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缘何最终失败?战略重心产生偏差
最要紧的战略未必是最要命的战略;战略有重心,未必等于战略全面,夫差的成败是一个典型的经营案例。
图片来源于 ***
吴王阖闾在征战越国时受伤而死,嘱咐儿子夫差要报仇。夫差没有忘记父仇,后来灭亡越国,实现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但接下来,他似乎陷入了骄傲自满的境地,成天荒淫作乐,忽视勾践复仇的意志,最后亡于勾践。
其实不然,夫差从来没有因为灭亡越国而志得意满,在那个时候,他的眼光投向了北方,因为灭亡越国根本不能提升吴国的档次,进入中原才是正道。这样做也是继承了他父亲阖闾的遗愿,当年吴王阖闾以孙武和伍子胥为参谋,向北挺进,一度灭亡楚国,只是因为秦国介入,以及国内发生兵变,才收兵回吴,称霸中原的战略意图半路夭折。夫差忘不了先王的战略意图,在“搞掂”越国之后,就继续北上。
图片来源于 ***
所以,在勾践发愤图强的那些岁月,也是吴王夫差事业发展得更好的岁月,吴国的霸业半点也没荒废。公元前486年,吴国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长江北岸修筑庞大的军事要塞——邗城,作为向北挺进的基地。接着,吴国又向北方的大国齐国发起大规模海陆攻势,吴国的舰队从海上绕向齐国的后方。对于这场海战,史书描述不多,它比古希腊著名的萨拉米海战还要早几年。
经过数年的水路陆路攻战,吴国终于击败齐国。公元前482年,吴国和中原诸国在黄池会盟,实现霸主的梦想。
然而,重点战略的实现,往往以牺牲其他战略为代价。夫差赌了一把,预料勾践一时没有胆量发起进攻,所以在后方只部署了老弱病残。结果勾践趁机水陆两路大军并进,攻陷吴都。当消息传到北方的黄池时,夫差杀了报信的使者——这样做是为了北方战略暂时不受影响。
图片来源于 ***
夫差是个励精图治的人,但他没理清战略顺序。要实现重点战略有两条途径:一则是敢冒险,置要命的战略而不顾,先实现重点战略;一则先解决要命的问题,再解决要紧的问题。夫差走的是前者,他急于获得中原的承认。
其实这两步棋都没错,问题是怎样掌握节奏。在发展事业时,轻重和缓急节奏未必合拍,次要的未必缓,重要的未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