋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