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是如何利用三次历史机遇 成为汉高祖的?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10-04)130

历史是讲机遇的,没有机遇就没有历史。但机遇的出现又充分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其偶然性藏在必然性之中。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历史的机遇会成就一代帝王;相反,历史上的失败者往往并不是不会打仗,而是不能抓住机遇。历史究竟是怎样给予刘邦三次机遇,而刘邦又是如何利用这三次机遇,最终成为了汉高祖的呢?

之一次机遇,项羽在钜鹿激战,刘邦趁机快速进入关中。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在钜鹿之战前有一次彭城会议,这个会议决定: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主力北上救赵。另外的非主力部队率军向西挺进,直攻关中,当然途中并不会顺利。会上决定,“先入关者王之。”

救赵的大军至安阳(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畏敌如虎,逗留46日,裹足不前。项羽在盛怒之下杀死了宋义。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渡过漳河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钜鹿,包围了秦将王离的部队,断绝其粮草,与秦军接连激战。起义军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九战九捷,终于大败秦军。这一次战役是反秦斗争中最激烈的战役,也是决定性的战役,击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但是对项羽本人来说,除了威振一时,却没有多少好处。

刘邦是如何利用三次历史机遇 成为汉高祖的?

*** 配图

这时的刘邦全力西进,用张良计,派郦生、陆贾往说秦将,以金钱收卖,趁机袭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加上布置疑兵的旗帜,诸所过不得掠虏。秦人高兴,秦军解除,又趁机大破之。续战其北,大破之。乘胜,一一突破。汉元年十月,刘邦先于各诸侯到达霸上。此时,赵高已杀秦二世,立子婴。子婴素车白马,颈系丝带,封皇帝玺符节,降于轵道旁。诸将欲杀秦王,刘邦止,说:“开始怀王遣我,就是因为我能宽容人;况且人家已经投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为属吏,遂西入咸阳。

刘邦听从樊哙、张良的计策,封秦重宝财物府库,仍旧驻扎在霸上。随立刘邦在霸上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会议,说:“诸位父老被秦害苦了,也害久了,凡是诽谤者就要被杀头,偶尔有骂秦朝的也被杀于市。我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吾当做关中王。现我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我尽除秦法。诸吏人皆在原岗位办事。我所以来关中,是为父老除害,非为侵暴,不要害怕。吾所以还军霸上,是等待诸侯来而制定治国的法律。”

刘邦的上述做法,对于他最终夺取全国政权至关重要。之一点做法还军霸上,表面上看是妥协退让。因为当时项羽的势力强大,刘邦远不是项羽的对手,如果不退让,固守咸阳,那就明摆着成了项羽的死敌。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要攻下刘邦固守的咸阳是不在话下的。如果那样,刘邦夺取全国就是一句空话。实质上智者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乃至更多步。第二点做法是召开会议,这个会议首先表明,当王关中的应是我刘邦,而不是别人。王关中,我刘邦才是名正言顺的,别的都是邪门歪道。没有这个宣传,人们就不知道这个约定。这个约定也就不能传到三秦地区,不能传到全国,不能传到二千多年后的今天。还会以为刘邦是非正义的。宣传的力量不可低估。关于约法三章,既是刘邦公开的统治方略,又是赢得民心的良方。

刘邦是如何利用三次历史机遇 成为汉高祖的?

*** 配图

这一次入咸阳,虽然刘邦没有能王关中,但影响力下去了。在关中地区,好口碑对于刘邦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京畿地区,对京畿的影响力就是对全国的影响力。对比秦朝的残暴统治及即将到来的项羽的统治,三秦的父老乡亲却是盼望着刘邦这样一位好君主。

第二次机遇,项羽与齐王激战,刘邦趁机暗渡陈仓,自汉中入关中,并挥师东下,直指彭城。

“鸿门宴”后,项羽好不威风,入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收财宝妇女,然后,发号施令,分割天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把刘邦赶到巴蜀汉中去当汉王,关中三分,封秦降将章邯等三人为王,另尽封一些拥兵割据的旧贵族,共封18个王。而把义帝迁到湖南彬县去了。

分封不久,握有重兵而不得封王的齐王田荣,首先在齐地举兵反抗项羽。田荣赶走被项羽封为齐王的田都,追杀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又杀死济北王田安,尽据三齐之地;同时又与彭越将军印,令其夺回梁地。陈余又向田荣献策,将被项羽封为常山王的张耳赶走,归其故地与赵王歇。田荣于是遣兵与陈余一起攻常山,大破张耳军,又从代迎回故赵王歇,使之王赵。赵王又立陈余为代王。于是项羽发兵攻齐,在城阳大败田荣,田荣逃跑被杀。项羽所到之处毁城放火,掳掠妇女,坑田荣降卒。田荣弟田横,收集散兵,将数万人与项羽争战。项羽集中攻齐时,怎么也没有想到已烧毁栈道表示绝无东顾之心的刘邦会在西方发难。

刘邦是如何利用三次历史机遇 成为汉高祖的?

*** 配图

刘邦以韩信为大将军,乘机暗渡陈仓,自汉中攻入关中,大破章邯,占领咸阳,又派兵略定陇西、北地、上郡。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令王陵率军去南阳,以迎太公、吕后于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降,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真是一路凯歌。 在项羽无暇西顾的时机,刘邦以关中为根据地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地盘,而对项羽的地盘一步步的蚕食。“三月,汉王从临晋渡……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洛阳。”一路东进。此时项羽杀义帝的消息传来,刘邦没忘记加以充分利用,他发信到诸侯:“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项羽成为大逆不道的窜逆之臣,只有自己才是真命天子,为进攻都城,夺取全国做好舆论准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10/150505.html

“刘邦是如何利用三次历史机遇 成为汉高祖的?” 的相关文章

宋朝和明朝之相差百年 两个王朝给人感觉为何相距甚远

宋朝和明朝之相差百年 两个王朝给人感觉为何相距甚远

还不知道:宋朝和明朝之间,明明只有九十年的相隔,为何感觉两朝相距甚远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279年宋王朝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从时间方面来看,宋王朝和明朝仅有89年。宋朝和明朝相差时间并不短,但却不少人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这到...

有哪些与王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平啊

有哪些与王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平啊

王济(生卒年不详),字武子,太原晋阳人。西晋外戚大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孙子,司徒王浑第二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婿。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才华横溢,风姿英爽,气盖一时。迎娶常山公主,累迁骁骑将军、侍中。爱好骑射,勇力超人,涉猎《易经》、《老子》、《庄...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史学家,今属江苏常州人,陈洽兄。以布衣召为《永乐大典》的都总裁。书成,授右春坊右赞善,为皇太子所重,五皇孙皆从受经。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读书过目能诵。口诵手钞,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称“两脚书橱”。洪武十八...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没能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在东汉动荡的末年,曹操纵横捭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文臣武将,先后吞并:吕布,袁术,袁绍,刘表,马腾,张鲁等,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曹操建立了曹...

蹇叔入仕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能名垂青史?

蹇叔入仕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能名垂青史?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麾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蹇叔,在蹇叔的用心辅佐下,秦穆公最终成就霸业。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蹇叔的出仕,可与其他人出仕不同,有的人为了名利,也有人是为了权力,当然还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蹇叔是因...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滕胤仪表堂堂,少时有节操,后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其后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会稽太守。孙亮继位后,出任太常、卫将军。诸葛恪被杀后,群臣推举滕胤为司徒,但遭权臣...

良妃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良妃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人,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嫔。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康熙是一位痴情的皇帝,爱江山也爱美人。他一生的挚爱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良妃卫氏确实是他后宫宠妃里一个特殊的存在。在良妃身上,有两个显著的标签:一个是皇八子胤禩的生母;一个是出身包衣组织即辛者库。...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