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凭什么能成为凌烟阁上之一功臣?
每一部以初唐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都不能落下一个人——长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 配图
唐太宗晚年,因对嫡次子李泰的过度偏爱造成嫡长子即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并最终导致承乾被废而悲伤不已,沉浸在过度悲伤中的唐太宗因此没有看出李泰的野心以及李泰对嫡三子李治的威胁。最后在大臣诸遂良的提醒下才看清李泰的野心,本来“阴许立泰”的唐太宗,再三思量之下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封长孙无忌为托孤大臣受命辅政。
长孙无忌以回天之力促成李治继立,是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立即拜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长孙元忌辞去了知尚书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即位初年,实际执政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忠实执行唐太宗的遗训,继续推行贞观政治:贯彻均田令,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贯彻以诗赋取士,增加进士科人选,扩大统治基础;亲自组织编写《唐律疏义》,并将之颁行全国,进一步完善了贞观法制;又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有力地维护了大唐王朝的统一;特别是恢复执行唐太宗晚年曾一度中断了的休养生息政策,终结了长期对高丽的战争,顺民情,得民心。
*** 配图
高宗统治初年,即永徽年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各方面都比贞观时期有所发展,被封建史家誉为“永徽之治”,常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股肱大臣们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受顾命之托的长孙无忌的忠心辅佐。
李治在位三四年,仅仅二十出头,长孙无忌已经将近六十,随时可能撒手归天,因此长孙无忌担心自己死后李治压不住,所以借着高阳谋反案将几个年长的皇子除去,给李治铺平帝王之路。他借故除掉了他认为威胁李治皇位的吴王李恪,清洗了一批与自己不和的大臣,这引起李治疑忌。后来李治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这让甥舅二人彻底反目。
*** 配图
长孙无忌素来不结交军方的弊端至此暴露出来,他赫然发现,原来除了君王的恩宠,他没有任何有效手段保护自己。他放弃了和皇帝的抗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著述中去,先后完成了《大唐议礼》《五代史志》等作品。这一部部凝聚着他心血的著作,成为他生命最后的辉煌。
尽管长孙无忌步步退让,皇帝仍穷追猛打。这位大唐的开国功臣,辅弼两代君王的佐命元勋,最终含冤入狱,死在他全心珍爱守护的外甥手里。安定天下的功绩,血浓于水的亲情,亦师亦友的教诲,终究敌不过君臣名分,弹指间尘归尘,土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