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高手贾诩:越跳越高的智囊人物
三国时期的贾诩是曹操、曹丕的智囊,按今天的说法,可称得上跳槽高手。
贾诩老家在凉州,和大军阀董卓是地道的老乡,所以他最早投靠董卓,乃是自然不过的事。董卓借何进召兵之机人京,胡作非为,贾诩默不作声,在董卓 *** 担任官职,协助董卓的女婿牛辅驻守陕西,抵抗讨伐董卓的关东军。
*** 配图
董卓被吕布杀掉后,其他部将李催、郭汜、张济、樊稠只得带领飞熊军逃居陕西。因王允放话说,“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四人六神无主,欲要各自逃生作鸟兽散。此时,贾诩出面劝阻说:“各位一旦解散,各走各的,小小的亭长也能捕捉你们,不如集结兵力,杀向都城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成功,可以拥戴朝廷号令天下,如果失败,再逃还来得及。”于是李催、郭汜四处流言说:“王允要尽杀凉州人了!”于是整个凉州人心惊惶,都愿跟从他们造反,一下子就聚众十余万。李催、郭汜大军围攻长安,十日后攻破都城,王允被杀,长安城也生灵涂炭,数十万人的大都城沦为空城。
这也是贾诩最被后人诟病的地方,当初他若不怂恿李催、郭汜一伙攻打长安,李、郭一伙流窜,不成气候,后来的乱局也不会发生。尽管屠杀不是他的意思,也可能非他所料,但追究起来,他脱不了干系。贾诩出点子只是为了自保,并无意于自身功名。因此,李催、郭汜攻人长安后想封他为侯,任他为官,他却推辞说:“我提出的只是救命之策,哪有什么功劳?”最后只当个掌管选举事务的尚书。
也许贾诩后悔了,也许想将功折罪,贾诩利用自己的威望,多次充当李、郭的和事佬,也尽力保护皇帝和大臣。后来,因曹操兵到,贾诩谏阻速战,差点被李催拔剑斩了,便回到乡里,借机投靠了段煨。
*** 配图
段府上上下下都很仰慕贾诩,贾诩和他家人备受礼遇。但他不想长久待下去,他又想跳槽,暗自和张绣联系,有意投靠过去。张绣是张济族侄,张济死后,部众由张绣接收。有人不解,为什么段煨相待如此优厚还要离开,贾诩家人的安全怎么办?贾诩回答说:“段煨性情多疑,有嫉妒我的意思,虽然对我礼遇,但不能长久依赖,日久会被他算计。我离去,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为他争取外援,必然善待我的妻小。而张绣身边没有谋士,很希望我去。这样,我和家眷就可以两全。”
贾诩料得一点不错。张绣以厚礼待之,而段煨也厚待贾诩家属。张绣后来和曹操几度冲突,有一次杀死曹操长子曹昂和曹操爱将典韦,也伤了曹操及其侄子,两人结下深仇。
袁绍在和曹操决战前,欲与张绣结盟。当时袁绍兵力数倍于曹操,张绣正准备答应,不料贾诩当着袁绍使者的面,把袁绍数落一番,明着阻断两人结盟之路。张绣惊得瞠目结舌,不知贾诩在盘算什么。贾诩告诉张绣,此时此刻,该投靠的人只有一个,就是曹操。
*** 配图
张绣听了不敢置信,且不说曹操势单力薄,不能和袁绍相比,单凭两人结下的血海深仇,怎么可能归附曹操?贾诩分析说:“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归附曹操。理由有三: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这是之一个理由;袁绍强大,我们人马不多,必定不受重视;反观曹操势单力孤,得到我们一定特别高兴,这是第二个理由;曹操胸怀壮志,必然会抛弃私怨,向世人展现他的胸襟,这是第三个理由。”
贾诩这招棋十分冒险,若算计有误,必然断送主子张绣的老命,但事实证明,贾诩的选择又对了㈠曹操得知张绣率众来降,握着他的手,设宴款待,结为亲家。后来张绣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而贾诩从此也成为曹操左右手,参谋决议,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