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光武帝刘秀势单力薄是如何赢得昆阳大战的?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10-02)210

昆阳大战中,本没有胜算的刘秀以自身两三万的兵力,战胜了王莽的五十万军队,可谓是军事史上的奇迹。刘秀也借由昆明大战一举扭转局势,一战成名,为后来的平定天下,中兴汉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事实真的由史书所说,以少胜多?

古代战争史里,以少胜多的战例很多。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而这样的战役在西方却少得可怜,因为他们让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尔有个战役,便被吹捧得无以复加。冷兵器时代打仗,如果指挥精妙,士气高昂,武器不弱,武艺高超,则“以一当十”是可能的。但是“以一当百”就相当可疑了,偏偏我国历史书记载了几个这样的战例。似乎写史书的作者在编造神话,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就是神话人物之一。

汉光武帝刘秀势单力薄是如何赢得昆阳大战的?

图片来源于 ***

欧洲的典型战例是坎尼战役。公元前216 年6 月2 日,意大利半岛东南沿海的坎尼附近,以约4万步兵和1万骑兵对抗罗马8 万步兵和6千骑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就是西方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坎尼战役。此战充分显示了汉尼拔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组织才能。在西方战争史上,坎尼战役被称之为军事艺术上无与伦比的典范。在西方国家的词汇中,“坎尼”成了围歼战役的代名词。坎尼战役里汉尼拔军对罗马军数量上只有相对弱势,五万对九万,如果考虑统帅的才能和士兵的素质,以及骑兵的优势,则汉尼拔的胜利是可信的。

东汉史书最喜欢胡吹,数字不靠谱,史家注水成分太大!

例如,史书记载,西汉末年,南阳刘秀兄弟起兵反抗王莽。刘秀意图恢宏祖业。刘秀家里穷,没有战马,刘秀骑着一头犍牛,身先士卒,勇猛异常,杀入敌阵。

骑牛也能上阵冲锋?古代草根有不少放牛娃出身的贫民,起义初期战马奇缺,而牛的来源广泛,那么骑牛能作战吗?牛的脊背宽,恐怕骑者坐不稳;牛步行特慢,跑起来很难控制。如果牛可以替代战马,那怎么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没有骑牛的部队?问题是,刘秀之后的千年历史里,再也没有骑牛作战的实例了。可见骑牛打仗没有普遍意义!纯粹是为特意拔高刘秀编造的神话。

综观中国历史上几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其中有太多夸张成分的有两次战役,一次是昆阳大战,刘秀亲自率领3000人击败王莽42万大军。一次是虎牢之战,李世民亲自率领3500人击败窦建德20万大军,“虎牢关之战”几乎就是“昆阳之战”的翻版,李世民带兵马冲击窦建德的大营,窦建德自己都伤重被俘。其部众见主帅被俘,顿时溃散。

战场统帅以其奇特的战阵和计谋,打败人多势众的敌军,表现出高超的战争艺术。但是双方基本力量对比不能太离奇,比如赤壁之战,孙刘联军5万,曹操军20万(号称80万),曹操兵败于火攻,战船覆灭,陆军溃退,就很有依据。又如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双方力量对比虽然悬殊,还没有达到1:100地步。而且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数量上居于绝对优势的一方,还没有进入列阵撕杀阶段就阵脚大乱。

汉光武帝刘秀势单力薄是如何赢得昆阳大战的?

图片来源于 ***

刘邦和项羽打仗,“彭城之战”项羽3万大破刘邦60万,连刘邦的老婆和父亲都被楚军俘虏了。但是刘邦仅仅是被击溃,基本军力保存,主要战将还在,以后还有翻盘的机会。而新汉昆阳之战,刘秀没有给对手翻盘的机会。

汉书为了反衬刘秀的不凡,描述昆阳大战王莽大军的浩大声势,说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个名叫巨无霸的巨人,又从林兽园里放出一群大象、老虎、豹子、犀牛,让他们同巨无霸一起走在军队前头。这支号称百万的“ *** 联军”浩浩荡荡地向昆阳城进发了,一路上旌旗蔽天,吆喝不断;王莽的大军还没到,当地的老百姓早已吓得四散而逃。

这里有点问题,组织大象参加战争,那是商朝的传说,中国在商朝时也使用过象兵。当时气候比较朝热,黄河流域有大象。后来一千年再没有记载过象兵上战场。怎么到了西汉末年,就冒出来大象了??

至于老虎、豹子、犀牛,这些野兽从来没有接受人类的驯化,分不清敌我,怎么能参加战争??怎么以后千年战争史里再也没有野兽参战实例了,说明昆阳大战这段情节也是特意神化刘秀的编造!

王莽军的统帅王邑,自负是有实力支撑的,他的这支联军,包括了当时国内所有地区的所有兵种。装备则是来自京师武库的国内一流武器装备,弓弩矢矛,有几十种,绝大多数士兵都是甲士(用铠甲装备,在部队中只作为精锐使用)。

史书记载,昆阳大战,刘秀选三千精兵,组成敢死之师,刘秀亲率其反复冲击新莽大军的中军,混战中大司徒王寻被杀,而莽军其余大营皆不敢违背王邑之令而相救,新莽的中军大营崩溃,此时城内已经被困多日的绿林军将领们见莽军中军已乱,也从城内冲杀出来,杀声震天,此时正值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至,惊的新莽大军中的猛兽四处奔逃。此时,新莽大军见中军阵乱,主帅被杀,也顿时乱作一团,争相溃逃,结果被杀、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水为之不流。

汉光武帝刘秀势单力薄是如何赢得昆阳大战的?

图片来源于 ***

刘秀以3000兵力冲击42万军队的大营,勇气可嘉。不过刘秀的部队在密集的弓弩矢矛阻挡下,基本没有胜算可能性。

刘秀的作战史,也就是昆阳大战特别惊人,竟然“以一当百”。后来参加的多次战役,却连“以一当十”也没有做到。他遇到稍微上档次的对手刘秀集团打公孙述打了1年,打隗嚣刘秀三次亲征,两次大败,最后靠隗嚣病死没粮食了才把隗纯耗死,打了4年多。更别说打匈奴毫无办法,刘秀甚至放弃了朔方,代郡大片领土,到20多年后,靠匈奴分裂才勉强收回,严格的算刘秀统一天下花了20多年的时间。

史书记载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作者任意夸张的情节不乏见。我们现在无法严格考证,但是从逻辑分析看,刘秀的昆阳大战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10/150074.html

“汉光武帝刘秀势单力薄是如何赢得昆阳大战的?” 的相关文章

乾隆死后不久和珅就被抓下狱,嘉庆是如何做到的?

乾隆死后不久和珅就被抓下狱,嘉庆是如何做到的?

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高寿89岁的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在乾隆死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嘉庆皇帝就完成了对乾隆宠臣和珅的抓捕、判决及赐死的流程。嘉庆迅速地搞掉和...

马超是怎么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

马超是怎么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马超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故事。一、督军从事《典略》中记载: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长子超,不就。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建安七年(202年),袁...

诸葛亮北伐到姜维北伐 蜀汉为什么要一直北伐

诸葛亮北伐到姜维北伐 蜀汉为什么要一直北伐

对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十一次北伐,为何蜀国要不停的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228年起,诸葛亮一共有过五次北伐,其中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广为流传的“六出祁山”,其实包括了一次魏军主动进攻汉中,诸葛亮率军迎战,但双方并未交战,后世概而言之,说成“六出祁山”。诸葛亮...

汉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备选太守时为何选择魏延而不是张飞

汉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备选太守时为何选择魏延而不是张飞

刘备任命汉中太守时,为何放弃战功卓著的张飞,而是选择了魏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在夺取汉中后,便物色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大家都认为,担任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是张飞。谁知道,刘备最后选择的汉中太守是魏延...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一对死对头,为何官渡之战时不计前嫌,投降了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曹操一生所打的败仗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宛城之败。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偷袭,险些丧失了生命。虽然他历经艰险逃脱了性命,但是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字子叹,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官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方,有口才。孙权刚统事的时候,听说顾徽很有才,召进幕府为主簿。顾徽常常跟着孙权出行。一次见军营拖着一男子到市场欲处死,就问他有什么罪。别人说:“他偷了一百块”。顾徽叫他们暂停一...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末清初的时候,施琅在反清和降清之间反复不断。最后因为收复台湾有功,而被封为靖海侯。那么,施琅为什么会反复不断呢?他那样做,清朝稳定局势以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呢?客观来说,施琅的反复无常,实际上很多都...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